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江吟吧 关注:655贴子:7,832
  • 15回复贴,共1

【总结】《越江吟》作者回复分类总结●背景设定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结】《越江吟》作者回复分类总结●背景设定篇


1楼2012-09-19 18:02回复
    《越江吟》作者回复分类总结●背景设定篇
    总结作者回复中有关小说背景和小说设定的部分。


    2楼2012-09-19 18:04
    回复
      6
      关于会不会认出的问题,举个例子,曹操那狼狈割胡须逃跑的一幕,充分说明古代的通讯是多么不发达。就算被人出来,那也基本都是靠猜,一糊弄就过去了= =+++
      再举例,唐代尹子奇叛乱,张巡决定射杀尹子奇,可惜都不认识他= =+++不得已想了个计策,把蒿草当箭,叛军十分高兴,以为城内箭已用完,向尹子奇报告,张巡因此认出了他。
      说回本文,这个在设定之初里我是有意避免的,
      1.北魏是南越属国,只是在南越看来有点不安分。赵彦与江原少年交手时,双方在打小规模拉锯战,并不是真的敌对战役,只是派点兵你来我往互相打击气焰而已,没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2.他出名完全是因为后来灭了蜀川,而北魏并未参与,蜀川的旧臣倒有可能认识。
      3.再后来,他一直在荆襄驻守,安抚蜀地是主要的,而与魏人始终只是处于对峙阶段,大的战争也是没有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2-09-19 18:12
      回复
        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所以我想与一些将领没有照过面也是正常的,即使照了面不认识也正常,打仗的时候混成一片乱砍就是了,谁认识谁啊@_@。俺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解释得通?55555我发现自己好啰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2-09-19 18:13
        回复
          16
          首先说调集军队的问题,1.此时天下割据,相互战乱不断,各国都有相当数量的常备军队,以备进攻或防守。而这一年赵国是主动进攻,军备自然更为充分,各部军队必然早就随时待命。2.(文中还没特意提到)赵国大多常备军队驻扎于蓝田大营,数量通常在十万以上,是最集中的常备驻军大营。以上2点为迅速调集军队提供了可能。
          然后通讯问题。魏军攻下函谷关已有2天,然而从开始解救弘农,摆出要攻打函谷关的姿态,已经有56天的时间。尽管凌悦截住了函谷关送往长安的信件,使得北赵没能及时救援。然而凌悦把赵军成功引出关外,这一日一夜的战斗,北赵不可能毫无察觉。只是在得到消息时函谷已经失守,一切为时已晚。
          再然后商讨对策启用司马景问题。自古失去函谷而保全关中的,只有武力彪悍的秦国,那还是在六国互相扯后腿的影响下。函谷关太太重要,也太太坚固,自古以来基本没有攻破的可能。函谷一失,对北赵不亚于晴天霹雳。不用商量,所有人都知道赵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司马景是当然人选(再世吴起,这个称号不是所有人担得起的)。再者司马景只不过被闲置而已,让他重新领兵不过是皇帝一道诏书的事,完全可以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敲定。至于商讨对敌策略,那是司马景这个主帅的事啊。
          最后介绍地理和技术问题。马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里,也就是每个时辰80里。徒步行军速度每小时可达20里,每个时辰40里。
          长安与函谷关相距大约360里,传递消息加上中途换马打尖的时间,5个时辰也够了。
          蓝田大营在长安东北方,相距约100里。蓝田与桃林相距约200里,桃林是一片山林,延伸到函谷关是120里。
          因此破关当日,斥候飞马把消息送到长安(5个时辰),然后皇帝立刻下令司马景等人进宫领旨(最多1个时辰,同时派副将向可以调兵的军营颁旨),司马景从长安赶到蓝田出示虎符(最多1个半时辰),调集军队(这个时间在1个到2个时辰之间,人数众多不可能同时出发,其余地方的军队可以延后),司马景定出对策(1-2个时辰),然后下令向桃林进发。
          第二日下午(至少要16点才叫天快黑的下午),魏军接到斥候探报,赵军距魏军2个时辰。此时司马景最少已经行军78个时辰,只算徒步行军加辎重慢些,也走了200里以上,再走2个时辰,就可能穿过桃林到函谷关外不远处。而魏军乔云是驻扎在函谷关外以西的,所以实际司马景不必走到函谷关城下就得与魏军短兵相接了。

