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义吧 关注:180贴子:180
  • 0回复贴,共1

变易·动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江河。冢:均指山峰。陵:丘陵。比喻世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克!不舍尽夜。
汉·扬雄《法言·问道》道:物质的本源。航:指船。混混:滚滚不息。“道”就象道路和河流,路上车,河里的船,往来息。双喻客观世界在永恒的运动。
●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
晋·张华《励志》与:作语助,无义。荏苒:光阴流逝。时间永不停息地流逝。比喻世界在永恒地运动发展。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唐·崔曙《缑山庙》涧水:溪流。。时间如同山间的流水和浮去不分年月,自古及今运动不息。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唐·李贺《梦天》黄尘清水:即沧海桑田。三山:原指传说中的蓬菜、方丈、赢洲三座神山。此指东海上的三座山。形容世界变化的迅速。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斯须:一瞬间,喻变化迅速。事物变化迅速,不可阴挡。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汉·贾谊《鹏鸟赋》万物变化永无止息。
●向者之我,非复今我也。
晋·向透、郭象《庄子注》向者:过去,昔日。时间在流逝,昔的我已不再是今日的我了。
●今 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比喻万事物万物的变化日新月异。
●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
晋·陆机《塘上行》自然办和社会都在发展变化。。
●天道尚变。
宋·王安石《河图洛书议》尚:久远。天道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的。
●世道如奕棋,变化不容复。
宋·苏轼《和李太白并序》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逆转 的。
●天以善变而能久。……地以善变而能久。
清·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纪序》比喻善于变革才能使江山永固。
●天行不息,日月运转不已,皆动物也。
宋·李复《答曹秀才书》天地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滔滔天下,若动若植,是曾无一物息者矣。
宋*胡宏《不息斋记》自然界没有静止不运动的事物。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庄子*秋水》万物的生长,如快马奔驰一般,没有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个动作不在变化,没有一个时间不在移动。
●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容》自然规律的变化是有时序、有节度的,变化之中有常规性。
●天地万物无时不移也。
晋·郭象《(庄子*大宗师)注》移:运动变化。万物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的。
●变化者,天地之自然。
晋·葛洪《抱朴子·黄白》自然:自然而然。运动变化是天地万物自身固有的属性。
●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晋·王弼《周易·因卦》穷:极端。因:阻塞。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受到阻塞就会变为通畅。
●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
宋·欧阳修《明用》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凡天地所生之物,虽山岳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唯随时变易,乃常道也。
《周易程氏传·恒》常道:规律。任何事物都随着时间的信推移而变化,这是一条普遍规律。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汉·贾谊《鹏鸟赋》造化:自然界。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变化如炼铜一样,其中阴阳是动源。比喻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变化的源泉。
●阴阳者,造化之钥也。
明·王廷相《慎言·道体》比喻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运动变化的源泉。
●阴阳备,物化变,乃生。
《黄老帛书·果童》阴阳俱务,事物就会起变化,产生新的东西。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礼论》合:和合。接:接触,交感。天地和合而万物生,阴阳交感而变化兴起。
●天不变,道亦不变。
汉·董仲舒《举贤良对策》道是永不变易的。
●常者,道之纪以权,弗能济矣。
宋·李《易论》第八 常:事物的普遍规律。变:变化,偶然现象。权:变化。济:通。道有其固有的规律,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变化,事物就不能发展。
●天地不易也,日月无变也,万物自若也,性情如故也,道何为而独变哉?
