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唐吧 关注:150贴子:523
  • 14回复贴,共1

张益唐VS陈景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益唐vs 陈景润
陈景润的影响不是和他一个层次上的。
可以这样说,所有年代(从中国有历史开始)的华人数学家(当然包含国内国外的),
在证明过的数学问题上,张是最顶级的。陈省身的内蕴方法证明高斯-博内公式的重要性
可以拿来比较,而陈景润的1+2不能登上比较的平台。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丘道长
认为陈景润的1+1不是顶级的数学成果,他在前人开拓的9+9...,3+2,2+2的基础上优化结果,
1+2和9+9并无本质的区别。我曾经也反驳过丘道长的这种贬低陈景润的言论。
而老张不同,他开拓了孪生素数猜想的突破性进展,实际上孪生素数猜想也并不是一定就
成立,如果最终是不成立的,那么最小的间隔是多少?实际上老张已经给出了终极性的
研究方向,就是不断地缩小这个距离,事实上在陶哲轩的带领下,一群菲尔茨奖获得者集体
在为老张打工,2,3个月内把这个距离从7千万降到了5414。不恰当的比喻吧,陶哲轩这几个
月内做的工作就是当初陈景润等做的工作(把9+9降到了1+2,用了几十年),陶哲轩把7千
万降到了5414,能不能降到2?就像陈景润的1+2能不能降到1+1?或许难度很大,但孪生素数
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有很大的区别,素数对的间隔实际上2和5414区别并不是很大,我们只要
知道虽然素数越大越稀少,但是就是这样,我们总有无穷的素数对,他们的间隔是小于5414
的某个常数,这个简直太神奇了。我可以断定密码学没过多久就会用上老张的结论。至于这个
距离是2还是7千万,实际上并不很重要,只是当初孪生素数猜想提出的是2而已。
所以丘道长,这次坐不住了,高度评价了老张的成就。
陶哲轩也坐不住了,小陶号称美国在世的智商最高的科学家,少年得志的数学诺奖菲尔茨奖的
获得者。发起了老张论文的读书讨论会,并不断改进老张的结果。讲到小陶,他的菲尔茨奖
成果引用了陈景润的1+2结果。引用陈景润结果的成果可以得到菲尔茨奖,不用多说了,老张
成果的地位是什么概念了吧?小陶或许很有点羡慕嫉妒恨吧?(对小陶本人,我还是很赞赏的,
也是个很好很伟大的数学家)。
我无法比较高斯-博内公式和孪生素数猜想的重要性,当然陈省身是大范围微分几何的开创人
之一(注意是之一,不是唯一),整体成就在老张之上,丘道长也是吧。说到第三,我想就是
老张了,小陶和老张总体成就谁大?我认为是老张。若论单个问题证明最大成就,陈省身和
老张在伯仲之间吧,小陶的单个最大成就(也就是获得菲尔茨奖的成就),比老张差多了。
@小张很拉风 你们李家的呢


IP属地:江苏1楼2013-11-26 18:09回复
    谈谈张益唐和陈景润的比较,谁更卓越?
    首先,张益唐解决的是孪生素数问题,与陈景润并没有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张并没有完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他只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均为数论领域的顶级难题,难分伯仲。
    对张益唐的成果容易产生误读,误读为:所有两相邻素数之差值均不超过7千万,这当然是根本性错误。张益唐不可能改变素数定理,素数定理认为,随着自然数的增大,素数的分布将越来越稀疏。越来越稀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随着数的增大,相邻两素数之差值在最坏的情况下,将趋向无穷大。注意我说的是在最坏的情况下,那么在最好的情况下呢?在最好的情况下,张益唐证明:即使在自然数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也存在着这样的相邻素数,其差值小于7千万,并且这样的素数对有无穷多个。当然,他的表述并不是说小于7千万,而是说等于某个小于7千万的常数,其实这两者是一回事。只是后一种表述与孪生素数猜想挂上了钩。
    那么,张益唐和陈景润到底谁贡献更大更卓越呢?
    大家知道,陈景润当年因为报告文学家徐迟虚吹了一把“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而被国人普遍误认为是真的“攻克了哥德巴赫”,哥德巴赫是1+1,他解决的只是1+2,这个差距是根本性的。
    而我们的中科院自建国以来,几乎可以这样说,唯一可以向世人夸耀一把的就是陈景润,这对于有广泛人力物力财力基础,每年投入和消耗了大量财力的中科院,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那一帮一个个还堂而皇之地以“科学家”、“专家”招摇过市,为什么不反省、不检查、甚至不追究?
    就陈景润成果所代表的人类智慧而言,应该认为体现的是顶级的人类智慧,那绝不是谁都干得出的,更不是不以高智商为基础不经千辛万苦就能干得出的。但,1,哥德巴赫猜想本身并不是影响力重大的世界难题;2,陈的成果离解决哥德巴赫还有质的距离。
    因而,中科院的确没好意思将陈景润拿到世界上去标榜一番!
    同陈景润一样,张益唐也没有最后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他的结果也只是向最后解决逼近了一步。但张益唐的这一步与陈的那一步是有大区别的。张的这一步是开创性的,而陈的那一步则仅仅只是前进了一步而已。
    因而,张益唐优于陈景润,而若考虑到陈景润是倾举国之力支持吹捧,而张益唐则是独自一人默默苦干的话,那前者就更伟大得多了。
    最后,附上张益唐的简要事迹,以作学习。


    IP属地:江苏2楼2013-11-27 08:17
    回复
      嗯 来了


      3楼2013-12-02 23:51
      收起回复
        对很多领域来说,9000万就够了,当然现在已经到了几百了也很不错,是不是到2呢?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
        密码学里面使用这个结论,已经可以产生新的突破性加密算法。


        IP属地:上海9楼2015-09-19 00:48
        收起回复
          “陈氏定理”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是没有任何科学意义的伪科学。


          11楼2021-06-26 23:28
          收起回复
            善良的宋兰8 介绍作者的一篇短文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非常感谢您们对"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是否早已被攻克"问题的关注。亊实上,iccm2013大会曾以海报方式向全球华人数学家宣告:哥猜和孪猜已被攻克。作者也向中科院<<数学学报中文版>>和中国数学会<<数学进展英文版>>正式投过稿。文章构造了一个数学模型Gn-圆 n=1,2, ....系列,把数论和离散数学领域链接成了一个统一的公理体系并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与自然数集一 一对应的"哥猜和孪猜"成立。这是一般性的证明方法,国内外数学界至少有几十万数学专业的专家和师生可以看懂。現在令人欣慰的是相关学术机构已经有得力的组织者和牵头人出面带领不同派别的数学家及相关大学进行深入讨论。数学是硬碰硬的学问,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该相信他们会本着尊重科学的精神,给人类给历史一个交待!


            IP属地:江西12楼2023-06-01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