          17
          目前还没接触到老将= =++
          他驻军扬州,别的地方将领未必都认识他,而且直接就死在那了,死的时候也太年轻了点{编者注:指赵卓}

          18
          赵济是仁宗啦
          呵呵,讽刺的谥号

          19
          嘿嘿~~除了赵彦~米人说他的名字难听啊{编者注:指江原}
          宇文灵殊他是鲜卑,所以取的是跟佛教有关的名字

          20
          其实,陈显那是一点暧昧的意思也没有
          宇文才是有点暧昧= =+++
          有一句话,叫没有距离就没有崇拜,接触了,就不那么神秘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2-09-19 18:14
          回复
            21
            ~~这背景不是南宋,除了国名和皇族的姓,是借用了古南越国,
            不是为了宋朝的赵姓一家人。
            南越国,是秦国大将赵佗自立为王建立的国家。

            22
            确实在古代很难认识对方的主将,除非你们亲自对过阵,然后又离他很近(这还不排除是冒充的情况)。
            不要以为奸细是万能的。间谍传递消息是很不容易的,为了怕人截获,往往有约定的暗号,传递的也仅是只字片语。所以描述一个人的长相是不容易清楚的(不信自己跟朋友当面描述一个陌生人的长相,看朋友下次认识不= =除非这人长的太有特点,比如独眼龙啥的)。
            还有,古代打仗,你如果有擒住主帅的打算,只要把握中军行辕的位置就可以了,
            至今我没见过一个古代战争案例,是要先确认敌方长相的。往往是打到内部以后,通过旗帜、衣服、周围护卫的反应来判断。
            这是因为战场情况复杂,敌我双方的人员流动迅速,即使在白天作战,那么多的脸在你面前,连自己阵营的人,你都很可能误伤,又怎么可能有时间辨认敌方?大家都是通过衣服和旗帜的不同来看的。

            23
            {编者注:回答小赵同志无**经验问题}
            怎么不能,怎么不能哎~~人没成亲,又没招妓= =

            24
            传位归传位,但是历史上要有哪个太子敢在老爹活着的时候跟大臣们勾三搭四,那是百分之百不想活了~~这不是明摆着盼老爹早死嘛= =++
            孝字打头,老爹是不会喜欢不孝儿的~

            25
            赵国所处的地方,就是传统的三秦之地,也叫关中(现在陕西及周围的这一大片土地),
            历史上,这曾是秦国的所在地。所以此文中,“秦”便是北赵的代称~
            就比如我们现在每个省都有简称,其实就是从古代的通俗叫法来的~
            所以江德封江原的儿子为秦王,实际上就是要敦促他打下北赵的意思~
            (江原说打下长安,因为是长安是北赵的都城,自然就指的是灭亡整个北赵~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2-09-19 18:15
            回复
              26
              {编者注:小江名声不好的缘故}
              原因之一是为他老婆那点破事~- -++
              传闻中,他是个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放过的人,谋杀亲妻,咳咳
              都传说是他杀的~~

              27
              官话,是指当时官方通行的话,相当于我们的普通话,属于汉语
              文中的国家除了特别指出的戎狄和胡羯(其实他们只能算部落)
              都是汉人政权~

              宇文是鲜卑族,但是他们属于赵国政权的臣民,所以也用通行的官话,只是自己人之间才用母语

              28
              不是蹦出来的,是小江从监狱里带回来的……
              人家是海门帮(就是海盗帮)当家的来着= =++

              29
              ~~其实除了小江,也就宇文了~~别人都是故意取笑而已{编者注:指赵彦的暧昧对象}

              30
              ~~怎么可能叫周稚= =
              稚儿只是一个乳名而已,跟正式的名字还是不能混的,何况父亲不姓周姓赵嘛
              就跟大人总是随口叫孩子宝贝一样,稚儿是家里大人随口取的昵称啦,
              那会尚是婴儿的赵彦还没有正式的名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2-09-19 18:16
              收起回复
                31
                有句话叫鸭子游水——动作在下边,有些事即使双方都心知肚明,但说透了就不好办了
                南越隐瞒越凌王失踪消息在先,有什么理由跳出来指认今日越王就是昔日凌王?等于自打嘴巴贻笑天下
                所以南越这次的哑巴亏吃定了的
                人尽皆知的秘密会给南越带来更大的震动,说穿了,则会让南越变得理直气壮,说不定还干脆摆出无赖面孔公然问罪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2-09-19 18:35
                回复
                  32
                  {编者注:解释上朝人员品级和文中语句“一江之隔,分治中国”}
                  关于上朝,不同朝代都有不同规定,朝代不一样,所限制的官员上早朝等级也不一样。
                  比如说上朝的一般都是jing齤cheng官员,外地官品级再大也不用上。再比如有些官员品级虽低,但职位重要,或者遇到重大齤shi件,就必须上朝汇报工作。再比如有些朝代规定,有些职位的官员必须每天朝见,某些职位的官员可以三天一朝见,可能会视政事多少而定。就连皇帝也不是每日举行这样大型的早朝,一般日子可以在偏殿会见某部分特定的官员,上点小朝,遇有大齤shi才召集群臣。
                  本文属于架空,又因为情节不需要,所以对上朝的规定没有明确,大家看到什么就当规定是什么罢
                  ===================================