宋·司马光《迁书·辨》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不变的,规律也不变。
●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
《列子·天瑞》万物按其自然规律而产生发展变化,这种生化,就是常规,必然如此。
●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
明·王廷相《雅述上》生生:变化和新事物的产生。充满天地间的元气是生生不息,既有其固有的法则,又有特殊的偶然的现象,从而使万物显出千姿百态。
●生生者,化之原,生生而条理者,化之流。
清·戴震《原善》万物之生生不息,这是万物化育之本源;万物之形成各种具体的形式结构,这是本源所派生。
●由其生生,有自然之条理。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大自然由于有生生不息这个化育之源的存在,故其各种形式结构也自然产生。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地之所以参也。
宋·张载《正蒙*参两》一物:指气。两体:指阴阳。一:统一,同一。神:阴阳变化不测。两:对立。参:交互错杂。气是包含阴阳两个部分的统一体。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天地万物错综变化的根源。
●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宋·张载《正蒙*太和》二端:指阴阳两体。天地间的一切变化,无非是阴阳二端发生交感的作用。
●凡天下事,一不能化,惟两然后能化,且如一阴一阳能化万物。
宋·朱熹《朱子语类》一:绝对的同一。两:阴阳二端的变化。一切运动都统一于阴阳二端的交感作用。
●反者,道之动。
《老子》第40章反:对立面的斗争。对立面的斗争是运动的原因。
●动于反也。
宋·王安石《(老子翼)引》运动变化的动力在事物内部而不在外部。
●太虚者,本动者也。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下传》太虚:原始物质“元气”。物质的本质是永恒运动的。
●则柔相摧,变在其中矣。
《易传·系辞》刚:坚强。柔:纤弱。一强一弱两个对立面的斗争,产生变化。
●以气化而言,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相为仇。
清·王夫之《正蒙注·太和》相为对:互为对立面。阴阳二气互为对立面,对立面斗争,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刚与柔、生与死,都是对立面,所以互相斗争。
●合焉而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
唐·柳宗元《天对》焉:助词语。三:指天地、阴阳和元气。一:指元气。吁:出气声,吹。功:作用,推动。天地万物都统一于元气,元气中有阴有阳,阴阳两极互相交感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气)一动一静,一来一往,一阖一辟,一升一降,……万物之生长收藏。
明·罗钦顺《困知记》阖:同“合”,关闭。对立面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
●爱憎相攻而吉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相感而利害生。
《易传·系辞》悔吝:悔恨。情:诚实。爱与憎、远和近。诚实和虚伪这些对立面互相斗争,由此产生悔恨和利害。
●生生之谓易。
《易传·系辞》生生:变化不息。永恒的运动变化就叫做“易”。
●阴阳……充满于虚空,故变化日新。
清·王夫之《正蒙注·参两》虚空:元气。元气中充满阴阳两个对立面的对立和斗争,所以世界 是永远向前发展的。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清·王夫之《思问录》天地之化育原理不变,但天地化育出来的万物则变化无穷,月异日新。
●质日代而形如一,无恒道也。
清·王夫之《思问录》天地之化育原理不变,但天地化育出来的万物则变化无穷,月异日新。
●化而载之谓之变。
《周易·系辞上传》化:渐的量变化。变:显著的根本的变化。载:载断处,中断处,就转为显著的变化。
●渐者,进也。
《易经·序卦传》渐:徐进。缓慢的量变化叫做“进”。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素问·天元纪》生:渐变。极:极端,载断处。渐变叫“化”,向对立面的转化叫“变”。
●化是渐化,变是变。
宋·朱熹《朱子语类》“化”和“变”是变化的两种不同状态。
●变要乎?日渐。
明·王廷之《慎言·御民》变化的根本是渐变。
●变,言其著;化,言其渐。
宋·张载《横渠易说·乾》著:显著的变化。渐:逐渐的变化,“变”指显著的变化
●变则化,由粗人精也;“张而载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
宋·张载《正蒙·神化》由“变”到“化”,是从粗到精的变化。由“化”到“变”是由细微到显著微也。
●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宋·蔡沈《洪范皇极·内篇》显著的根本的变化是渐变的积累;渐变的显著的根本的变化完成。
●而生者,飘飘骤是也;渐而生者,动植是也。
南朝·梁·范缜《神灭论》事物的变化有迅速的变化,如飘风骤;有渐渐的变化,如动植物的生长。
●凡物之渐,不惟月变,日变,时变,但人觉尔。
宋·朱熹《朱子语类》渐:渐变。万物量的逐渐变化,是从不止息的,只是变化不显著,人们察觉不到罢了。
●世变有渐,著寒署然,非寒而突署,署而突寒也。
明·王廷相《雅述上》渐:逐渐,渐变。突:突然,瞬间。事物的变化是以渐变的形式实现的,比如寒署的交替,是由渐到著,而不是突然过渡。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第23章狂风刮不到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天。比喻突变不会持久,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渐变。
●江河之溢,不过三日。飘风暴雨,须而毕。
汉·刘向《说苑·谈丛》溢:水涨。须:片刻。突变是短暂的。
●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变为朗月晴空。
明·洪自诚《菜根谭》霁(jì):雨、雪停止,天放睛。倏:忽然。比喻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突然转化。


IP属地:河北1楼2013-07-03 21: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