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吧 关注:332贴子:1,868
  • 24回复贴,共1

蒙后省略主语,这句为什么是错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网上找到的,说是病句:
“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请教大家,为什么后一句的定语“我们”,不能作前一句的主语?
蒙后省略的概念,是这样讲的,“某一句子成份在句子后边出现,前边即使不出现也不会出现异义,就可以省略。这叫作蒙后省略”。


IP属地:云南1楼2013-04-26 08:16回复
    吧里人真少,真心求教。


    IP属地:云南2楼2013-04-26 08:20
    回复
      “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确是病句。
      前半句看似前置状语,但后半句看似黑板报是主语,黑板报不能有前半句的行为。应改为……我们创办了黑板报。


      3楼2013-04-28 18:14
      收起回复
        在承前省略主语中,前一句的兼语、定语、宾语,都可做后一句的主语。为什么蒙后省略主语中,只能是后一句的主语作前一句的主语,这是谁规定的?
        古代汉语中,蒙后省略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如,()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僖公三十二年
        省略的主语应是下句出现的“尔”。


        IP属地:云南4楼2013-05-27 09:01
        回复

          关键是“常用”,常这样用,常这样用不那样用,都常这样用不那样用。
          改革开放初期有过一次关于“打破大锅饭”争论。此前,把干多干少一个样(报酬相同),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不干一个样简称为“吃大锅饭”。后来实行责任制,媒体称之为“打破大锅饭”。有人反对此种提法(代表人物是著名学者叶圣陶),说是不合语法,词语搭配不当,打破的不应是“饭”,而应是“锅”。但是,硬是没反对了,此种说法一直沿用了好多年。
          在实际中,不合语法却约定成俗的例子不少。如学完习,洗完澡等等等,不胜枚举。


          5楼2013-05-27 10:23
          收起回复

            我想问的是,现代汉语语法中,是谁规定的蒙后省略句中,后一句的定语、宾语不能作前一句的主语?是哪一本理论书籍说过,是哪一个专家说过?
            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一书中说:“一个复合句的几个分句主语不同,通常是不能省掉的……但是也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的主语已经在上面一个分句里出现,不过不是那个分句的主语,那么,也能借来一用,只要不让人误会……这种生动活泼的句子是应该受欢迎的。”
            这两位老先生说的是承接省略。但我认为,蒙后省略也可以啊,只要不让人误会,这种生动活泼的句子是应该受欢迎的。


            IP属地:云南6楼2013-05-28 08:10
            收起回复

              还有,我最近只找到一个有关蒙后省略的理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一期),有个叫孙云的人,写了篇《主语蒙后省略》,他认为,后边分句的宾语、兼语、定语、补语中的词语、状语中的词语、补语中的词语,可作前边分句的主语。
              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四期),一个叫陶小东的人,写了篇《主语蒙后省略质疑》,对孙云写的《主语蒙后省略》提出质疑,他提出的质疑主要是认为孙云举的例子不恰当,举的例子大多是承前省略主语,被孙云分隔开来,作为蒙后省略主语了。但通篇并未说明,后边分句的宾语、兼语、定语等不可作前边分句的主语。
              我能力有限,只能找到为数不多的理论书籍,你能找到相关的理论书籍吗?是谁主张的,只有后边分句的主语才能作前边分句的主语?理由是什么?会产生什么误会?


              IP属地:云南7楼2013-05-28 08:10
              收起回复
                @桑之未落子于归


                IP属地:云南8楼2013-05-28 08:16
                收起回复


                  IP属地:贵州9楼2013-06-12 17:27
                  收起回复
                    12级大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2-09 2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