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吧 关注:28,453贴子:555,846

其实不少语法现象是正确的,只是被一些知识有限语感不足的人判错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也就是个随笔吧。想到哪写到哪,有些不想写的就没写,可能还会心血来潮来个补充续谈什么的。请随意评论。
话说自从看到拉丁语表示疑虑恐惧的从句说法及其来源后以后我就不相信语法有定式可规了。
简单来说,拉丁语表达“我怕你出事”的是时候,说的是“我怕你别出事”;表达“我担心你做不出成绩来”,说的是“我担心你做出成绩来”。从句中的是非形式颠倒了。其起源很有意思,根据韦洛克的说法,后面本来不是附属的从句,而是单独的命令句——“我怕。你别出事”“我担心。你做出成绩来”。
反正楼主的三观那时被完全刷新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语法有很大很多的问题,最近细想了想倒还真是。
比如最近做到的三句改错:“……至少在60万人以上”、“大概有20个人左右”、“防止……不再发生”。乍一看似乎有问题,实际上三句都是颇有理由的。
前两句句实际上是正确的。第一句的意思是,“最少的数目也超过60万”。第二句则是在不确定的信息来源上加一个模糊判断,无论和“大概有20个人”还是“有20个人左右”都不等价。
第三句对不对见仁见智了,毕竟形式意思逆转了- -。起源我猜想是“防止……(发生)”和“使……不再发生”的混合,说话人想同时表达这两个都说出来就会形式上重复的意思,于是就缩合成了这个。此外,用词本身会影响人的行为和想法等(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攀在树上"don't fall"反掉下来"hold on"终而无事的故事),如果说了“防止……再次发生”那总会在听话人脑子里留下“再次发生”四个字,所以说话人大概觉得“要说还是把话说明白彻底一点”吧。确实,这样听到和留着印象的就是“防止……”和“不再发生”了。
嘛,说了这么多楼主的意思大概就是“我是母语人,我有话语权”吧(←喂哪里有说)。其实挺纠结自己的立场的,一方面是不十足的描写派另一方面又是妥妥的规范派。大概我的标准就在“自然发展”上吧……这种语言自己遵其原有规则组合生成的形式我总是倾向是对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11-05 23:41回复
    离题预感注意。话说我这个人特别喜欢去钻研区分很多基本同义的表达间细微或不细微的区别,在我眼里没多少东西是真正同义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11-05 23:45
    回复
      很多所谓的错误也是语言的一种合理现象,不一定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再说,语法只是作为研究的工具。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11-06 20:47
      回复
        这是三个病句啊,我的三观还在,不会neng错的。
        至于那个“表示疑虑恐惧的从句”。至多可以跟英文中对“反义疑问句”的回答类比下,英语回答yes或no是对真实情况的肯定或否定,而汉语的“是”或“不”则是对对方的同意或反对。类似地 ut,ne 这里只是表达一种愿望,说话人并没有把它们引导的从句当成前面动词的宾语,跟汉语和英语(that从句)形式类似本质有别。不知到这怎么能跟语言内部的语法形式的混淆挂上钩的。
        我倒觉得,我们说话的每个语病都是被类似的不严谨的思维所误导。可能这个恰好被你关注到了
        id licere dixisti,quod tantum intellegendum esse existimo.


        IP属地:湖北9楼2013-11-06 22:14
        收起回复
          lz举的拉丁语例子,从句用的可是虚拟语气?


          IP属地:北京12楼2013-11-08 09:32
          收起回复
            语法当然有定式。屈折语中,语气很重要。是祈愿?虚拟?劝说?表达出说话者的不同心态


            IP属地:北京13楼2013-11-08 09:37
            收起回复
              这十五字混出来的一点经验容易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11-08 10:45
              回复
                大概左右一起用有强调的作用。作业让你改的是书面语语病,平常说话哪管这么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11-08 14:41
                收起回复
                  很好的想法,希望能继续补充。


                  IP属地:江苏24楼2013-11-09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