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害研究吧 关注:87贴子:830

批驳“打破植树的神话”一文,揭露专家误导的嘴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批驳“打破植树的神话”一文,揭露专家误导的嘴脸


1楼2013-04-01 11:42回复
    揭露专家误导的嘴脸(注:深蓝色问题为专家原文)
    周强
    1.2013年312植树节前夕,法治周末报记者发表的一篇《病态的中国式植树护林》在网络上激起了一阵风浪,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植树也可能破坏生态。
    回复:乱植树是可以破坏生态,但都是那些破专家瞎指挥的结果,只要是政府植树工程大部分是没有成功(只要请的起破专家的植树大部分不成功,如政府大部分植树工程和SEE绿色组织(没种一棵树就退出阿拉善)等,因为那些专家根本就没有实践经验,都是拍脑袋的胡说八道)!
    如果按照当地自然保护区种当地树种有破坏的吗?那些种当地树种的组织和当地牧民,没有不成功的,如云南的杨善洲,科尔沁的易解放,阿拉善牧民张学民等等无不成功!
    地球在没有人类破坏或者自然大火的破坏下,只要在有阳光的地方,森林覆盖达到90%,请问森林破坏什么生态?
    2.是的,植树不当,会造成绿色沙漠,带来更大的生态危机。
    回复:请问绿色森林好,还是黄色沙漠好?请专家回答!
    就是绿色森林全死,大不了回到黄色沙漠的状态,还能坏到哪里去?
    就像一个穷人一样,你去拼搏,你可能就成功,即使不成功,大不了还是穷人,还能穷到哪里去?如果不去拼搏,你永远是穷人!
    绿色森林能带来什么更大的生态危机?(希望专家举出事实,不要信口开河!)地球原来有90%的森林,怎么没有你说的更大的生态危机,人家反而还说云南当时是人间天堂?(要知道云南历史上森林覆盖率极高,宋以前滇西北为70%,滇南为90%),胡说八道总的有事实证据吧?


    2楼2013-04-01 11:44
    回复
      4.他指出,真正的森林,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乔木、灌木、草本,还有很多动物,是天然的、长期磨合形成的、稳定的、高贡献率的生态系统,我们目前大搞特搞的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只能算是绿色荒漠。
      回复:植树就像培养孩子一样,不是一天就让孩子成为一个天才!同样的道理,植树不是一天就让他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你连基本的人工林都没有,你怎么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就像建房子,你连钢筋水泥都没有搭好,你就大谈特谈,房间没有装修,根本不是人住的一样可笑!这个专家连起码的基本道理都不懂,就在这里大放阙词,真是白活了这么多年啊!
      5.他认为,治理环境不一定都要搞绿化,而绿化也不一定非得要种树,不适当的种树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本来的生态系统,保护好她们原有的植被。
      回复:笑话开始出现,上面他自己谈过,生态系统是乔木、灌木、草本等构成,乔木、灌木是不是都是树? 草能成为生态系统吗?
      我真的无言,专家就是这样抽自己嘴巴的!我不知道专家到底是想恢复一个什么生态系统?能不能请这个专家谈谈他的矛盾?
      绿化不种树,难道种草?
      如果沿海有水汽来,草自己就长出来了,还要你保护吗?很多地方,每年还放火烧草,第二年草还长的好好的!
      如果沿海没有水汽来,你草第二年能长出吗?难道年年种年年死,我们吃饱了撑的?
      而种树不一样,沿海种树就会把大量水汽引导到内陆,现在就是沿海大量森林破坏才导致大量沿海水汽到不了内陆才导致草原沙化越来越严重,同时沿海暴雨台风不断的根本原因!
      内陆种树就会通过冷却水和凝结水而留住空中部分水分,最起码种树的地方就不会干旱缺水,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就给我们人类提供了样板(其实早期地球的森林都是跟自然保护区一样,只不过人类破坏了地球大部分的森林,剩下一点成为我们所谓的自然保护区),我们如果还看不到,非要自作聪明来个狗屁理论,那我真的无言!
      6. 他还有一个与此相对应的著名观点,就是——地球应该是彩色的。
      回复:地球本身除了蓝色(水)和绿色(森林植被达90%以上),非要整个什么彩色,真的无言,看来专家呆空调房就会做梦---还彩色梦的地球!
      那些专家为什么不去黄色沙漠住,尝尝沙尘暴的厉害?
      为什么不去白色盐碱地和干旱地种庄稼,尝尝颗粒无收的感受?
      去那些被污染黑色的矿山和工厂污染的黑色河流喝水去?
      不去多彩的雾霾地呼吸空气?
      。。。。地球实在太多彩,彩的太可怕啊!
      请那些专家别做你的荒唐的彩色梦吧!看看云南吧,云南历史上森林覆盖率极高,宋以前滇西北为70%,滇南为90%,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缓慢下降,但清代中期之前仍然有70%左右[1],到1935年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0%(这以前云南是香格里拉(人间天堂)),本世纪50年代初的47%,70年代的24%[8]。显而易见,历史上云南旱灾的逐年增多和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明显有关,森林覆盖率越低,旱灾越多。气候干旱不是原因,是结果,因为没有植被。
      请问专家,到底喜欢绿色的天堂云南,还是喜欢多彩的地狱云南?


