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牛吧 关注:577贴子:1,644
  • 0回复贴,共1

“神牛”小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神牛”不是牛,也不像牛。它是一种带塑料棚的人力三轮车。带塑料棚的人力三轮车全国各地多了,唯在辽宁锦州,它叫“神牛”
上了些年纪的锦州人给我讲过“神牛”的前世今生——
“神牛”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城市交通工具,但它的命运却是一波三折。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锦州,开始出现了下岗工人。为了解决生计,这些没有什么谋生技能的工人师傅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他们选择了最适合的“蹬神牛”。蹬人力车在中国是一个有些历史的职业,最初就和骆驼祥子们一样,有固定的队伍:近郊农民和城市贫民。只是锦州的人力车名字最是响亮。一个最底层的下力气的苦行当,咋就取了个最“牛”的名字?自嘲耶?讪笑耶?
下岗职工的大量加入,使这一行从业者的结构、身份背景发生了变化。由于“响应政策号召”下岗的工人师傅积极再就业,成了“神牛”师傅,大家对他们都挺同情,他们也都还惯性地保存着踏实、规矩的本色。坐车时和蹬车师傅一打唠,听说人家是下岗的,那还好意思还价。
但是,规模的扩大导致竞争也更大了起来。既然竞争加剧,本来就自由散漫的“神牛”队伍的现状就可想而之了。
进入1990年代,锦州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路也宽了、楼也高了、车也多了、人也靓了,于是,“影响市容”这个词也被格外重视起来。长得就不体面、又乱停乱放、不守规矩的“神牛”成了最“影响市容”的代表。据说,要不是当时的市委书记张鸣岐顶着重重压力给保下来,“神牛”那时候就进博物馆了。1994年,张鸣岐同志在锦县抗洪抢险的一线牺牲。至今,锦州人还在怀念这位怀有悲悯之心、廉洁勤政、以身作则的好书记。
2000年,锦州市**局严查了一次无证经营、违章运营的“神牛”,光被扣的就800辆!可见当时这些“神牛”的状况。被呵护的“神牛”,居然如此不给呵护它的人面子!我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长期驻扎这个城市的。锦州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神牛”、“虾爬子”、“二人转”。
我有一个朋友,总是一副气壮山河的样子。有一天,我俩一起上街,他看定一辆神牛,隔着有交通岗的大十字路,抖丹田喊了一声:“神牛!”连手都没招,嘿!比神牛还牛!彼端路边的几辆“神牛”见状,不,应该是听见有上帝在召唤,连有无红灯都不管,争着就往过冲。还是最快的那个最荣幸,过来后仰着油光光一张瘦脸哑着嗓子招呼我们:“上哪儿啊?”
我没有赶上“神牛”被呵护的年代,但赶上了“神牛”被厌弃的年代。
直到现在,只有100万市区人口的锦州市,除了几条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立的大街之外,“神牛”照常毫无顾忌地穿行在街巷。闯红灯时,蹬车的和坐车的一脸泰然,旁观的和同行的熟视无睹。也许,在这样一个慢吞吞的小城的窄窄的后街;同样慢吞吞晃来晃去的“神牛”们还真是一个少不得的符号。
厌弃他们的,原来就厌弃他们;而呵护他们的,却不再呵护他们,虽然没有公开地表示厌弃,却也冷冰冰的没有了感情。当年工人师傅出身的“神牛”师傅,他们的精神面貌,早就被时代和他们的传统行风给同化了。


IP属地:广东1楼2013-03-29 05: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