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东吧 关注:10,136贴子:63,316

【粤语学堂】与粤语有关之古诗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粵語學堂】與粵語有關之古詩詞


1楼2012-08-09 20:44回复
    「舊時王榭堂前燕」劉禹錫 的《烏衣巷》、「明月幾時有」蘇軾的《水調歌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李煜的《虞美人》……
    哩尐朗朗上口嘅古詩詞均帶有至今仍經常掛喺母語為粵語者口邊嘅詞彙「舊時、幾時、幾多」。有感於粵語蘊含嘅古語元素為當今漢語各方音之翹楚,亦知道唔少行家裏手對粵語本字研究極之深入,考本字過程中週不時引經據典,令唔少晚輩大開眼界擴展知識。本人好想蒐集多啲哩類古詩詞,以將中國經典文化及粵語文化共冶一爐,並希望不斷有更新,成為一個特色欄目,還有賴各位平時刮多啲料嚟「贈慶」,此為關鍵。


    2楼2012-08-09 20:50
    收起回复
      今日樓主本人就先「開吓齋」啦: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哩句係我哋大陸高中語文課本古文篇目《與朱元思書》中最具哲理嘅一句。
      其中「鳶」、「戾」兩字,可能一般人唔太熟悉,但如果你曉粵語,且當你聯想起「紙鳶」、「狼戾」時,係咪倍感親切呢?原來我哋不時會講到嘅詞語喺呢句詩詞搵到咗影子。
        註:
        「紙鳶」,一作「紙鷂」,就係風箏,「鳶」粵音jyun1,老鷹之義,個人認為喺「紙鳶」中「鳶」可讀作jiu2。例:放紙鳶(放風箏)。
        「狼戾」,係指橫蠻無理地發脾氣,「戾」粵音lai2。例:發狼戾(蠻不講理)、戾橫折曲(歪曲事實)、冤戾(冤枉)。
      


      3楼2012-08-09 20:52
      收起回复
        李煜《柳枝》
        「風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多謝」   
        原指慇勤問候。《漢書.趙廣漢傳》:「為我多謝問趙君。」師古曰:「多,厚也。若今人言千萬問訊矣。」也有感謝之意。如李煜〈柳枝〉詞:「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
        今粵語所言「多謝」,即取後一義,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謝謝」。


        4楼2012-08-09 20:55
        收起回复
          元稹《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
          …… 逸翮憐鴻翥,離心覺刃劖。聯遊虧片玉,洞照失明鑒。 ……
          「劖」讀caam5。例﹕畀簕劖親隻腳。
          《說文》﹕「劖,斷也。从刀毚聲。一曰剽也,釗也。鉏銜切。」
          《段注》﹕「剽﹐砭刺也。」砭﹐古時用來治病的石針。
          《廣韻》﹕「劖﹐刺也。」
          《國語辭典》﹕「劖﹐刺﹑割。唐.元稹.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逸翮憐鴻翥,離心覺刃劖。』」


          5楼2012-08-09 20:57
          收起回复
            屈原《楚辭.九歌.山鬼》﹕ ……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
            注釋﹕「言懷王時思念我,顧不肯以閒暇之日,召己謀議。」
            「得閒」


            6楼2012-08-09 20:59
            收起回复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此詩為唐寅絶筆詩,世宗嘉靖二年(1523)十二月初二,唐寅孤獨地逝世,
              但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被後世謠傳為一生衣食豐足,家中有八個靚老婆。
              「散場」........
              (今日講著咁多,散場......)


              9楼2012-08-09 21:12
              收起回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然洽聞之士,宜撮綱要,覽華而食實,棄邪而采正,極睇參差,亦學家之壯觀也。”
                2. 滿目。南朝 梁 沈約 《法王寺碑》:“回廊敞匝,復殿重起。連房極睇,周堵如雲。”
                【還睇】
                回頭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註·谷水》:“ 機 乃怪悵,還睇昨路,空野霾雲,攢木蔽日。”
                【含睇】
                含情而視。睇,微微地斜視貌。
                《楚辭·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王逸 註:“睇,微眄貌也。言山鬼之狀,體含妙容,美目盼然。”   
                清 許叔平 《裏乘·吳真人》:“ 董雙成 掩口含睇而卒歌曰:‘雲油油而果車耶?風飄飄而果馬耶?’”
                張恨水 《啼笑因緣》第五回:“看著 鳳喜 那樣含睇微笑的樣子,覺得她那嬌憨可掬的模樣兒,決不是 秀姑 那樣老老實實的樣子可比。”
                【註睇】
                凝眸斜視。 唐 溫庭筠 《詠寒宵》:“話窮猶註睇,歌罷尚持頤。”
                【盼睇】
                亦作“盻睇”。 顧盼。 唐 牛肅 《紀聞·羅州》:“﹝孔雀﹞聞管弦笙歌,必舒張翅尾,盻睇而舞,若有意焉。”
                


