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18,584贴子:70,931,916

【佳茗流芳】中国泡茶道之礼仪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人儿镇楼


1楼2013-06-21 13:51回复
    礼仪篇:
    泡茶礼仪推荐:
    主客都做椅子时:
    茶道开始和结束时,主客各长揖
    入座后,敬茶时用伸掌礼对答
    谈话前后,表示尊敬行拱手礼
    正坐时:
    茶道开始和结束时,主客互行拜礼。若主客地位平等,男子行空手礼,女子行肃拜礼。若地位不平等,即有长晚辈之分时,晚辈应酌情加重礼节。
    奉茶时主客用伸掌礼对答。
    谈话时,可以采用汉礼中的拱手礼,也可采用日本茶道中的跪式鞠躬礼。


    2楼2013-06-21 13:58
    收起回复
      附:礼仪解释
      坐姿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可能会因作在边沿使椅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舌抵下腭,鼻尖对肚脐;女性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搭右手,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如果是坐沙发上,由于沙发离地较低,端坐使人不适,则女性可两腿并拢偏向一侧斜伸,双手仍搭在两腿中间;男性可将双手搭在扶手上,双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可抖动,且双脚下垂,,不可将以腿横搁在另一腿上.


      3楼2013-06-21 13:59
      收起回复
        青茶专题
        将红茶和绿茶的制法结合,具有红茶和绿茶共同的优点。同时青茶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花果香。另外,与红茶和绿茶要求采摘嫩叶不同的是,乌龙茶要求鲜叶原料有一定的成熟度,采摘俗称“开面采”。
        基本工序:
        采摘鲜叶-晒青-晾青-做青(摇青)-揉捻-焙干
        分类:
        闽北乌龙茶 产于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带
        闽南乌龙茶 产于福建南部,以安溪县最多
        广东乌龙茶 主要产于汕头地区的潮安、饶平、陆丰等县
        台湾乌龙茶 分“乌龙”和“包种”两类,“乌龙”凋萎做青程度较重,汤色金黄明亮,香气浓郁,带果香,滋味醇厚润滑。“包种”凋萎做青程度较轻,干茶色泽墨绿油润,汤色黄亮,香气清新持久,有天然花香,较靠近绿茶。


        6楼2013-06-21 14:00
        收起回复
          乌龙茶名品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等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水仙,凤凰单枞,饶平色种等
          台湾乌龙:
          “乌龙”:洞顶乌龙,台湾铁观音,白毫无龙等
          “包种”:文山包种等


          7楼2013-06-21 14:00
          回复
            代表:铁观音
            概况:铁观音茶叶因茶树名称而得名。铁观音原产于安溪县西部的“内安溪”。这群山环抱,峰峦起伏,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土壤深厚,适宜茶树生长。
            安溪铁观音的品质,远非一般乌龙茶能比拟,它的外形紧结卷曲,叶质肥厚重实。香气悠长,有如空谷幽兰,灵妙鲜爽,清高隽永,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它的滋味十分浓郁醇厚,但浓而不涩,郁而不腻,余味回甘,饮后齿颊留香。这种香气成为“圣妙香”,滋味称为“天真味”。名茶鉴评家认为只有铁观音才有这种天真味和圣妙香,所以称为“音韵”,意思是说只有铁观音才有这种独特的“音韵”。
            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下旬-5月上旬)为春茶;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为夏茶;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8月下旬)为暑茶;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为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好。秋茶次之,但秋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