      4楼2013-04-01 11:45
      回复
        7.他说:“地球应该是彩色的,都变成绿色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
        (回复:专家不知道地球大陆原来90%以上的绿色,可怜啊)。
        绿色当中存在白色的荒漠,是相辅相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回复:地球绿色和白色就像人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请问专家你跟你的癌肿瘤是不是也是相辅相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干旱区有它自己存在的重大价值。干旱区是风沙源,所以也是物质源
        (回复:又一个秦大河的放屁专家,请看批秦大河的那篇文章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105164.html)。
        在干旱区,由于昼夜温差大、阳光暴晒等因素,所以岩石粉碎得较彻底,通过风沙,这些岩石中的物质就会被带到别处,作为生物生长的基础
        (回复:植物营养主要是氮磷钾以及水分和二氧化碳,而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除了水稻略含硅,请问专家什么植物需要大量硅的?需要二氧化硅做营养的?请问专家这个世上有二氧化硅化肥厂吗?)。
        干旱区也是文化的来源,人类的文化历史、宗教都是发源于干旱的地区。”
        (回复:呵呵,真是一个历史罔啊!我就不跟这样幼稚的专家谈历史,就请问如果原来是这样的干旱,这些人吃什么?(不砍森林开地能有地方种粮?难道沙漠可以种粮还是可以吃沙子?)穿什么?(沙子能穿吗?)住什么?烧什么?(取暖,煮饭那个不需要木头?)兵器马车?那个是不破坏森林的?以为原来的房子钢筋水泥?烧煤?所有人的活动都破坏了森林,那个地方能不干旱吗?
        人类破坏的一般规律: 风调雨顺的适宜环境--》人类开始进入--》开始破坏森林---》出现洪水---》接着破坏--》大暴雨大洪水----》再破坏森林---》半干旱---》为了生活更严重破坏森林---》干旱抽地下水---》完全干旱---荒漠---》生态移民---》子孙见得遗迹。
        文化来源于干旱地区,但不等于干旱地区当时就是干旱的!这完全是二码子事!
        哈哈,太可笑了,还有人认为文化来源是因为当时干旱,原来还以为古代人发达到在沙漠建城市了!!真有这个本事,还生态移民干嘛?
        又好笑,又悲哀!好笑的是这样的老师怎么当上教授的,悲哀的是我们可怜的学生!被这个老师误导的学生,找到生态工作那真是万幸!
        2013-3-29匆匆草于沈阳
        刚刚考察归来,看到这样可笑的文章,立即气的想骂人!


        5楼2013-04-01 11:49
        收起回复
          附原文:
          草木学院:打破植树的神话
          发布时间:2013-03-26 13:08 点击数:76
          2013年312植树节前夕,法治周末报记者发表的一篇《病态的中国式植树护林》在网络上激起了一阵风浪,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植树也可能破坏生态。
          是的,植树不当,会造成绿色沙漠,带来更大的生态危机。
          著名生态专家刘书润对此深有感触,多年的野外实践使他看到太多植树失败的例子,类似病虫害频发、消耗大量地下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使土壤变性等等例子数不胜数。
          他指出,真正的森林,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乔木、灌木、草本,还有很多动物,是天然的、长期磨合形成的、稳定的、高贡献率的生态系统,我们目前大搞特搞的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只能算是绿色荒漠。
          他认为,治理环境不一定都要搞绿化,而绿化也不一定非得要种树,不适当的种树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本来的生态系统,保护好她们原有的植被。
          他还有一个与此相对应的著名观点,就是——地球应该是彩色的。
          他说:“地球应该是彩色的,都变成绿色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绿色当中存在白色的荒漠,是相辅相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干旱区有它自己存在的重大价值。干旱区是风沙源,所以也是物质源。在干旱区,由于昼夜温差大、阳光暴晒等因素,所以岩石粉碎得较彻底,通过风沙,这些岩石中的物质就会被带到别处,作为生物生长的基础。干旱区也是文化的来源,人类的文化历史、宗教都是发源于干旱的地区。”
          ……
          他还有更多关于生态保护的精彩观点,3月30日,不要错过和刘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主讲人简介】
          刘书润 著名植物学家和草原生态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著有《这里的草原静悄悄》等脍炙人口的草原生态文化书籍。长期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以及保护区建设、游牧文化等领域的教学和实践工作。退休后从事自由研究、自由导游、自由写作等工作,是一位“想做导游的生态学家”。
          主 题:打破植树的神话
          时 间:2013年3月30日(周六)下 午2:00-4:00
          地 点:丰宝恒大厦4001室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1号
          主讲人:刘书润
          联系人:杨 恒 15210514932(自然大学草木学院)


          6楼2013-04-01 11:50
          回复
            局部研究一般就是研究地表物: 原始森林,大乔木,小乔木,普通树木,原始灌木,人工林,藤本植物,灌木,经济林,树下植物,草地草原,农作物,湿地,农田,江河面,湖面,海洋面,雪山,山地,荒漠,沙地,沙漠,石漠,盐碱地等等,都是地表物的一种! 而只研究过地表物一种草原的人,就敢自称什么生态学家 !
            这么多种地表物,对气候怎么影响,怎么作用都不知道,就敢大言不贱说什么打破植树的神话?我不知道这样的专家研究过多少地表物对气候的影响,就敢说种树是没用的?真是初生(或幼稚无知)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敢,真的很憨!


