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吧 关注:5,106贴子:115,725

【再扒《当》新证据】爱他就要抄他的文——金庸躺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送给安意如!
各位小抄粉,你们安姐姐在文中多次表达对金老头的喜爱之情,但是这份爱的表达形式真是奇葩——爱他就要抄他的文!真是别扭又变态的爱啊!


IP属地:河南1楼2013-11-16 17:57回复
    金老头《顾梁汾赋“赎命词”》
    链接:http://www.my285.com/wuxia/jinyong/sjl/06.htm


    IP属地:河南2楼2013-11-16 18:00
    回复
      顾梁汾赋“赎命词”
      金庸
      梁羽生兄在这随笔中连谈了三次纳兰容若,曾提到他救吴兆骞(汉槎)的事,这个故事说起来倒也有趣,不妨比较详细的谈谈。
        吴兆骞是江苏吴江人,从小就很聪明,因之也颇为狂放骄傲。据笔记小说上说,他在私塾里念书时,见桌上有同学们除下来的帽子,常拿来小便。同学们报告老师,老师自然责问他,他的理由是:“与其放在俗人头上,还不如拿来盛小便。”老师叹息说:“这孩子将来必定会因名气大而惹祸!”这话说得很不错,在封建皇朝中,名气大正是惹祸的重要原因。
        另一部笔记中还说他一件逸事:有一次他与几位朋友同出吴江县东门,路上忽对汪钝翁说:“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本为刘宋时袁淑语)旁人为之侧目。
        吴兆骞虽然狂放,但颇有点才气,对朋友也很有热情。吴梅村把他与陈其年、彭古晋三人合称,名之为“江左三凤凰”。吴的诗风格遒劲,当时传诵的名句有“山空春雨白,江迥暮潮青”,“羌笛关山千里暮,江云鸿雁万家秋”等。他的诗集叫做“秋笳集”,袁枚“随园诗话”中说他原本七子而自出精神。
        至于他所以获罪,是为了科场事件。顺治丁酉年,他去应考举人,考中了。
        后来发现这一场考试大有弊端,于是皇帝命考中的举人们复试一次。他学问和才气都很好,本来不成问题,但大概因为复试时气氛十分紧张,心理上大受影响,竟然不能把文章写完。结果被判充军宁古塔。这是一件株连极广,杀人甚众的科场大案。清人入关伊始,主要是借此大杀江南人士立威。吴兆骞完全冤枉,当时名士们都很同情他,写了许多诗词给他送行,吴梅村的“季子之歌”是其中最有名的。
        他朋友无锡顾贞观(梁汾)当时与他齐名,他被充军时曾承诺必定全力营救,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顺治换了康熙,一切努力始终无用。顾贞观自己也是郁郁不得意,在太傅纳兰明珠(容若的父亲)家当幕客,想起好友在寒冷偏塞之地受苦,于是寄了两阕词给他,那就是有名的两阕“金缕曲”。
        第一首道:“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捉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团栾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薄命,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第二首道:“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燔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白雨斋词话”评这两词说:“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又道:“两阕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两人心迹,一一如见……千秋绝调也。”
        纳兰容若见了这两首词后,不禁感动得流泪,认为古来怀念朋友的文学作品中,李陵与苏武的河梁生别诗,向秀怀念嵇康的思旧赋,与此鼎足而三。他知道这事不容易办,立誓要以十年的时间营救吴兆骞归来。当时也写了一阕“金缕曲”给顾梁汾,表示目前最大的努力目标只是救吴,这词结尾说:“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不久78就在适当的时机中去求他父亲设法。有一次相国请客,他知道顾贞观素不喝酒,就斟了满满一大碗酒对他说:“你饮乾了,我就救汉槎。”顾贞观毫不踌躇的一吸而乾。明珠笑道:“我跟你开玩笑的,就算你不饮,难道我就不救他了么?”明珠出一点力,朋友们大家凑钱终于把吴兆骞赎回来。当时的人把顾贞观的两阕词称为“赎命词”。一个名叫顾忠的人写诗记这事道:“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现在看顾梁汾这两阕词,情思深切,的确感人极深,可见必须有深厚的情感,才会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11-16 18:04
      回复
        我...被痰卡嗓子了,呵呵...真是无力吐槽抄级女生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11-16 18:16
        回复
          来一个脱水版:
          因为梁羽生先生太喜欢纳兰容若(具体证据是《七剑下天山》),除了《七剑》之外,他还不止一次在随笔里提到纳兰容若,引起了同为武侠宗师的金庸的兴趣,于是金庸就写了一篇相应的短文--《顾贞观的"赎命词"》来回应他,将容若和梁汾营救吴兆骞的事,以及吴兆骞这个人都写得详尽而生动,我认为可以做为这阕《金缕曲》的注解。因此把它转述下来——
          【我不吐槽这段出自金老头文首段】

          也确实
          吴兆骞是当时著名的边塞诗人,他
          当中有"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之句被容若化用在《水龙吟》里。
          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是尽力营救吴,这就是《金缕曲-简梁汾》的由来。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容若答应梁汾十年之间必定救吴汉槎回来。梁汾还不满,说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你要救就要快点。容若不以为忤,反而认为他说的在理,想了想,就请给我五年时间吧。
          容若明珠明珠
          一饮而尽(原文一吸而干)
          后两段没扒,略。
          感叹一句:安姐姐好文采啊!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3-11-16 18:44
          收起回复


            7楼2013-11-17 10:45
            收起回复
              之前只看到有说安抄袭,此次是见到证据了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1-11 13:44
              收起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黑龙江9楼2014-12-21 10:59
                回复
                  可怜的金庸爷爷。


                  10楼2015-03-01 12:12
                  回复
                    顶一顶,去睡觉


                    IP属地:上海11楼2015-03-03 22:16
                    回复
                      她抄袭成性,死不悔改。


                      12楼2015-03-05 14:22
                      回复
                        提前


                        IP属地:广东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3楼2015-04-03 08:13
                        回复
                          UP~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5-06-24 22:35
                          收起回复
                            可怜的金庸爷爷,金庸还是我偶像啊!
                            劳资爱武侠啊!
                            ——一见:一眼万年误终身。
                            二见:心有千结终难解。
                            三见:心碎成灰泪不干。
                            两世历劫,悲剧收场,再见时她忘却前尘往事求一个重新开始,他变了容貌换了身份唯独过往只字未提,一个名震四海的天界神君,一个菩提明心的圣湖神女,三生情缠,终归沉烟,暮然回首,方知梦醒无期。
                            当爱已到尽头,当情随流水而去,谁还能记得那年铃兰摇曳,红莲开遍,那人醉卧花丛中笑的风华绝世:“阿落啊,其实我们也是可以凑合凑合的。”


                            15楼2016-01-17 18:42
                            回复
                              这年头,复制粘贴再赚钱,生活变得好简单。


                              16楼2016-02-07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