            8楼2013-06-21 14:00
            收起回复
              鉴别及贮藏
              铁观音品质鉴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必须通过长期实践、摸索,才能掌握其要领。安溪著名老茶师和老茶农只要稍一观形闻香即可鉴评出铁观音的优劣。技艺高者能品断该茶是产于何乡、何村、几年生的茶树,有的甚至还能品味出自哪位茶师之手。
              目前铁观音品质鉴评还是以感官鉴评为主。感官鉴评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铁观音的外形和内质进行鉴评。鉴评方法分为“干看外形”和“湿评内质”两个步骤。“干看外形”包括条索、色泽两个因素,“湿评内质”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四个因素,简称为铁观音鉴评“六大因素”。其鉴评原则是一内质为主,兼顾外形。如果按分数来衡量,具体为:
              1. 看条索。先用手抓一把,掂一掂,权衡身骨轻重,再看条索形状,然后细看茶叶匀整度,最后挤压一下茶叶。深吸1-2次,嗅干茶的香气。凡外形肥壮、圆实、沉重、匀整者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2. 观色泽。铁观音色泽通常有正常色、特殊色、缺点色。通过观色泽可以看出鲜叶的老嫩、做青的好坏、发酵程度的轻重等。色泽乌油润、砂绿明显、红点鲜艳、品种特征明显、干茶香气清纯者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3. 嗅香气。香气是铁观音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嗅香气是指铁观音经沸水冲泡后,反复嗅其香气,一般用热嗅、温嗅和冷嗅相结合。嗅香气主要是嗅其香型、浓淡、持久性,及是否有异味等。凡品种香气突出,香气清高、馥郁、悠长者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4. 尝滋味。用茶汤匙取适量(4-5毫升)的茶汤(温度45-55摄氏度)入嘴,通过舌头在口腔里做吮吸打转滚动,并发出“咂咂”的声音,使口腔各部位的味蕾细胞做出综合滋味感应,品尝滋味的浓淡、爽涩、甘苦、鲜滞等。凡滋味甘鲜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富有“观音韵”的特征者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5. 视汤色。视茶汤的颜色深浅、浓淡、清浊及沉淀物等。凡汤色金黄、清澈、明亮者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6. 评叶底。所谓叶底,是经沸水冲泡过的茶叶,俗称“茶渣”。评叶底是铁观音鉴评的特殊步骤,因为它可全面分析铁观音的品质。通过嗅余香、看叶底、洗茶渣三个步骤,直观透彻地评出茶叶余香的浓淡、长短、后劲和鲜叶的老嫩度、匀整度、发酵程度,以及制茶中存在的优缺点。凡叶底肥厚软亮,呈“绸缎面”、“青蒂绿腹红镶边”明显者为上品,反之为次品。
              铁观音贮藏:铁观音贮藏主要是根据其品质特点在贮藏中起化学变化的诸因素决定的。在铁观音贮藏中起化学变化而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异味等。因此,无论采用什么场所、容器、材料贮藏,都必须具备低温、避光、干燥、密封、无异味等条件。
              安溪铁观音分为毛茶贮藏和精茶贮藏两种。家庭贮藏一般为精茶贮藏。一般采用各种小包装置于冰柜、冰箱贮藏。采用铝塑复合袋进行真空包装的小包装铁观音,放在冰箱里贮藏,可达到一年不变质,从而保持住原本的新鲜度。


              9楼2013-06-21 14:01
              收起回复
                表演茶艺 (注:此处茶艺仅供初学者参考,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茶叶泡茶方法和冲泡时间都大相径庭,最恰当的冲泡方法应该是经过多次实践后总结得到的,这里提供的泡茶方法和泡茶时间只可保证泡出茶叶的基本品质来)
                传说中的“烹茶四宝”
                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风炉,有陶制的、有白铁皮的。
                玉书碨——扁平陶薄的烧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
                孟臣罐——江苏宜兴产的紫砂壶,容水量约50毫升。
                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只,每只容量5毫升。
                安溪乌龙茶茶道(共18道工序)
                1. 山泉初沸
                2. 孟臣沐淋
                3. 乌龙入宫
                4. 悬壶高冲
                5. 春风拂面
                6. 孟臣重淋
                7. 若琛出浴
                8. 玉液回壶
                9. 关公巡城
                10. 韩信点兵
                11. 三龙护鼎
                12. 鉴赏汤色
                13. 喜嗅幽香
                14. 初品奇茗
                15. 再斟玉液
                16. 品啜甘霖
                17. 三斟石乳
                18. 领悟韵味
                基本理念:
                纯——是茶艺之本。展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纯净。
                雅——即茶艺之韵。呈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站茶艺之神韵。
                礼——为茶艺之德。意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和——乃茶艺之道。创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步骤:
                神入茶境——表演者在沏茶前应以清水净手,端正仪容,以平静、愉悦的心情进入茶境,备好茶具,聆听中国传统音乐来帮助自己安静心灵。
                展示茶具——此处选用白瓷茶具以显美观
                烹煮泉水——冲泡铁观音,烹煮的水温需达到100摄氏度,这样最能体现铁观音的香韵
                沐霖瓯杯——即热壶烫杯。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样不但能提升瓯杯温度,而且清洁卫生
                观音入宫——将茶叶从茶荷拨入茶盏,美其名曰“观音入宫”
                悬壶高冲——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春风拂面——提起瓯盖,轻轻在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起,再提起水壶把瓯盖冲干净,称“春风拂面”(自己泡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冲)
                瓯里蕴香——茶叶下瓯冲泡,需等待一至两分钟,才能充分地释放出独特的香和韵。冲泡时间太短,色香味发挥不出来,冲泡时间太久会“熟汤失味”。
                三龙互鼎——斟茶时,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夹住瓯盖的边沿,食指按住瓯的顶端,提起盖瓯,把茶水倒出。三个指称为三条龙,盖瓯称为鼎,称“三龙互鼎”。
                行云流水——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防止瓯外的水滴入杯中
                观音出海——“观音出海”在民间称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一次巡回均匀地斟入各杯中,斟时应低行。
                点水流香——“点水流香”在民间俗称“韩信点兵”,就是斟茶斟到最后,把瓯底最浓的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地滴到各杯中,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敬奉香茗——向友人敬茶
                鉴赏汤色——品饮铁观音,首先要观其颜色,就是观赏茶汤的颜色。名优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细闻幽香——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桂花香,清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品啜甘霖——品啜铁观音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当呷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送入喉中,顿时会觉得满口生津,齿颊留香,六根开窍清风生。
                建议泡茶时间:
                第一开:1分
                第二开:20秒
                第三开:45秒
                第四开:1分20秒
                第五开:2分20秒


