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吧 关注:2,311贴子:9,610
  • 2回复贴,共1

清代四大温病学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代温病学家很多,在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有叶桂、吴瑭、王士雄、薛生白。
叶桂,字天士,著有《温热论》,他的主要贡献是为温病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基础。他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说法,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经与传变,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根据温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温病诊断上总结了前人经验,创造性的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和白疹的方法。
吴瑭,字鞠通,著有《温病条辨》,他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温病的证治,并根据叶氏经验,提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更趋于系统和完整。
王士雄,字孟英,著有《温热经纬》,以《内经》、《伤寒论》等有关温病的条文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诸家之说为纬,除引证历代医家见解,阐明温病的病源、症状、诊断及治疗原则外,并结合临证经验,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进行证施治,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总结。
薛生白,字雪,著有《湿热条辨》,其书论火湿合化,客于募原,对湿温病的证治分析甚为详尽,为后学所重视。
总之,温病学说是历代人民和医家同传染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保障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
本文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木易


1楼2013-08-09 09:40回复
    请问什么是温病?西医方面叫什么?了解清楚了以后可以免受西医欺骗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8-11 11: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