            7楼2013-04-28 09:58
            回复
              请问专家,到底喜欢绿色的天堂云南,还是喜欢多彩的地狱云南?
              到底喜欢绿色的天堂中国,还是喜欢多彩的地狱中国?


              8楼2013-04-28 09:59
              回复
                鸟类可怜到连建个窝都没地方,怎么繁殖后代?没有鸟类的生物链,就是原始森林一样有病虫害!
                病虫害也怪到植树,真是什么怪逻辑!!!


                9楼2013-04-28 10:00
                回复
                  所有的大陆的水都是来自于空中,包括地下水!
                  一种就是大量降雨的方式
                  一种是冷却水
                  还有一种有森林释放大量生物凝结核时的凝结水(人工降雨也是利用凝结核,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凝结核微粒,而1立方厘米水汽只需 500多个凝结核就能形成降雨)


                  10楼2013-04-28 10:00
                  回复
                    文化来源于干旱地区,但不等于干旱地区当时就是干旱的!这完全是二码子事!


                    11楼2013-04-28 10:00
                    回复
                      现在沙化严重主要原因是沿海工业化导致大量沿海森林破坏,导致沿海大量沿海水汽无法输送到内陆造成,其次是当地没有森林造成(只要有茂盛森林的当地就没有干旱缺水的)
                      那请问阁下,既然是大气候,为什么只要有茂盛森林的地方就不会干旱?我到现在也没找到一个这样的事实!阁下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但只要一破坏森林,干旱就来?难道大气候长眼睛,就跟破坏森林的过不去?
                      为什么山西右玉县森林一恢复就风调雨顺,被世界环境评为模范的适宜居住的环境,山西最适宜居住环境县?而原来却十有九日风沙天,早上出门要先把门外堵住门的沙丘搬走才能出门?大气候为什么现在对右玉不起作用了?
                      专家得狗屁理论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只能忽悠那些没脑子的,相信什么大气候!
                      赶快植树吧,再不恢复,沿海经济就是死亡经济!


                      13楼2013-04-28 10:02
                      回复
                        把浅根系的草和灌木改成深根系的树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这是我最近看的生态学书上写的 回复巫落落
                        终于找到了你的原文:

                        "1.一边是原来就有的森林,一边是人工造的林,很明显的分界是自然的林线。前面18年都感觉人造林挺成功的,但是第19年比较旱,就死了不少。
                        把浅根系的草和灌木改成深根系的树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沙地里的湿地和河流消失。这是我最近看的生态学书上写的"......
                        真相是:原始的森林地势更高,他们怎么没有引起地下水下降?要是按写这本生态学书的专家说法会引起地下水下降,那原始森林地势更高,应该他们先死才对吧?那为什么没有?是不是这个事实打了这个专家的响亮的嘴巴?
                        当然专家向来都是胡说八道的!特别是没有实践的专家没有一个不是胡说八道的!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也是缺少独立思维的,只能是人云也云!


                        14楼2013-04-28 10:02
                        回复
                          绿色不等于没有彩色! 绿色地球不等于地球是没有彩色的!
                          图片:1d815bb5c9ea15ce95cf4dc5b6003af33b87b217.jpg
                          图片:6c314710b912c8fc92bd98bbfc039245d78821b7.jpg
                          图片:http_imgloadCAJGVING.jpg
                          图片:174d90529822720e589d19887bcb0a46f31fabaf.jpg
                          黄色
                          图片:2a21033b5bb5c9eaf31f6297d539b6003bf3b314.jpg
                          图片:6_2_5a35fdf38afc694.jpg
                          红色
                          图片:4f87269759ee3d6d136e63be43166d224e4ade51.jpg
                          图片:9eb019d8bc3eb135f37353cea61ea8d3fc1f444d.jpg
                          多彩的


                          15楼2013-04-28 10:05
                          回复

                            图片:14efb319ebc4b745bb6a6a00cffc1e178b821560.jpg
                            图片:126d912397dda1441a0bc17eb2b7d0a20df48632.jpg
                            黑白世界
                            图片:九寨沟的森林现状1-1.JPG
                            青山绿水
                            图片:有森林植被的地方,水汽充足,鲜花盛开.jpg
                            世外桃源
                            太多了,我就不举例,这样的多彩世界才是美丽的世界!才是人类适宜居住的世界!


                            16楼2013-04-28 10:05
                            回复
                              说的好


                              IP属地:福建17楼2013-04-30 0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