                10楼2013-06-21 14:01
                回复
                  制作工序
                  采摘——摊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投料(以后为精制工艺)——筛分——风选——拣剔——打堆——烘焙——摊晾——匀堆——装箱——包装
                  铁观音的传说
                  一. 相传,清乾隆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的老茶农魏荫(1702-1774),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暮必在观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数十年不变。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他细加观察:茶树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异于它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已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茶树经数年的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于是魏荫便适时采制果然查质特异,香韵非凡。他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嘉宾临门,才取出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的问:这是何好茶?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的经过告诉了了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岩石中发现,岩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听后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 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有位仕人叫王士让,清康熙二十六年(1867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车,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卒任上。王士让平生喜欢收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家,访亲问友,亲朋们经常聚集于南轩旁。一日,王士让见层石荒岩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在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压枝繁殖。这株茶树枝叶繁茂,圆叶红心,采制成品后,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诏赴京,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以此茶馈赠。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转献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尧阳茶史。王士让如实禀告此茶发现始末。乾隆细察、掂量此茶,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


                  11楼2013-06-21 14:02
                  回复
                    铁观音文化
                    虞愚
                    舌根公德助讴吟,碧乳浮香底处寻。
                    尽有茶经夸博物,何如共享铁观音。
                    七律
                    云蒸蝉翼已轻扬,飘入庄园溢馥芳。
                    雅座高吟逢胜友,清茶细品拦春光。
                    流香雀舌延诗梦,烹雪龙涎洗俗肠。
                    浪漫情怀常涌动,甘霖汩汩化新章。
                    烹来勺水浅杯斟,尽不余香舌本寻。
                    起碗漫夸能畅饮,可曾品过铁观音?
                    款款有致入仙境,纤纤玉手沏香茗。
                    有君寻得观音韵,色香味形有神功。
                    一瓯韵好赢天价,万壑雾萦炳地灵。
                    天价地灵双璧合,茶都山水胜丹青。
                    梦境成真数载亲情金不换
                    蓬莱话旧一杯浓意铁观音
                    水汲安溪香色长凝云雾质
                    经传陆羽风流独揽铁观音
                    乌龙出海观音坐镇众贾度慈航士女骈阗多气派
                    韩信点兵关羽巡城群儒排笔阵茶文并举更风流
                    生活茶艺
                    洗杯——白鹤沐淋。用开水洗净茶杯,并提高茶杯温度
                    落茶——观音入宫。投茶在安溪称为落茶,一般为7-10克
                    冲茶——高山流水。把开水壶提高向杯中注入开水。冲茶时最好能使茶叶随开水在杯中旋转
                    刮沫——春风拂面。用杯盖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闻香——荷塘闻香。闻瓯盖上的香气
                    品饮——品啜甘露。
                    (注:若要分茶,则在挂沫之后加上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两道工序)


