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看江湖吧 关注:63贴子:563
  • 5回复贴,共1

TOP10《水浒传》中的十大巨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写了一篇《TOP10梁山十大巨人》,原以为梁山上的高塔便代表了《水浒传》的高度,等再翻看一遍水浒,才发现“高中自有高中人,一个更比一个高”,《水浒传》中的高人原来比比皆是,梁山上的许多高塔与之相比好多都是小巫见大巫。本期的水浒TOP10,姚看江湖将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水浒传》中的那些更加高人的高人们。


1楼2013-06-10 21:47回复

    TOP10 卞祥
    身高:九尺长短
    卞祥是田虎手下右丞相太师,本是庄家出身,“他两条臂膊有水牛般气力,武艺精熟,乃是贼中上将。……北将卞祥,立马当先,头顶凤翅金盔,身挂鱼鳞银甲,九尺长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须,面方肩阔,眉竖眼圆,跨匹冲波战马,提把开山大斧。”卞祥降宋后成为宋江手下悍将,功勋卓著,最后可怜被火烧死。
    卞祥“九尺长短”的身高,可以理解为接近九尺,也可理解为九尺整,亦可理解为超过九尺。若为后两种情况,卞祥的排名将大大提前。但姚看江湖觉得《水浒传》中对于达到九尺或超过九尺都有明确的表达方式,所以“九尺长短”的表述更倾向于刚刚达到九尺这样的高度,或者是接近于九尺这样的高度,所以姑且将卞祥排在了水浒十大巨人的末尾之位。


    2楼2013-06-10 21:49
    回复

      TOP9—TOP7 玉麒麟卢俊义、董澄(并列)、孙安(并列)
      身高:九尺
      玉麒麟无须过多介绍,“有《满庭芳》词为证: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京城内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
      董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他是田虎手下陵川城守将,“身长九尺,膂力过人,使一口三十斤重泼风刀”,本身武艺不错,斗朱仝十余合,接着再斗花荣三十余合,皆不分胜负。因不听副将耿恭内外夹攻之策,盲目出击,陷入梁山大军围困之中首尾难顾,分神之际被花荣一箭毙命。过早的殒命,让这样一位高手兼高人的大将,在《水浒传》中几乎是人过无痕,实属可惜!
      孙安,是《水浒传》后期比较出色的人物,武功、人品具是一流。“孙安与乔道清同乡,他也是泾原人。生的身长九尺,腰大八围,颇知韬略,膂力过人。学得一身出色的好武艺,惯使两口镔铁剑。后来为报父仇,杀死二人,因官府追捕紧急,弃家逃走。他素与乔道清交厚,闻知乔道清在田虎手下,遂到威胜,投诉乔道清。道清荐与田虎,拒敌有功,伪受殿帅之职。”孙安降宋后,屡建奇功,最后因病暴毙而亡,宋江为他“悲悼不已”,对其感情已超过了许多梁山一般的好汉。


      3楼2013-06-10 21:50
      回复

        TOP6蒋门神
        身高:九尺来长
        以武松八尺的身高见着蒋门神也觉得是“金刚来大汉”,可想而知蒋门神身形之高。蒋门神的身高是通过金眼彪施恩之口说出的“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做蒋门神。”“九尺来长”中的“来”是个非常值得商榷的词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来”字的: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如二百来头猪。如此看来,“来”字此时的意思也就等同为“左右”、“上下”。不过从习惯用法来看,有些地方的人将“来”字单纯地理解为不足,有些地方的人只将“来”字当作超过理解,意见相左得非常厉害,看来老祖宗留下的方块字果然是奥妙无穷,让后人们为了一个字可以辨析得吐沫横飞。在这里,根据武松对蒋门神身高的惊愕,以及姚看江湖的个人理解,觉得把蒋门神的身高理解为不低于九尺,九尺冒头更合适一些,这样也比较符合蒋门神“金刚来大汉”的形象定位,也更能反衬出武松战胜强敌的不易。因此,蒋门神的身高应在九尺一二这个高度比较适宜。蒋门神不但身高体健,而且“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像施恩这样的角色吃蒋门神一顿拳脚,“两个月起不得床”。若不是遇到了打虎武松这样的猛士,其他人遇到蒋门神恐怕都是凶多吉少。更多精彩请看姚看江湖的天涯博客:姚看江湖


        4楼2013-06-10 21:51
        回复

          TOP5—TOP4 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两人身高孰高孰低,尚无法确定)
          身高:九尺以上,一丈以下(推测)
          作为梁山并列第二高度的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在水浒十大巨人中也未能进入前三甲,可想而知水浒巨人们的竞争是何等激烈。之前《TOP10梁山十大巨人》中已经介绍过,“云里金刚”是形容宋万的身材好似立地入云的金刚,而“摸着天”是比喻杜迁身材之高触手可及天际。在《水浒传》中许多好汉都普遍达到了八尺,相当一些达到了九尺,甚至一丈,以身高为绰号的宋万、杜迁怎么着也得达到九尺以上,否则绰号之逊连牛皮吹破的镇三山黄信都不如了(不熟悉青州匪患的尚且能被“镇三山”的绰号蒙住,但宋万、杜迁的身高是一目了然,做不得假的)。如果仅仅八尺冒头的身高就敢自称云里金刚、摸着天,岂不让人笑破肚皮?考虑到宋万、杜迁的唯一特点就是身高,再参考梁山及《水浒传》中其他好汉的身高,姚看江湖觉得两人的身高应是九尺以上,一丈以下的可能性较大,也比较符合施公对他们形象的定位。而他们的身高达到一丈的可能性也较低,否则书中对如此奇异的身高应有明确交待,毕竟一丈的身高代表了水浒身高的极致(连罗真人的黄巾力士也只“仿佛有一丈身材”)。


          5楼2013-06-10 21:52
          回复


            IP属地:北京7楼2013-11-23 2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