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院子衿汉服社吧 关注:185贴子:891

这里是咬姜喝醋的小日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是关于在本社活动时的杂记,然而有时也会穿插荒唐不着边际的篇什。


IP属地:上海1楼2013-11-17 19:23回复
    下元活动结束,感慨颇多。
    先说说早早前来围观,戴着线帽的那位。
    他来回走动,与我们聊行礼,聊海报,聊说文,聊风。教会了我一种行礼的方式,线帽上上下下,活动开始,他却站到一边,深藏功与名。
    一定是很有蕴藏的高人。


    IP属地:上海2楼2013-11-17 19:24
    回复
      今日主要负责了两个:
      一是面瘫,二是朗诵。
      面瘫即是对视憋笑小游戏,朗诵则是祭祀时颂祝文。祝文须用小篆抄写,故一边主持游戏,一边抄写祝文。围观群众不明就里,纷纷看写而不看对面的小伙伴。
      游戏的规则是,两人对视憋笑,先笑的输,赢的盖一个章;与我对视,赢的盖两个章。听闻两个章,众人便纷纷来战,不久便胡卢绝倒,皆尝败绩。唯后来几位仁兄,面瘫与本人不分上下,良久不作,而阴风凛凛,下颌乱颤,只得计时三分,仍不作,便予两章。对视时,围观人众皆嬉,唯我二人如门前石狮。
      一下午,印章虽然送出去不少,但本人没有在游戏中爆过一次笑。唯收摊时曹公公明眸善睐,瑰姿艳逸,搔首弄姿,小的不出三秒,便仰天长笑......


      IP属地:上海4楼2013-11-17 19:25
      收起回复
        第一次做祭祀这种活动,只知不做时严肃地站着,颂祝文时正身,大声朗诵。不知旁人视听效果如何,总之自认为嘴张得够大了。后来按照流程,烧了祝文,还好烧了,我将“昌”字写错了。


        IP属地:上海5楼2013-11-17 19:25
        回复
          今日一些总结:
          须继续思考继承的形式与方向;
          字体自是须继续练习;
          天气冷了,须加衣服;
          笑点低自是无罪,然面瘫至上!


          IP属地:上海6楼2013-11-17 19:25
          回复
            天色渐暗,到了放莲花灯的时候,然而脚上的水泡注定让我归而不得出。在电脑前整理,前辈发来短信,问我的愿望。
            那自是:
            愿子衿良美,绝学永继;
            愿世人求同存异,四方和平。
            癸巳年下元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11-17 19:25
            收起回复
              以下劳什子,小的姑妄文之,列位呵姑妄阅之,今日有感而发,绝无针对谁人之意,然而至于理解,便只能看“造化”之类的东西了罢。一呵了之的小的也能理解,那么希望您也能理解小的偶尔一滑了之。


              IP属地:上海8楼2013-11-17 19:30
              回复
                下元节将至,蔽社策划众人冥思苦想,得了巡游这样的主意。即本周周一至周五每天有二三人身着汉服在校园中巡游,携着题目、门票与印章,遇到感兴趣的,答题正确了便在门票上盖章相赠,而下元当日亦可收集印章以换取礼品。前两日皆是师哥师姐,今日轮到小的和板面,早早起来,欣欣然地穿衣出门了。
                我们自然是有些觉悟的。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11-17 19:31
                回复
                  先是在校园里走向教室,我们有了被看做“奇怪的人”的准备,便于是自走自的,路人反应不一,层次丰富,后美术老师很有兴致地观看我们的模样,习作完成后又问了几句,轻松地下课了。下午没课,便在校园里来回走动,招引答题者。过程十分顺利,每每被答题者围住,并无大恼之事。然而仍有一些路人的话被小人的耳朵听见,无他,认错而已。
                  这个问题上,姜老师心胸甚是开阔,次回在陶然亭外拍,在人群中穿行,他便对我等说,我们今日且来收集成就,便是被当做是【穿和服的】、【穿朝鲜服的】、【拍戏的】、【Cosplay的】云云,后来果真满仓,姜老师真神算也!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信然。
                  这些衣服,虽然常受轻薄一笑,但还是颇有一些人感兴趣的,即使只是不明觉厉。


                  IP属地:上海10楼2013-11-17 19:31
                  回复
                    人的情绪中有一股极其可怕,那便是自己十万分热情的东西被别人冷眼时的惊恐,以及随之而来的狂烈的反弹。至于这情绪会爆发成什么样子,视人而定。我却是觉得,万物生来并不是去被人喜欢或讨厌的,同一件物什,甲喜欢,乙不喜欢,这并不矛盾,中间并不需用“可是”来连接。然而两个端点碰触到一起,难免不快,世间大小纷扰,大抵如此...
                    观点明确也好,可有的却偏爱放话不留名,一句轻薄便呆呆地做其他事情去,让认真的人哭笑不得。或许前者感觉不到什么,然而后者内心的郁结却的确是有的,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来不去。
                    呜呼噫嘻!


                    IP属地:上海11楼2013-11-17 19:32
                    回复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这样的事情,是要自娱自乐,还是全盘推广?躲进小楼,那便是一帮人将自己笼罩在珠帘下,不问世事,己是己,他是他,里面梦迷神驰,外面依旧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而若是上街挽臂膀,抱大腿,必会恼到路人,适得其反,以十二分努力换来十之一的回报,两厢不快。
                      还是潜移默化,不知有之最好。万事不须强求,且去无心插柳。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11-17 19:32
                      回复
                        自己其实也是入校之后才知本社,然而文字、诗书什么的的确是在很早便喜欢。入,起初是新奇,后来便投身各项活动,也便有了一些真正做事情的意思,社里潜龙四伏,于学习交流正是大好的,而面对外界不顺的言行,有的前辈笑容,而有的便愠怒起来,毕竟大家都是有心的人,有起便会有伏,有开阔的一面自然也会有小气猥琐的一点,只是看刺到哪里罢了。
                        总之回到寝室,想起今日的两三事,便熬夜写了如上的东西,内心一刻间便舒坦许多。今日合眼,明朝醒来,外面依旧会有有指无指的赞颂者与批评者,千千万个圈子里,偶尔会有几人跳来跳去,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11-17 19:32
                        回复
                          而想到我社各路人士为周日奔走,大禹,聚力帖,破纸的题目,亘古谣伴奏的舞蹈,莲花灯,沧浪,还有许多,请在周日下元一下子绽放出来,便也不负辛勤。
                          癸巳年十月十二凌晨


                          IP属地:上海14楼2013-11-17 19:33
                          回复
                            新石钟山记
                            想当年,苏轼夜游传说中的石钟山,一探怪声究竟。在呜呜声中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终于以自己的视听得出了自认为正确的结论,还颇为得意,“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虽说苏的结论也经不起后世人的推敲,但这种凭借自身探索的精神,着实难能可贵。
                            那一日上墨村吧,看到有人在征名。大概意思是:有弟名曰石一郎,自以太像东人的名字,觉得对不起众人,于是乎发动各路英豪帮忙改名。


                            IP属地:上海15楼2013-11-17 19:35
                            回复
                              兴致斐然地进去,先很愤青地把这种流于表象的思想批判了一番,接着向楼主的弟弟推荐了博尔赫斯的《交叉小静的花园》。应是言辞不当,被吧友当做外国友人,也无所谓了。
                              然而忽然想到进来光吐槽未出主意,有歪楼卖萌之嫌,连忙向下翻,众人早已各领风骚:石头、石锅拌饭...真是特色尽显。楼主看过,一一礼貌地回应。


                              IP属地:上海16楼2013-11-17 1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