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构形解义吧 关注:12贴子:15
  • 0回复贴,共1

格物•致知 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大学》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接触事物。接触事物然后才能获得知识。这是唯物主义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在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唯心主义的解释是:穷究心中固有的道理而获得知识,属一种内省的功夫。
●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 认识能力是人所固有,但不求则得不到认识;求知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故此说,求知在于穷究事物。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每一件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这须要我们把它的规律彻底地探究出来。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今日探究一件事理,明日又探究一件事理,积累多了,就能超脱局限,有所贯通。
●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认识一物的道理,就可推知万物的道理。
●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外之道也。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物与人同一原理,懂得那个也就懂得这个,内外之道是相合的。
●物不必谓事物然后谓之物也,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但理会得多,相次自然害然有觉处。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语录》要究物穷理,不必限于外界事物,从自身至于万物只要将其理领会贯通,便会依次在思想上有所突破。
●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
宋·朱熹《答或人》所谓穷究事物的原理,就是要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和为什么必然这样
●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应物。
宋·朱熹《观心说》用心穷理,既穷得事理,便能顺事理以处世。
●大学之道,虽以诚意正心为本,而必以格物致知为先。
宋·朱熹《答曹元可》要求高深的学问,其办法虽然以真心实意为根本,但必须以穷究事理知其所以为先。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万物之理都在我的心中。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物理都在人心之中,在人心外求物理就没有物理。
●君子不以须离物也。夫其若是,则知之至者,皆物格之验也。
宋·叶适《水心别集·大学》须臾:片刻。若是:如果这样。物格:与事物接触。验:效验。知之至:获得知识。只有接触事物,才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训。
●格物在致知。格物,只是至物为当。
明··吴庭翰《吉斋漫录》卷下 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目的是获得对事物的知识。要探究事物,就是要接触事物。
●格物只是至物,盖吾之知若不至物,则是空知,教人知个甚?
明·吴庭翰《吉斋漫录》卷下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至物:接触事物。不接触事物主不能获得知识。
●博取之象数,远征之古今,以求尽于理,所谓格物也。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以求穷究事物的道理,这就叫格物。
●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通过思维活动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这就是致知。
●亲下手一番,方知乐是如此,知乐者斯至矣,是谓格物而后知至。
清·颜元《四书正误》学习音乐,必须亲自动手,知道这样操作,然后达到真知乐,这就是所谓“格物而后知至”。
●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
《管子·心术上》所知:认识的客体,即“彼”。所以知“认识的主体,即“此”。修:修养。认识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不修养好认识的主体,就不能去认识客体。
●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荀子·正名》知之在人:人有认识能力。知有所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智:知训。人具有认识能力,认识与客观相符合叫做知识。
●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荀子·正名》能之在人:人有实践能力。能有所合:在实践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人有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主观符合客观,是人改造客观的才能表现。
●知无体,以物为体。
清·颜元《四书正误》卷一 体:基础,源泉。客观事物是人的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人本无心。因物为心。
宋·张载《语录》心:认识活动。有客观对象,才有人的认识活动。