                    12楼2013-06-21 14:02
                    收起回复
                      鲜叶经过杀青,破坏了茎叶内源酶活性,抑制了茶多酚的氧化反应和叶绿素被过多破坏,使制成的绿茶呈现出绿茶特有的绿色茶汤、清香爽口的特点。由于酶活性被破坏,茶多酚被更多保留了下来,同时维生素C也较少被破坏,因此绿茶的保健效果可以说是六大茶类中最好的。
                      基本工序:
                      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14楼2013-06-21 14:03
                      回复
                        代表:龙井
                        概况
                        西湖山区种茶、产茶,至迟始于唐代。而西湖龙井山村种茶、产茶,兴于北宋。首次出现龙井提法是明代,另一说为宋代。
                        杭州西湖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时,被人称为“茶圣”,祀为“茶神”,誉为“茶仙”的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称,钱塘(今杭州)的天竺、灵隐二寺已产茶,但二寺种茶产茶始于何时。陆羽未曾提及。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这是清代康熙皇帝赐的名。它位于杭州西湖西侧灵隐山麓,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灵隐产茶,陆羽的《茶经》中已有记载,表明西湖灵隐最迟在唐时已经产茶了。但苏轼知杭州时,根据考证认为灵隐一带种茶,始于南朝。如今,灵隐寺已经成了杭州游览的胜地。
                        北宋时,龙井茶已经可与北宋贡茶“龙团”等同。南宋时,宋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偏安一隅。茶叶生产有所发展。
                        东晋时,道教得到发展。道家崇尚“自然而无为”。以生为乐,追求的是长生不老。所以,道教特别注重具有祛病养生功能的茶。三国时,炼丹家、葛洪的祖父葛玄,世称“太极葛仙翁”,就于光和年间(178-183)在浙江天台山修炼,并在华顶归云洞前植茗炼丹,是处终年云蒸雾腾,露气氤氲。如今,葛岭当年炼丹时的炼丹台,炼丹井,抱朴院等遗址依然可见。葛岭宝严院垂云亭一带盛产过垂云茶之处,依然辟有茶园,种有茶树。
                        元时,西湖龙井所产的茶开始出名。
                        明代,西湖龙井已负盛名。据明代万历进士屠隆《考盘余事》记载:“龙井:不过数十亩。外此有茶,似皆不及大抵天开龙泓美泉,山灵特生佳茗,以副之耳。……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在这里,首次出现了龙井的提法。
                        清代,西湖龙井茶茶园面积迅速扩大。清初,龙井茶多指龙井山所产的茶。后来因乾隆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巡幸茶事,观采茶、炒茶做歌,使龙井茶声名远扬。此时,龙井茶已处于夺魁地位。乾隆时,西湖龙井茶产地已遍及现今的西湖乡一带。
                        现今,龙井茶已成为名茶的代名词。


