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水草吧 关注:937贴子:6,474
  • 39回复贴,共1

【探讨】谈谈我对曝气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8-29 18:29回复
    前一阵偶尔看到一个帖子,谈及曝气过程中,氧气的融入是靠气泡离开水面的一刹那破裂而融入水中的,当时倍感诧异。
    原帖详见下面网址的的75楼:
    http://tieba.baidu.com/p/2196509209
    【原文如下】:
    顺带一提,很多鱼友喜欢用气泵来增氧,认为只要气泡多就会氧含量高,我们来理解一下气泵工作的原理,气泵通过气管和气石推出大量气泡,不过,这些只是空气而已,所以,水中的气泡并不能增加氧气含量,当气泡上升到水面并破裂,破裂的一瞬间会将水的表皮撕裂,而氧气就在这个时间进入水中了,所以,波动起伏的水面更能带来大量的氧气,这也是滴漏(溢流)等过滤方式比上滤、滤桶等过滤方式更适合硝化生存的原因,因为在滤槽中由上而下的水流表皮不断被扯裂,所以会有更多的氧气。


    2楼2013-08-29 18:35
    收起回复
      以这样一个密闭的瓶子为例,上方空气中的氧含量,和下方水中的氧含量,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会达到平衡。

      如果水中的氧气由于某种原因被消耗掉,那么气相中的氧气就会逐步溶解到水中,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而当气相和液相中的氧含量达到平衡的时候,无论如何曝气,都不会继续增加液体中的氧含量。


      4楼2013-08-29 18:46
      回复
        而鱼缸中的水体由于水草和鱼的存在,以及其它耗氧的生化反应的存在,其溶解的氧气在不断地被消耗中。
        同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则基本恒定不变。
        因此,水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平衡,是氧气能够溶入水中的真正原因。
        当这种氧气浓度不平衡存在的时候,鱼缸的水体表面其实也是在不断地有氧气溶解到水中的。
        然而当水体表面的氧气溶入不够的时候,曝氧就成立必须的附加手段。


        5楼2013-08-29 18:55
        回复
          可以设想一下,加入我们用纯的氮气进行曝气,会发生什么结果?
          因为进入水体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低,因此应该是水中的溶氧向气泡渗透,水中的氧含量会越来越低。
          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概念。


          7楼2013-08-29 19:16
          收起回复
            顺便在这里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喜欢叫【曝气】,而不是【曝氧】?
            原因在于曝气的作用不仅仅是将氧气输送到水体中,以抵消被消耗掉的溶氧,它还有另外两个作用:
            1.通过气体带出水中的挥发性物质。
            好比上一楼说的用氮气曝气,会带出水中的溶氧,事实上鱼缸中我们经常说的水的味道,其实也是一种可挥发性的气体(否则怎么会闻到呢?),而我们打入的空气中,是没有这种挥发性物质的,因此水中的这种挥发性物质会向气泡渗透,而被逐步带出水体。因此,一个曝气充足的鱼缸,通常水的异味就会很低。
            2.加强水体的流动。
            鱼缸中水体的流动主要靠泵,但是有些鱼缸没有泵,而是靠水妖精这类东西来驱动水流,并进行过滤。因此这时曝气就可以让整个鱼缸中的水体流动起来,达到水体均匀的目的。当然此时鱼缸的曝氧和去除异味的效果也可以达到最佳。
            【暂时就写这些】


            8楼2013-08-29 19:23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8-29 19:58
              回复
                我的80缸,上滤槽被我打成了筛子,如果落差大于1cm,带动的小气泡直达缸底,而且很小很散,杠杠的曝气效果


                10楼2013-08-30 11:47
                回复
                  上班时间比较忙,简单的看了下帖,可能曲解了渔民的原意。但这里说下我对暴气(或者叫暴氧)的理解
                  首先,这个词是个老词,因为那时候没那么好的过滤,以前有个上滤就不错了,热带鱼还没普及,大部分是金鱼,养在圆缸或盆里。那时候只有一个气头,所以有暴气一说
                  这个词在当时,我个人理解的意思就=困水,快速的去掉自来水里的氯气。使得水体可以放鱼。
                  这个暴气的意思并不是简单的把氧气(或者说空气)溶解入水体,只是通过大功率的气泵,上涌的气泡带动水体加速水体和空气的接触,使水体里的氯气逃离。
                  这个过程结束后就可以放鱼了
                  这个过程在现在使用的少了,因为有去氯的药水,有强大的过滤,所以更多的被“困水”(或者叫养水)这个词代替了。
                  但其实也是有用的,我的经验里,要缩短困水的时间,就可以用“大功率的气泵开动+大W数的白灼灯照射”。一般,从自来水放满后一天就可以放些鱼了。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8-30 13:34
                  收起回复
                    原来如此哦 罒ω罒


                    12楼2013-08-30 17:08
                    回复
                      牛。。。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8-31 18:21
                      收起回复
                        曝气的最大作用就是去除水中的氯气等有害气体,加大水中含氧量


                        IP属地:山东14楼2013-09-01 19:06
                        收起回复
                          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9-21 21:33
                          回复
                            百度查了一下污水处理的论文 大家还可以讨论下吗
                            第二章曝气基础理论分析气泡的形成和吸氧的关系溶解于水中的氧是在空气泡形成、破裂和气泡上升的过程同时形成的。而气泡形成要比气泡上升所经过的路程吸氧速率要大几倍。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时 液体从气泡中吸收的氧也要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吸收的氧量大。气泡形成时的吸氧值最高 半秒钟后即可降至原来的 一秒钟后降至


                            IP属地:河北16楼2021-06-19 1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