                  12楼2012-09-19 18:38
                  回复

                    41
                    {编者注:关于赵彦毁去玉佩}
                    诏书和玉佩不是遗物,那本就不该被当做遗物。赵卓带在身边,不是将他们当做谁的遗物,而是证据,有朝一日可以辩白身份,夺回皇位的证据。当他不再要皇位,自然要毁去。他没舍得毁去玉佩,是因为这玉佩还寄托着他对南越的思念。这玉佩辗转到了赵彦手中,那只是别人利用的工具,并不是作为遗物或礼物才得以留存。
                    所以,玉佩不是父亲送给赵彦的遗物,却是父亲想毁而没有毁去的东西。
                    玉佩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过去的赵卓,过去的赵彦,也象征着他们与南越的联系。赵卓没有毁去,遭受灭顶之灾,如今终于在赵彦手中毁去,适得其所。赵彦一斩,斩断了牵扯自己命运的无形锁链,相信也是父亲的心愿。

                    42
                    抱,这个问题有深度了,一定得解说下。
                    首先假设南越北上进攻。因为北魏如今已占据淮河南岸,南越要夺的必先是淮河。淮河长江相通,南越完全可乘舟侵入淮河。北魏水军薄弱,暂时无法抗衡,会被南越乘机掠取大量物资和土地。
                    然后海上,南越可以乘海船奔袭山东,牵制梁王水军使其不能援救淮河。
                    接着淮河又有支流,支流与黄河之间只要稍作开凿就能接通,南越占领淮南之后,只要能稳住阵脚。就可以继续进攻黄河流域,直接危及北魏国都洛阳。
                    所以南越依靠强大的水军,是完全可以威胁北魏的。当初小赵先巩固荆襄,下一步打算就是要海上掠取山东。对南方政权来说,取山东占领黄河,是最好的进取北方选择。即便现在梁王归顺,这个谋划对北魏仍有相当的威胁性。小赵虽然已不在,但是他对南越军队的布置还在,继承他思想的将领也不是没有,小赵心里比谁都清楚。
                    南越水强骑弱,那是受地理条件所限,就如北魏水弱骑强一样的道理。再说这个弱强之分,只是相对而言,就如每个人都有自己长短,但交锋还未知输赢。当初北魏还不是一样在陆上被南越打得称臣。
                    第二,北魏要的不是坚守江北,它要的是统一天下。野心既大,怎么会满足于只在陆上取胜,或者把南越赶到长江那边?既要统一天下,自然要有进取之态,哪能在自己家门里面开打,消耗自己?
                    所以对北魏来说,不能一举得南越的战役,就是失败的战役。
                    而没有足够与南越抗衡的水军,北魏就只有望江兴叹。巨大的前提:连江都过不了,铁骑再强也白搭。
                    就如小赵自己说的,他看重的是外势,江原首先要稳定内势。一个谋天下,一个稳根基。而小赵一向是个谋国不谋身的人,他的谋划,更考验的是一国国君及其臣僚的气度和眼光。
                    不妨再设想一下,如果现在做皇帝的是小江,小赵或许根本不用费力气去说服谁。(泪~~~~小江你果然是贤内助么?)
                    小赵的信义说,其实都源于兵法思想,只是他谋国构想的冰山一角。也可以说是阳谋的一种。
                    (啊?什么,差点要到长评的字数了,打住打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2-09-19 18:41
                    回复
                      【《越江吟》作者回复分类总结●背景设定篇】暂时就总结到这里,以后有什么值得收藏的留言我继续贴进来,呼呼