●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
宋·张载《语录》感:感觉,认识。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没有客观事物,就不会有认识。
●学以自然为宗者也。
明·陈献章《遗言谌民泽》学:学问,知识。自然:客观世界。宗:本源。客观世界是知识的本源。
●明理之功以实事,不以空文,曰“致知在格物”。
清·李塨《与枢天论读书》致知:获得知识。格物:作用于事物。亲身践履,才能明理。
●迨见理于事,则已彻上彻下矣。
清·颜元《存学编》迨(dài):等到,达到。到具体事物中认识它的规律,才是彻底的认识。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有高有低,但要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知识,都要学,要问。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知识才能不是生来就有的。
●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
汉·王充《论衡·实知》含血之类:有血气的动物,指人。性知:生来就有知识。没有生来就有知识的动物。
●赤子生而幽闭之,不接习于人间,壮而出之,不辨牛马矣。
明·王廷相《石龙书院学辩》赤子:刚出生的孩子。如果把刚出生的孩子幽禁起来,到长大才放出来,那么他连牛马也不能分别。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以:当作“可”。知:认识能力。性:本能。可以知:可以被认识。理:性质。人具有认识的能力,客观事物有可知的性质。
●周万物而知。
《周易·系辞》周:普遍。人可 普遍地了解万物而获得知识。
●可视而知,可听而思,自然之义也。
宋·王安石《进字说表》人可以通过见闻而获得知识,这是自然的道理。
●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言所不通,非无义也。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义;道理。眼睛看不见,并非颜色不存在;耳朵听不到,并非声音不存在;讲不通道理,并非道理不存在。
●“不可知”只是不易见,非见之而不可识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不可知”并不是客观事物不可认识,只是不容易看见和容易认识罢了。
●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荀子·解蔽》疑:通“凝”,定。疑止:确定一个范围。遍:完全。用人的能够认识事物的本性,去求可以认识的事物的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和范围,那是一辈子也求不完的。
●事固有难明于一时而有待于后世者。
宋·欧阳修《濮议序》一时:一个时期,一代。这一代人难以认识的事物,有待于今后的人去认识。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宋·朱熹《补传》“人心”灵巧有知觉,天下事物都有其理。但理是不能穷尽的,所以人的知识也是不能穷尽的。这是讲真理的相对笥。
●天下之物无涯,吾之格也有涯,吾所知者有量,而及其致之也,不复拘于量。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涯:岸,边。格:认识能力。量:数量。拘:局限。致:掌握,认识。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认识的量也有限。但是,人们一旦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却又能打破这种界限和娄量的局限,认识更多的东西。
●天下之事,固有可思可为者,则岂可以不通其故哉?
宋·王安石《致一篇》可思:可以认识。可为:可以做。通:通达,了解。故:道理。事物是可以被认识被改造的,因此,人不可以不了解事物的道理。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心:心脏。古人不了解大脑的思维功能,以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君主:主宰者。官:器官。神明:精神活动。心脏在人身体中处于主宰地位,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地方。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
《荀子·解蔽》形:人体。思维器官(心)是人体的主宰,是精神活动的主导者。
●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找于天智以思虑。
《韩非子·解老》乘、寄、托:依靠,借助。天明:视觉器官。天聪:听觉器官。天智:思维器官。人依靠天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认识事物。
●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明·王廷相《雅述上》神:精神。本:根本。用:运用。心是精神栖息的地方;精神是知识的根本;思考是精神和知识的巧妙运用。
●思者,心之能也。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能:机能。思维是“心”的机能。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荀子·正名》征知:感知。缘:通过。心能感和外界事物。通过耳可以感知声音,通过眼可以感知形状。
●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
《荀子·正名》待:依靠。薄:读为“薄”,接触。类:指感官的对象,如目之于色,耳之于声。要产生知觉,必须靠五官同各类事物接触才行。
●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
汉·王充《论衡·实知》性知:生来就有知识。任:依靠。定:反映。情实:实际情况。人不能生来就有知识,必须依靠耳目来反映实际情况。
