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班地史学院吧 关注:73贴子:1,492
  • 7回复贴,共1

【西方古代战争史】高戈梅拉之战:天才战胜所有的障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新兴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和老牌的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三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场面对面的战斗。这场大战决定了两个帝国的命运——对于亚历山大来说,这是他作为古代毫无争议的最伟大的军事天才获得的最伟大的胜利,迈向了亚历山大从一个年轻的马其顿王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历程;
而对于大流士三世来说,这个悲惨的失败宣告了波斯帝国的覆亡,薛西斯和大流士一世的辉煌从此成为历史。


IP属地:广东1楼2013-07-26 13:43回复
    这是在印度的希达斯派斯河之战的马其顿方阵油画……可以清楚的看出马其顿方阵那强大的视觉震慑力——阵线如江,长枪如林,“方阵”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是“滚筒”,而马其顿方阵碾过之处绝对无愧于“滚筒”的称号。


    IP属地:广东3楼2013-07-26 13:44
    回复
      这就是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战术,马其顿方阵粘住敌人的步兵,轻步兵通过不停的标枪投掷射杀敌人掩护侧翼,而亚历山大则亲率伙友骑兵突破到敌人战线后方,以步兵为砧,骑兵为锤,在敌人的步兵和己方陷入僵局的时候将骑兵重重地锤在步兵形成的砧板之上,重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加上队士气严重的打击足以粉碎敌人最精锐的重型步兵。
      这个就是马其顿强大的砧锤战术。
      很多战役正是伙友骑兵决定性的一击才最终奠定了胜利。


      IP属地:广东5楼2013-07-26 13:45
      回复
        高戈梅拉的战斗开始,马其顿首先率领自己令人畏惧的马其顿方阵呈斜线逼近波斯阵线,试图将波斯阵线切成两段,同时直接插进大流士的本阵。


        IP属地:广东6楼2013-07-26 13:47
        回复
          而亚历山大亲自率领自己的伙友骑兵撕裂了波斯阵线的薄弱点,成功绕到了波斯阵线的后方。


          IP属地:广东7楼2013-07-26 13:47
          回复
            但是由于波斯军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对马其顿军的左翼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左翼指挥帕尔梅尼奥不得不像亚历山大发出求救信号。


            IP属地:广东9楼2013-07-26 13:48
            回复
              但是在战况陷入僵局的同时,面对亚历山大中央部分马其顿方阵的步步紧逼,以及伙友骑兵的强大压力,大流士的战斗意志崩溃了,懦弱的大流士三世丢下了自己的军队,独自逃掉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13-07-26 13:49
              回复
                没有了指挥的波斯军队开始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缓过劲来的亚历山大率领着自己的伙友骑兵以一个教科书般的砧锤战术,冲垮了波斯的左翼。
                战斗最终以波斯人的惨败而宣告结束,经此一战,波斯全国的精锐尽丧,大流士三世因为临阵脱逃被不满的将领贝苏斯杀死,波斯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被亚历山大彻底征服。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7-26 1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