                        15楼2013-06-21 14:04
                        回复
                          绿茶专题
                          鲜叶经过杀青,破坏了茎叶内源酶活性,抑制了茶多酚的氧化反应和叶绿素被过多破坏,使制成的绿茶呈现出绿茶特有的绿色茶汤、清香爽口的特点。由于酶活性被破坏,茶多酚被更多保留了下来,同时维生素C也较少被破坏,因此绿茶的保健效果可以说是六大茶类中最好的。
                          基本工序:
                          摘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按照杀青方法分类
                          蒸青绿茶:用高温蒸汽进行杀青,具有干茶,汤色,叶底三绿的特点。但香气
                          较沉闷,并带有青气,涩味较重。
                          炒青绿茶:锅炒杀青,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
                          绿明亮。
                          按照干燥方法分
                          炒青绿茶:用锅炒方式进行干燥。制成不同形状,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
                          青等。
                          烘青绿茶:采用烘焙方式进行干燥。一般原料较老的烘青茶大部分作为制花茶
                          的茶坯。
                          晒青绿茶:用日光晒干的绿茶。数量较少,主要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
                          湖北、陕西等省。同时还有一部分再加工成紧压茶销往边疆地区。
                          绿茶名品:
                          杭州的西湖龙井,安徽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江苏的洞庭
                          碧螺春,江西的庐山云雾,河南的信阳毛尖等。
                          代表:龙井
                          概况
                          西湖山区种茶、产茶,至迟始于唐代。而西湖龙井山村种茶、产茶,兴于北宋。首次出现龙井提法是明代,另一说为宋代。
                          杭州西湖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时,被人称为“茶圣”,祀为“茶神”,誉为“茶仙”的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称,钱塘(今杭州)的天竺、灵隐二寺已产茶,但二寺种茶产茶始于何时。陆羽未曾提及。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这是清代康熙皇帝赐的名。它位于杭州西湖西侧灵隐山麓,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灵隐产茶,陆羽的《茶经》中已有记载,表明西湖灵隐最迟在唐时已经产茶了。但苏轼知杭州时,根据考证认为灵隐一带种茶,始于南朝。如今,灵隐寺已经成了杭州游览的胜地。
                          北宋时,龙井茶已经可与北宋贡茶“龙团”等同。南宋时,宋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偏安一隅。茶叶生产有所发展。
                          东晋时,道教得到发展。道家崇尚“自然而无为”。以生为乐,追求的是长生不老。所以,道教特别注重具有祛病养生功能的茶。三国时,炼丹家、葛洪的祖父葛玄,世称“太极葛仙翁”,就于光和年间(178-183)在浙江天台山修炼,并在华顶归云洞前植茗炼丹,是处终年云蒸雾腾,露气氤氲。如今,葛岭当年炼丹时的炼丹台,炼丹井,抱朴院等遗址依然可见。葛岭宝严院垂云亭一带盛产过垂云茶之处,依然辟有茶园,种有茶树。
                          元时,西湖龙井所产的茶开始出名。
                          明代,西湖龙井已负盛名。据明代万历进士屠隆《考盘余事》记载:“龙井:不过数十亩。外此有茶,似皆不及大抵天开龙泓美泉,山灵特生佳茗,以副之耳。……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在这里,首次出现了龙井的提法。
                          清代,西湖龙井茶茶园面积迅速扩大。清初,龙井茶多指龙井山所产的茶。后来因乾隆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巡幸茶事,观采茶、炒茶做歌,使龙井茶声名远扬。此时,龙井茶已处于夺魁地位。乾隆时,西湖龙井茶产地已遍及现今的西湖乡一带。
                          现今,龙井茶已成为名茶的代名词。
                          鉴别
                          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色著称。翠而绿、香而清、淡而远、醇而长是龙井茶的风味特色。有文献记载说“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进而还说“其贵如珍,不可多得。”文中对龙井的一腔真情,实是对龙井品质的真实写照。
                          龙井茶产地字号的划分,大约始于清末民初。当时,龙井茶经营商将不同产地的龙井茶外形和内质进行品评,归纳为不同字号的龙井茶出售,以致出现了龙井茶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又因为以上五个字号的龙井茶,产于濒临西湖四周的群山之中,品质更为上乘,故又有“本山龙井”之称;而与其相邻地区所产的龙井茶,则称之为“四乡龙井”。如今,已统称为西湖龙井了。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建立了西湖龙井茶标准样,将龙井茶归并为三个字号:即狮峰龙井,相当于原“狮”字号龙井和“龙”字号龙井;梅坞龙井,相当于原“云”字号龙井;西湖龙井,除狮峰龙井和梅坞龙井以外原龙井产茶区所产的龙井茶,,统称为西湖龙井。20世纪80年代以后,龙井茶又不分产和字号,对外统一称西湖龙井茶。不过,人们依然习惯于将西湖龙井按产地分为这五个字号。


                          16楼2013-06-21 14:04
                          回复
                            按照杀青方法分类
                            蒸青绿茶:用高温蒸汽进行杀青,具有干茶,汤色,叶底三绿的特点。但香气
                            较沉闷,并带有青气,涩味较重。
                            炒青绿茶:锅炒杀青,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
                            绿明亮。
                            按照干燥方法分
                            炒青绿茶:用锅炒方式进行干燥。制成不同形状,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
                            青等。
                            烘青绿茶:采用烘焙方式进行干燥。一般原料较老的烘青茶大部分作为制花茶
                            的茶坯。
                            晒青绿茶:用日光晒干的绿茶。数量较少,主要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
                            湖北、陕西等省。同时还有一部分再加工成紧压茶销往边疆地区。
                            绿茶名品:
                            杭州的西湖龙井,安徽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江苏的洞庭
                            碧螺春,江西的庐山云雾,河南的信阳毛尖等。


                            20楼2013-06-21 14:05
                            回复

                              @小白忉忉
                              @塞纳琉斯之怒
                              @文选清吏司
                              申请精品 以后会在这个帖子里陆陆续续更新花茶香片还有红茶的。


                              21楼2013-06-21 14: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