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吧 关注:1,012,534贴子:43,941,057

《爸爸去哪儿》火了,我们应该生气吗?(转自腾讯娱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14-02-05 10:30回复
    腾讯娱乐专稿 文/陆姝 策划/宋小卡
    《爸爸去哪儿》电影版俨然已成为街头巷尾微博朋友圈热议的话题。大年初一上映首日拿下了近9000万,创下华语2D电影首映票房纪录,虽然票房不及同档期的《大闹天宫》,却在观影人次上占优,上映四天已累计超3亿票房!
    虽然票房形势一片大好,但不少资深影迷和关心中国电影发展的热心人士怒了:5天就拍完!根本算不上电影!破坏了电影市场秩序!有害中国电影的发展!
    《爸爸去哪儿》火了,我们应该生气吗?在腾讯网近期的一项调查“如何看待《爸爸》电影版的火爆?”中,61088人投票觉得“很应该”,只有15876人觉得“很不满意”。这一话题在网友中所激起的讨论热度之高、分歧之大,都令人无法忽视!


    IP属地:广东2楼2014-02-05 10:31
    收起回复
      怒点1: 就拍了5天,一点儿都没诚意!
      《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周期只有五天,从拍摄到上映也不过1个月的时间,如此快速的“赶工”出一部电影,是不是太没有诚意了?
      电影上映前,此类质疑之声已经不绝于耳。以至于,出品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爸爸去哪儿》首映发布会上,就公开回应争议,称《爸爸去哪儿》的拍摄现场所用的摄影机的数量和工作人员规模是正常电影的十倍,因此拍摄周期不应该按五天算,而是五十天。据片方提供的资料,《爸爸去哪儿》有23台摄影机在同时拍摄,虽然拍摄只有五天,但前期筹备有两个月。
      显然,片方的算法和大众的算法有点不一样,既有一定的道理,也似乎有“狡辩”的嫌疑。
      不过,退一步说,电影是靠拍摄时长来定高下的吗?功劳和苦劳似乎本来就应该分开看。《电锯惊魂1》影片筹拍只用了5天,拍摄仅用18天,毫不妨碍其获得巨大成功。而《东成西就》完全是因为《东邪西毒》票房太差而临时建组赶拍出来“救场”的,也被很多观众奉为香港喜剧片经典。而《富春山居图》,号称投资1.6亿,筹拍了3年呢!
      正如一位腾讯网友所说,“导演花多少心思跟我们没关系,拍了几年跟我没关系,谁拍的跟我没关系,我们觉得好的就可以了,你要是花一万元,拍一天,让我喜欢,那就是好电影。” 这一评论被“顶”了6千多次。


      IP属地:广东3楼2014-02-05 10:32
      收起回复
        怒点2:根本就不是电影,简直侮辱电影!
        上映之后,《爸爸去哪儿》揭晓真面目,它并不是此前人们猜测的把节目花絮剪辑在一期,也不是像《中国好声音(在线观看)之为你转身》那样从节目出发量身定做一个故事片让五组星爸萌娃来演。它就是新的一期完完整整的节目,这次的目的地是野生动物园,出发、选房子、做饭、爸爸任务、宝贝任务……这些节目中的固定板块一个都不少。只不过!这期节目现在放到电影院来播放了。
        该片的口碑也因此迅速分成两派。支持者认为,该片笑点、哭点、萌点一应俱全,电影院不仅爆笑不断,影片结尾全场观众还一起唱主题曲,气氛high到顶点,并且尤其适合全家老小在春节期间一同观看。反对者认为,这也叫电影?这不就是一期综艺节目吗?这也要花钱买票看?大师们看到这样的“电影”岂不是要气吐血?
        《爸爸去哪儿》到底是不是电影?相信即使大多数喜欢它的观众也会打心眼儿觉得“它其实还是一期综艺节目。”事实真的如此吗?“电影”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冯小刚(微博)在《私人订制》里倒是借角色之口阐述了他的观点:“你们电影门槛多低啊,谁都能来拍电影。读书还得识字,看电影文盲都能坐那儿乐。”冯小刚的电影也的确常常受到“不像电影像小品”的指摘。
        如果追溯到电影起源,1895年,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诞生——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用摄像机记录了工厂的工人下班后走出工厂大门的画面,全片长不到1分钟。从内容上看,似乎毫无特别之处,奇妙之处只在于,从前只存在于照片上的不会动的人,居然可以在银幕上活动起来。如果按电影起源时最初的标准,很难说《爸爸去哪儿》不是电影。
        但随着电影这门艺术的发展,各种理论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电影也有了自己的特殊的语言——电影语言。此时,大家对“电影”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要求和“门槛”。从电影艺术的角度,三大国际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往往成为风向标,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国电影都难以入三大电影节的法眼,也就是说,可能在老外看来,根本算不上是电影呢。
        其实在国外,也有《蠢蛋搞怪秀》(Jackass)这样的从节目发展为电影的例子。在这个节目中,一帮“疯子”玩尽各种危险刺激、匪夷所思的玩意,只是为了看看到底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2002年,这部投资仅500万的纪录片性质的电影,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年轻观众的热烈支持,单是北美票房就超过了 6000万美元,但也引起了不少“不是电影”、“没价值”的争议。最新一部《蠢蛋搞怪秀4:坏外公》还提名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看来,至少奥斯卡还是认可它是电影的。


