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山百川行吧 关注:728贴子:15,000
  • 4回复贴,共1

党项与拓跋鲜卑(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党项民族建立的西夏,曾在北宋时期与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在中国北方与汉族人建立的宋朝对峙近200年。而这个民族却和起源于大兴安岭的拓跋鲜卑民族大有渊源。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2-07 10:30回复
    一、考古发现揭示出的信息
    这是2008年2月29日新华社的一条消息:考古人员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乌审旗纳林河乡排子湾村发现一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考古人员在这座五代至北宋初年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中,出土了几方十分珍贵的墓志。墓志铭用了大段文字记述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经过,并明确表示其家族为“本乡客之大族,后魏之莘系焉”。这是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关于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的记录,极大地补充了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对于研究西夏拓跋部李氏家族的族源、世系、与汉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以及相关夏州地区的历史、地理变迁等,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本乡客之大族,后魏之莘系焉”的大概意思是说,拓跋部李氏家族是“后搬到此地的大族,是北魏人的后代”,这又一次把党项拓跋部和鲜卑拓跋联系在了一起。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12-07 10:33
    回复
      三、党项拓跋和鲜卑拓跋是同一民族吗?
      党项拓跋和鲜卑拓跋是否为同一民族,史学界一直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支持党项拓跋和鲜卑拓跋同一民族有以下理由。
      姓氏相同:西夏的国王虽然姓李,但他们的祖先却和鲜卑拓跋的姓氏一字不差,都是拓跋。
      西夏拓跋自称鲜卑族的后裔:《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卷115《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卷134《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党项原先是披发,或者蓬首。鲜卑人有过秃发的风俗,元昊认为祖宗为鲜卑拓跋之后,为了怀念先祖,保持旧俗,他率先自秃其发,即剃光头顶,穿耳戴重环饰,以示区别。然后强令党项部族人民仿效他的发饰,限期三日,有不服从者,任何人都可处死他。一时间党项民众争相秃发。
      反对党项拓跋和鲜卑拓跋的不同民族的人理由也很多。
      起源地不同:党项原居青藏高原。中国古代泛称这一带居民为羌族,党项和吐蕃也都被认为是羌族的一支。就语言和风俗习惯而言,党项和吐蕃似有血缘关系。而鲜卑族迁徙到青藏高原的一支是吐谷浑,系出慕容氏,不姓拓跋,慕容氏与拓跋氏之间是宿敌,党项拓跋氏得自吐谷浑几无可能。当代有学者研究西夏语言发现西夏语与安多藏语十分接近,亦能说明西夏的拓跋氏属羌藏系统。
      拓跋鲜卑改了姓氏:后魏自孝文帝实行汉化以来,从公元496年起,拓跋氏就改成了元氏,也就是说此拓跋姓氏不是彼拓跋。
      史书记载:《资治通鉴》卷193胡三省注云:“拓跋起于鲜卑,昔时党项诸部亦自有拓跋姓。”说明党项之拓跋不同于鲜卑之拓跋。也就是说,拓跋姓为羌族固有的姓氏。
      冒用鲜卑拓跋氏。由于北魏灭亡,羌族的这个部落借用拓跋的姓氏,以达到震慑其他部落的目的。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2-07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