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吧 关注:1,780贴子:12,130
  • 23回复贴,共1

【致全体吧亲】文章中受到的启发,从日记谈读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安妮。我突然想起个主意,以后一楼就用不太大的安妮签名吧。



IP属地:北京1楼2012-07-29 17:44回复
    偶然,又是偶然想到,既然是安妮日记,必定和图书产生某种联系,于是就有了这一帖……


    IP属地:北京2楼2012-07-29 17:46
    回复
      读过日记的亲如果仔细回顾一下不难发现,始终伴随着安妮的不只有日记,贯穿安妮全部生活的,最重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书本呀!
      从一开始提到的《荷兰英雄故事与传奇》,《希腊罗马神马》,最后提到的《艺术史》!
      既然提到《荷兰英雄故事与传奇》,我想说现在该是很少有人在生日收到同学送的图书了吧!
      早先听说犹太人平均一年要读数百本书,亲们有木有受到启发呢?


      IP属地:北京3楼2012-07-29 18:05
      回复
        我忽然想,很多人都说安妮有写作的天赋,天赋是需要积累的吧?
        不止一次看到有评论,把犹太人的聪明归结为书本的功劳!
        你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安妮日记,给人以震憾人心的力量,不仅仅是人心,还有知识。


        IP属地:北京4楼2012-07-29 18:19
        回复
          一篇安妮的日记,一位读者写下的评论,更值得思考:
          1944年5月11日
          “下星期,我必须读完<<十字路口的巴勒斯坦>>和<<伽利略>>的第二部分。昨天我读完了传记体的<<查理五世皇帝>>的第一部分。现在,我要根据书中摘出的材料画出一份皇室世系表。然后,我得把已从各种书籍中摘下来的三页外文字,背出,写下,记在心上。第四,我的电影明星照片都混乱不堪,他们正在拼命呻唤,要求整理一新。还有,塞西厄斯,奥迪帕司,派来斯,奥费兹,杰森以及赫尔克里士都在等着我去安排他们。因为他们迥然不同的事迹交织在我的脑中,宛如一件衣服上的彩线。另外,迈伦和费笛埃司也厄虚处理解决假如他们想连成一气的话。哦,此外还要读<<圣经>>。要见到洗浴的苏姗娜不知还要多少时候?索德姆和戈莫勒的罪行又意味着什么?哦,还有许许多多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凯蒂,你看我的脑袋都快炸了!”
          —————————————————————————————————————————
          相信这段话对于“活着”的我们来说,都是一次震撼!一个15岁的女孩,呆在密室里失去自由,随时随地面临死亡的威胁,但是,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在没有考试的这段时间,学习变的单纯起来,学习的本相也慢慢显现出来。
          


          IP属地:北京5楼2012-07-29 18:25
          回复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


            IP属地:北京6楼2012-07-29 18:26
            回复
              最后一如既往发上我读的文章给各位。
              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最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因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都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份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帮他提高业务,拓展视野,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揽存在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产,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他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态度,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的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的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但我们所指的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们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引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的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成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年,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读书人是幸福人。


              IP属地:北京7楼2012-07-29 18:28
              收起回复
                我是在小学读的,抄在了笔记本,现在高中了翻出来是一种巧合,重读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IP属地:北京8楼2012-07-29 18:33
                回复
                  嗯,真的很少看到有人在网上让人好好学习……


                  9楼2012-07-29 18:46
                  收起回复
                    不是“在密室里,她为什么要读书?”而是“在密室里,所以她要读书!”
                    现在的我们比起安妮的和平岁月,要更加趋近于密室了,所以我们才要读书。相信有过体验的人都会知道,摞一大堆书籍在侧,阅读、做笔记、四处找人交流感想,然后再从书籍里面抄取书单,这个感觉有多么好!!我认为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不再会天天寂寞难耐了——这真是一种幸福!


                    11楼2012-08-12 20: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