●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
《淮南子·原道训》神:精神。知:知觉。遇到外物精神有了反应,这是知觉的活动。
●事物之不闻见者,耳目未尝施其聪明也;事理之未知者,心未尝致思度之也。
明·王廷相《慎言·潜心》故:所以。未尝:未经,还没有。聪明:耳闻为聪,目见为明。度:推测,测度。事物之所以未被感觉被认识,是因为感官还没有去反映它,思维器官还没有去思考它。
●人谓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
宋·张载《正蒙·大心》受:接受,反映。内:主观。外:客观。合:接触,联系。人的知觉是感官对外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产生于主观和客观的接触。
●欲闭内而灭外,使不得合,则圣人不能舍此而生知觉。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如果主观不和客观联系,就汉有产生知觉。
●形也,神也,物也,三者遇而知觉乃发。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形:感觉器官。神:心理活动。物:客观事物。遇:结合。感觉器官、心理活动和客观事物三者结合起来才产生知觉和认识。
●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
明·王廷相《雅述上》物理:事物的规律。如果闭目塞听,不见不闻,那么就是智慧超群的人也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
●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如此可尽物之性。
宋·张载《语录》上穷理:探究事物的道理,泛指认识。物之性:事物的本质。渐:渐进,指过程。认识也有个过程,感性材料积团党累多了,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神性虽灵,必藉见闻思虑而知;积知之久,以类贯通,而上天下地,入于至细至精,而无不达矣。
明·王廷相《雅述上》神性:认识能力。藉:凭借。以类贯通:进行类推而由经知彼。要凭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来获得知识。感性材料积累多了,加以思考推理,就能由浅入深,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赵充国传》亲眼看一次好过听百次。
●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后汉书·马援列传》亲眼看见优于听来的,见实的优于见虚的。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资治通鉴·唐纪》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
●传闻何可尽信。
宋·欧阳修《春秋论》听来的东西不中以完全相信。
●耳闻是虚,眼见是实。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9回看见的比听到的要真实。
●视听之明,可以摄物,心知之量,可以受物。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摄:反映。受:接受。耳目可以反映外物,而“心”则接受反映而形成知觉和知识。
●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
清·戴震《原善》通:了解,认识。则:规律。感觉器官接触交战物,而“心”可以认识事物的规律。
●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墨子·经上》靠耳闻得到的感性材料,要经过思维的作用才能明白事理。
●耳能辨天下之声,目能辨天下之色,鼻能辨天下之臭,口能辨天下之味,心能通天下之理义。
清·戴震《原善》人的感官能辨别声色味臭,而思维则能通达事物的规律。
●离娄之明,不能察帷薄之内,师旷之聪,不能闻百里之外。
汉·王充《论衡·书虚》离娄:古代传说中的善视者,百步之内能见秋毫之末。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目盲,辩音能力甚强。比喻感官的局限性。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皆心所翕辟之牖也。合故相知。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合:接触。翕辟:合、开。牖(yǒu):窗户。与外物接触的耳目等感官,是思维活动的门户。接触我物才有知。
●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事物来乎前,虽以圣人当之,不审察不足以尽其实也。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剖析:分析。微:细微。审察:推究考察。尽:了解。实:实际情况。事物的道理必须加以精细的分析才能认识。不作一翻推究考察,虽“圣人”也不能了解事物的实际情况。
●理之所在谓之心,故非存心无以穷理。
明·罗饮顺《困知录》只有发挥思维的作用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
●耳目之知不足以尽道。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只靠感官接触外物,还不足孤孤独的行路者解事物的规律。
●耳目受物,而心治物。
清·王夫之《庄子通·人间世》受:接受,反映。治;治理。感官反映外物而获得感性知识,“心”官治理外物而认识理物的规律。
●我心治,官乃治。
《管子》内业思维得到锻炼,就能更好发挥感觉的作用。
●无心而心不辨色,无耳而心不知声,地手足而心无能使。一官失用,而心之灵废矣。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顾命》瞎子不辨颜色,聋子不知声音,没有手足就不能去接触事物。一个感觉器官失效,思维活动就受到损害。
●如无闻见,则无所状。
汉·王充《论衡》状:描述。如果没有听见或闻见,那么也就没有可描述的孤孤独的行路者。