                13楼2012-08-09 22:28
                收起回复
                  【流睇】
                  轉目斜視。 漢 張衡 《南都賦》:“微眺流睇,蛾眉連卷。” 唐 李益 《蓮塘驛》詩:“斜光動流睇,此意難自持。” 景耀月 《長歌行》:“ 越國 女子揚妙謳,脩容流睇照雙眸。”
                  【顧睇】
                  回首傾視。 明 楊士奇 《同蔡尚遠尤文度朱仲禮楊仲舉蔡用嚴遊東山》詩:“陟降體自便,顧睇心已緬。”
                  【淹睇】
                  久顧,久戀。 南朝 宋 鮑照 《蒜山被始興王命作》 詩:“鹿苑豈淹睇? 兔園 不足留。”
                  【斜睇】
                  斜著眼看。 清 毛祥麟 《對山餘墨·石悔》:“生以媼在,不敢正視,略壹斜睇,覺其體態容華,又宛似隔溪人也。”
                  【秾睇】秾通穠
                  熟視,註目細看。 唐 沈亞之 《柘枝舞賦》:“鶩遊思之情香兮,註光波於穠睇。”
                  【曼睇】
                  含情流盼;媚視。《玉臺新詠·楊皦<詠舞>》:“顰容生翠羽,曼睇出橫波。” 吳兆宜 註:“《正字通》:曼……媚也。”
                  【遊睇】
                  目光轉動,斜視。《漢書·敘傳上》:“ 養 遊睇而猨號兮, 李 虎發而石開。” 顏師古 註:“遊睇,流眄也。”
                  【遐睇】
                  往遠處眺望之目光。 元 袁易 《遊蘇子美滄浪故園》詩:“虛徐少城隅,物色入遐睇。” 元 朱德潤 《泛太湖訪友》詩:“飛雲入遐睇,鳥道橫青岑。”
                  


                  14楼2012-08-09 22:28
                  收起回复

                    蔣志光、陳淑蘭、胡楓---《點解香港咁過癮》


                    15楼2012-08-09 22:42
                    收起回复
                      相睇,亦即相親。
                      從前,嶺南地區青年男女談婚論嫁,相睇是壹個幾乎不可或缺的過程和組成部分,是自由戀愛的雛形,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   
                      1,相睇,亦即相親。從前,嶺南地區青年男女談婚論嫁,相睇是壹個幾乎不可或缺的過程和組成部分,是自由戀愛的雛形,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   
                      2,相睇講究程序和禮儀。首先,待婚男女物色好對象後,須委托媒人互遞生辰八字,稱“合年庚”;請算命佬推算彼此並無相沖相克,方可約期相睇。   
                      3,相睇時,壹般由母親姑嬸等相陪,雙方相距數尺互相端詳。其間,青年男女須各自背向走幾步,以示四肢健全;臨別時須大聲道別,表明並非聾啞。   
                      4,相睇之後,如果雙方均感滿意,女方便會通過媒人向男方索要彩禮。雙方壹般會討價還價幾番。最後男方便會擇日“落文定”,將彩禮送到女家。   
                      5,待到迎親之日,待嫁姑娘會在閨房中泣唱“哭嫁歌”,詞意多屬感父母養育之恩、叮囑弟妹孝順等等。窗外閑漢閑婦則裝模作樣勸哭,熱鬧非常。   
                      6,最後迎親隊伍來到,成就壹段姻緣。相睇沖破了父母包辦婚姻的桎梏,給了青年男女直面婚姻的機會。時至今日,不少人的姻緣仍是通過相睇而成呢。


                      16楼2012-08-10 00:11
                      收起回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供这个,懂粤语的人都知道是那个字,解释就拜托了。


                        IP属地:广东17楼2012-08-10 02:51
                        回复
                          「左近」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夷水》:“縣東十許里至平樂村,又有石穴,出清泉,中有潛龍。每至大旱,平樂左近村居輦草穢著穴中。龍怒,須臾水出,蕩其草穢,傍側之田皆得澆灌。”
                          《南史.夷貊傳》:“後東行漲海千餘里,至自然大洲。其上有樹生火中。洲左近人剝取其皮,紡績作布,以爲手巾。”
                          白話文,明朝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這游僧也去不久,不過只在左近地方,要訪着他也不難的。”
                          


                          18楼2012-08-10 22:23
                          回复
                            (補充)
                            「睇」
                            哩個字古已有之,不過嗰時嘅意思未係而家嘅“看、望”,而係有“微微斜視”嘅意思戰國時候已經有「睇」字。
                            屈原《楚辭.九歌.懷沙》:「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或「瞽謂之不明」﹖
                            《楚辭.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說文》︰“南方人稱眄爲睇”,“眄”就係斜視嘅意思,因此“睇”都有斜視之意
                            「狼戾」
                            《戰國策·燕策》︰“夫趙王之狼戾無親,大王之所明見知也。”
                            《漢書·嚴助傳》︰“今閩越王狼戾不仁,殺其骨肉,離其親戚,所爲甚多不義。”


                            20楼2012-08-10 22:30
                            回复
                              「後生」/「後生仔」=年輕人。
                              鮑照(約415~470),南朝宋文學家。
                              《代少年時至衰老行 》﹕憶昔少年時﹐馳逐好名晨。結友多貴門﹐出入富兒鄰。綺羅艷華風﹐車馬自揚塵。歌唱青齊女﹐彈箏燕趙人。好酒多芳氣﹐肴味厭時新。今日每想念﹐此事邈無因。寄語‘後生子’﹐作樂當及春。
                              


                              21楼2012-08-10 2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