战列舰吧 关注:337,790贴子:3,256,264

战列舰主炮理论射速是怎么得出的?实战中的射速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理论射速是不是指主炮打了装装了打,不做任何俯仰角的调整,也即是说,理论射速反映的是装填时间?

一般网络资料里的理论射速是实际测试出来的还是理论计算出来的?

实战中是不是因为要调回装填角进行装填,再加上观察哨的测量,以及数据计算,所以理论射速快的BB其实优势也不怎么明显?能否举例:实战中BB过多久打一轮炮?


1楼2007-11-10 16:24回复
    显示数据基本是一个较恒定值,装填间隔就可以完成弹着点修正了,而且机器装填对炮手体力要求也没有前无畏那样高,体力下降情况造成的影响没那样严重.


    IP属地:广西2楼2007-11-10 17:59
    回复
      实战里只有长期炮战/后期火控系统计算精确/近战(典型的是瓜岛)才可能打出理论射速
      理论射速最高的BSM在丹麦海峡也不过一分一发左


      3楼2007-11-10 18:20
      回复
        俾斯麦理论射速2.3~3,维内托1.3,是不是这两条船打起来,实际射速不会有太大区别……至少比例没有理论射速如此悬殊?


        5楼2007-11-10 20:33
        收起回复
          常规交战应该差不多
          但也要考虑特殊情况,比如近战


          6楼2007-11-10 20:40
          回复
            如果像太平洋上那几场夜间混战的话,主炮基本是平射,又不用太仔细瞄准,就看装填速度,炮塔回旋速度和水兵熟练度了...


            IP属地:北京7楼2007-11-10 22:24
            回复
              我看了一个资料,说Bismarck的第一枪炮官在第三次半齐射后发出的命令是:齐射快放(Full Salvos Good Rapids),但一直没搞清是多快的速度.好象是30秒一次齐射?

              请问这个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齐射快放”下他们怎么装填的?30秒一次把俯仰角调整算进去了么?俯仰角调到装填角再调到发射角有这么快么?!


              8楼2007-11-10 23:25
              收起回复
                • 61.49.142.*
                瓜岛海战华盛顿炮击雾岛的时候创立了战列舰实战射速记录(在更早炮击轻巡川内的时候规定半分钟炮弹装填并且发射,但是由于长期训练和机械良好只用了14秒就完成),目标刚确认了南达科他的战列舰身份并开灯照射打击,没有发现华盛顿,就没有采取机动航行,华盛顿发现目标开始攻击应该是大约7600米左右,因为距离相当近所以没有一开始的半齐射校正,所以第一次开火就是9发全齐射,形成跨射,第二次开火命中目标中部1,2发,期间大约9分钟里(包括中间观测错误停火的一分半)发射了75发406毫米炮弹(一说81发),平均射速超过了一发每分,但是正常战列舰交战,如此近的距离基本不可能,除非是类似围歼俾斯麦最后状态的战斗;对方类似雾岛那样没有防备也没有采取机动规避更是在实战中不可能,一旦对方航向有所变化,射速自然要因为反复不断的调整而大大下降。
                相对来说丹麦海峡的俾斯麦攻击英国舰队一共发射了55发左右,射速平均下来就不到1发每分的水平,当然这和距离,海况,对方的戒备程度有关,俾斯麦至少前三次开火都是半齐射,即1,2炮塔4门开火,仍属于校正打击,第四次是8发齐射,对胡德形成了跨射,之后的第五次就是举世闻名的致命炮击,理论上俾斯麦的射速比华盛顿略高,但是这样典型的实战中也无从发挥


                9楼2007-11-11 10:33
                回复
                  LS分析到位


                  10楼2007-11-11 20:10
                  回复
                    那次夜战,总统能有那么高的射速,还有一个原因是,总统主炮的设计角度,正好就是主炮的装填角度,所以装填时不用调整装填角度,节省了一定的时间。
                    任何理论射速,都是不改变装填角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实际上,根据炮的仰角不同,会有十几秒的影响。
                    二战中的战列舰,只有黎塞留是任意角度装填。


                    11楼2007-11-12 00:59
                    回复
                      理论射速不考虑精度,实际作战必须根据上一次射击的弹着点和双方位置移动,风向什么的,重新修正弹道,所以战列舰理论射速差距很大,不过实际射速却差不了多少!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07-11-12 01:02
                      回复
                        实战中:

                        目标: 15000米

                        目标速度: 50米/秒

                        目标移动方向: 目前向前, 可能转向左或右

                        战舰主炮炮弹出膛速:800米/秒, 速度递减, 平均 420 米/秒

                        战舰主炮仰角:35度, 目标水平直线距离15000米, 炮弹曲线距离23000米,

                        风速: 15 米/秒 左横向, -5 米/秒逆向, 

                        炮弹飞行时间: XXX 秒 XXX 秒后目标移动距离?? XXX 秒内目标移动方向?? 自舰Z形躲避对方排放, 自舰主炮方向(看自舰Z形方向调整, ...累!)

                        炮手素质: 高毕, 理论训练发炮35发, IQ:98, 数学不太好, 力大听话 (詹天右是耶鲁天才生, 马尾海战炮手)


                        13楼2007-11-12 03:21
                        回复
                          詹天佑,福建水师旗舰扬武驾驶


                          IP属地:北京14楼2007-11-12 08:40
                          回复
                            人家美国战列舰是2战唯一装备炮瞄雷达的!这才是革命性的进步。依靠雷达校正弹道,比人工速度快的多,而且准的多。命中率提高几个数量级


                            15楼2007-11-12 10:42
                            收起回复
                              • 219.148.158.*
                              当时的所谓炮瞄雷达很多时候在直接指挥火炮的水平上并没有比传统的光学仪器好,无论是射速还是精度都是,华盛顿炮击雾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距离已经是刺刀水平了,对方也没有任何机动,等于打靶子,结果直到第2(一说第三次)次才有1,2发命中(当然也和MK6散步较大有关),而且中间还错误判断目标沉没,发射照明弹才确认继续打击,而且后来几次开火由于雷达瞄准跟踪比较慢,华盛顿号又恢复到用光学仪器观测目标上的火焰而瞄准打击,7分半的开火发射75到81发也并没有达到标准靶场射速,也就是一分钟一发多点。这个射击速度相对丹麦海峡的俾斯麦来说高一些,但是考虑目标状态和距离,同等条件俾斯麦会更快速打击而且更精准,当然威力还是华盛顿的大。
                              所以当时采用固定角度装填的美,英,德,日各国战列舰在正常距离的实战中基本是一发一分钟的水平


                              16楼2007-11-12 1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