●人于所未见未闻者,不能生其心。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离开客观事物,就不会有认识。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客观世界,不依的主观世界认识如何而存亡。
●非致知则物无所裁,而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智以入邪。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裁:取舍,判断。玩物丧志:沉迷于有害无益的事情。荡:放荡。没有思维的作用,格物就因不懂得取舍而流于玩物丧志;致知而不以格物为基础,思相民就会飘荡入邪。
●役于形而不以神用,则物有所不通,而应之失其理。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拘:局限。役:支配。应:反映。只听感官支配而发挥思维的作用,不但不能真正认识事物,而且感官的反映也不准确。
●致知之功,则惟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向辅之。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格物:感性认识阶段。在感性认识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以理性思维为辅。
●恃聪明闻见,而不存神以体实理,-----必成乎妄也。
清·王夫之《正蒙注·乾称下》恃:依靠。聪明:耳目对外物的反映,即感性知识。存神,发挥思维的作用。体;体察,求索。妄:错谬。仅凭耳目的闻见而不发挥思维的作用以体察客观实际的道理,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错谬。
●形为神用则灵,神为形制则妄。
清·王夫之《正蒙注·神化》形:感觉。神:思维。感觉受思维的指导,认识就正确。思维受感觉的支配,认识就错谬。
●一举念而千里之境事现于俄顷,速于风雷。
清·王夫之《正蒙注·诚明》俄顷:一瞬间。思维能把千里之外的事物映象重现出来,比风雷还迅速。
●耳目口鼻之官,臣道也;心之官,君道也;臣效其能,而君正其可否。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正:辨别。可否:是非,正误。思维器官(“心官”)和感觉器官之间的关系可比喻为君臣关系,感觉器官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思领带顺官则辨别感觉器官对外物的反映是否正确。
●多闻而择,多见而思,乃以启发其心思而归于一,又非徒恃存神而置格物穷理之学也。
清·王夫之《正蒙注·大心》多闻多见,才使心官得到启发,对感性材料加以选择和思维加工,因此夸大思维的作用而忽视感性的作用是不对的。
●以目视之,得形之精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唐·刘禹锡《天论》眼睛只看到粗大有形的东西,而思维却能认识细微的事物。
●非耳目而即合。
清·王夫之《正蒙注·大心》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只靠耳目的作用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耳目之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不善用之适以狭其心。
明·王廷相《慎言·见闻》善于利用感性材料可以增长知识,不善利用,反会受它的局限。
●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客观事物,实际情况。求:探求。是:规律。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认识其规律。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宋·朱熹《答吕子约》致知:获得知识。力行:努力实践。学问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
●学之术有二,曰致知,曰履事,兼之者上也。
明·王廷相《慎言·小宗》学术:学习的方法、途径。履:实行。履事:做事。把知和行结合起来,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学之,患不能行。
《孔子家语》患:忧虑,怕。君子有三种忧虑:未听到的道理怕听不到;已听到了怕学不到;已学到了怕做不到。
●讲求之中,力其讲求之事,则亦有行矣;应接之际,不废审虑之功,则亦有知矣。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讲求:研究。力:坚持。应接:做,实行。审虑:思考。在认识、研究问题时,能坚持正确意见,就是一种实行,在实行中,认真思考,就是一种认识过程。
●知行始终不相离,存心亦有知行,致知亦有知行。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知和行是不能分离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之:指事物的道理,规律。对事物的道理,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追问,谨慎地思考,明白的分析,切实地实行。
●行之笃,则凡所学问思辨而得之者,又皆必践于实而不为空言矣。
宋·朱熹《中庸·章句注》学、在识才不致成为空洞的理论。问、思、辨:认识活动。笃:忠实,认真。践于实:付诸行动。认真去实践,所学业到的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未尝:不能。必:必然。离开行必然不能获得真知。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礼记·中庸》力行:努力实行。仁:品德高尚。爱好学习主接近于有知识孤孤独的行路者,努力实行就接爱于有高尚的品德了
●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
《韩非子·八说》务:从事于,致力于。易:改变。无易之事:不可改变的事。圣人不去追求那些挑不出毛病的空话,而致力于那些非做不可的事情。


IP属地:河北1楼2013-07-02 17: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