                      17楼2012-09-19 18:44
                      回复
                        LZ强大 等放假了留着一起看~


                        IP属地:江苏18楼2012-09-23 21:52
                        收起回复
                          46
                          {编者注:回复一些关于三国的类比}
                          谢谢你的评论,不胜荣幸~~这个文不像三国多重线索,也不是以写各国兴亡为主要目的,铺排虽然不小,却主要围绕主角一线,对某些角色就自无法一视同仁,难以符合读者某些期望了。
                          历史原型方面杜长龄倒完全没有参照任何人,只是要写一个江原身边的谋士,就这么写了而已,并不觉得他有什么特殊之处,江原身边的官员其实也并不只他一人。看得出楼主比较喜欢和熟悉三国,不过三国人物也是众多,一定要找类似原型,很多人也都套的上。也许楼主是看到杜是魏国官员,才有此联想吧。
                          我是个对历史细节记不甚细的人,完全不知道岳飞还有立储之争,只能说日下无新闻,历史总在重复吧。我同样觉得历史中一心为国却结局不好的武将很多,只是岳飞最为出名,才叫人多有联想。唯有白起是我所喜爱的将领之一,司马景的战功方面可以看做有他的影子。
                          此文是架空,楼主也许不往三国或其他具体历史上套原型,反而能更顺畅地接受全文的安排。这两人在我也只是众多配角之二,也对推动情节有着自己的作用,并不觉得可有可无,也并非要将他们写得多么精彩绝伦罢了。
                          写灭南越,的确有加快进程之嫌,耽美么,美感起见,主角们就保持青春美貌好了。饶是如此,只是攻下襄阳也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前后加上也有近3年了,而北魏对南越的长期渗透,局部战斗,备战,其实已有十数年之久。自战败称臣,上下卧薪尝胆,岂无日日复仇之心?勾践十年韬光,三千越甲吞吴。我D当年发动内战到最后全面掌握政权,也只有短短三年而已嘛:P
                          至于伐越的大战略,自然是自上游始,不但伐越如此,冷兵器时代伐任何一国,都要考虑地理优势。佩服楼主对历史的熟悉,但再进一步说,不是“没想到”真是这么发展,而早知道该如此发展。并非我要与历史步调一致,不想翻新花样,实在是九州地理如此。历史事件可以架空,但军事战略上如无视客观因素,就是我的失职了。我觉得在打算写一部无视任何天然条件的逆天战争史前,这样的灭国进程应该不是秘密。连日军都打不进函谷关,打不进重庆,想想地理对战争有多重要。
                          自秦灭楚,魏晋伐蜀,乃至元金攻南宋,没有哪一个可以例外。长江天险,并非虚名。蜀汉灭,与襄阳始终掌握在曹魏手中有绝大干系。而南宋最终被灭,转折在襄阳的失守。不能说南宋灭前不知道三国的故事。
                          下游有战,全部有赖襄阳驰援,进退自如。但假若襄阳据守自保,则下游处处受制,中央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因此襄阳也是江南君主不得不极力防范的地点,对襄阳主帅的猜忌与牵制便也在情理之中。
                          北魏对取南越的布局早就开始了。越凌王镇守襄阳,既使了南越处在强力的进攻态势,也加深了朝中对自己的猜忌,这是北魏得以成功离间的第一步棋,也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失去强力统帅的襄阳,失去襄阳保障的南越,岂有不成为鱼肉之理。攻越重点,始终只在襄阳,也是为此。可以说,要不是南越失去越凌王据守襄阳,北魏绝对不敢发动全面进攻。
                          战争只是政治手段的一种,决定最终胜负的因素始终在战场之外,窃以为是不该将政治谋划与具体的战争方式割裂来看的。
                          其实赵誊要不是手段那么多,过分牵制,而是全部交给武将去折腾的话,他不会亡国那么快……成王败寇而已。如论单纯治理国家,钳制群臣,他自然是有能力的。但如果他败了,自然是因为别人更有能力。比起刘禄那个真·废柴,赵誊当然是“不那么废柴”啦~
                          楼主不要有偏见嘛,此魏赵非彼魏赵,此蜀川非彼蜀汉,没有廉颇蔺相如,更没有刘备等等,混为一谈实在冤枉。自古失去襄阳而割据四川盆地的政权是一定要被灭的,楼主节哀,秦国王族可也是赵氏呃~~I


                          24楼2013-10-10 00:12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3-10-14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