        IP属地:广东4楼2014-02-05 10:32
        收起回复
          怒点3: 不是电影还进影院,这不乱搞吗!
          进电影院的必须是电影吗?立场不同的人群大概会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甚至打一架估计也在所难免。
          对于影迷发烧友们来说,他们日夜期盼的是大师的作品能在国内放映,国内院线新片完全进不了他们的法眼,电影资料馆和百老汇moma(北京知名的艺术电影放映场所)的放映片单,是必须要熟记在心的。要是三大电影界的参展片也能都在电影院看到,那才是喜大普奔呢!
          而对99.9%的普通电影观众来说,电影一点儿不神秘,也一点儿不神圣。他们看电影的动机,就是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后,有个放松休闲的方式。说白了,就为图个乐。他们压根儿不在乎你用了哪种蒙太奇、有没有令人屏息的长镜头,他们看完觉得值回票价,就是好!至于是不是电影,根本不是问题的重点!
          所以《爸爸去哪儿》是否应该电影院,恐怕既不可能前者说了算,也不可能后者说了算,但事实是,它确实在电影院放了,也就是说,广电总局认可它进入电影院,也应该拥有对此的解释权。对此有异议的观众或业内人士,不妨写信向总局反映反映?
          不过在电影院放“非常规电影”,《爸爸去哪儿》确实不是头一个。热门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微博)和《我是歌手》(观看)的决赛就曾经尝试过在电影院进行直播。《喜羊羊与灰太狼》2009年首度推出剧场版的时候,就有人质疑它“不就是个flash”?结果人家连拍五年,每年都大卖。《五月天(微博)追梦3DNA》的卖点主打在电影院看3D五月天演唱会,许多影迷在影院包场,而且人手一支荧光棒,也有超过2600万票房。
          刚才提到的这些“电影”都曾让业内人士“嗤之以鼻”,但又让粉丝们看得如痴如醉。只不过,《爸爸去哪儿》确实是其中票房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个。


          IP属地:广东5楼2014-02-05 10:33
          收起回复
            本来就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2-05 10:33
            收起回复
              怒点4: 这种“电影”都能大卖,中国电影还有救吗!
              有一种“深谋远虑”的担忧是,《爸爸去哪儿》的大卖是否会助长这种“歪风邪气”,导致更多不遵循电影规律、赚快钱的电影出现,从而使得中国电影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担忧的合理之处在于,《爸爸去哪儿》的大卖确实会催生一系列希望能够“拷贝”其成功的电影,正如《失恋33天》的成功带来了一系列小清新爱情片,《泰囧》的成功带来了一系列的喜剧。这个行业永远有浑身是胆的土豪,以为一部电影的成功可以像算式那样算出来,却往往被证明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但《爸爸去哪儿》有其独特性和稀缺性。放眼近几年,能媲美其热度的节目也只有《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了,这俩已经提前看到这一商机,把决赛放在电影院同步直播,如果更有“勇气”一点,电视上完全不播决赛的话,估计票房也会爆。《爸爸去哪儿》也类似,由于第二季人选悬而未决,这次电影版无异于第一季大结局,想再看到五组萌娃奶爸再聚,恐怕不容易了。
              这当然有“抢钱”的嫌疑,但有位网友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有种看电子小说看到最后大结局那节,要买VIP才能看的感觉。”去年快乐家族主演的电影《快乐到家》卖过亿,就有粉丝直言,“免费看了那么多年节目,花几十块钱回馈一下怎么了!”所以说,所谓的“抢钱”,只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至于担心这类电影是否会泛滥银幕,确实有点杞人忧天,火成《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综艺节目,一年能有一个就不错了,这一部电影就能颠覆整个中国电影界?不火的综艺节目拍成电影无非是自取灭亡,赔钱的土豪多了,自然也就没人敢投了,更不可能对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大局产生什么影响了。


              IP属地:广东7楼2014-02-05 10:33
              收起回复
                总结陈词:既要引导观众,也要尊重观众
                当初《泰囧》卖到12亿,也被质疑不值这个票房。其实,应该被质疑的,反而是那些进了影院,却频频让观众“糟心”的烂片,使观众的观影需求长期达不到满足,才成全了《泰囧》。《爸爸去哪儿》其实也同理。
                面对《爸爸去哪儿》的大卖,电影人站在行业发展高度的忧心可以理解,但是一味的指责观众“非理性”、“脑残”,也无法改变大多数“是电影的电影”无法让观众有掏钱买票的欲望的事实。电影除了是一门艺术以外,也具有商品属性,尤其是在影院播放的电影,更是如此。既然是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就要面对供需关系。观众想看《爸爸去哪儿》并且看得很高兴,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有多高的艺术成就、在电影手法上如何出神入化,而是单纯的喜欢里面鲜活的人物、真挚的情感、还有让人捧腹的各种细节。而这,恰恰是大多数国产电影所缺乏的。


                IP属地:广东8楼2014-02-05 10:34
                收起回复
                  个人觉得这篇说的还算中肯,特别是最后一段总结说的很好。


                  IP属地:广东9楼2014-02-05 10:36
                  收起回复
                    挚爱爸爸去哪儿。于此无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2-05 10:37
                    回复
                      点个赞。。


                      11楼2014-02-05 10: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2-05 10:42
                        回复
                          说的挺好的呢。。。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2-05 10:45
                          回复
                            支持爸爸去哪儿!!


                            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14楼2014-02-05 10:46
                            回复
                              哇哦。。。
                                  ————噔噔噔噔噔噔 @九幽十艺少 为你报时 自己看 看不懂就算了  现在是北京时间 2014年02月05号 10:47:48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2-05 1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