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吧 关注:28,787贴子:2,683,802
  • 12回复贴,共1

【乐】东北各民族政权历史【申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远古时期
前400--300世纪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县龙凤山乡学田村,居住着晚期智人,从伴生的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及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看,当时这里的人们已将狩猎作为谋生的重要手段。 前300世纪在今哈尔滨市西郊阎家岗,居住着“哈尔滨人”,以狩猪作为谋取食物的手段。
前185世纪,贝加尔湖居住着阿尔泰人,属于黄种人北亚人种。他们逐渐散居,定居蒙古高原中西部的是突厥族群,定居大兴安岭西侧的是蒙古族群,定居黑龙江流域的是通古斯族群。
前90世纪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乡一带的居民主要以狩猎谋生,他们制作石器的风格,与华北地区虎头梁等遗址的同类石器相近。
前80世纪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满洲里市郊的扎赉诺尔,今呼伦湖(达赉湖)滨一带已有远古先民活动,是蒙古人种。
前70--60世纪在今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的西山一带,生活一支属于中石器时代的先民,他们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前50世纪在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铜钵庙以北一带,有以渔猎为生的先民活动,已能够制作和使用粗糙陶器,标志当时当地的物质文化已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前50--30世纪在今齐齐哈尔市昂昂溪一带,居住着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群体,主要以渔猎为生,妇女也参加狩猎活动。他们广布在嫩江平原各地,而以嫩江沿岸最为密集。
前40世纪在今密山县新开流、兴凯湖滨生活着一支以渔猎为生、以捕鱼为主的先民。其成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氏族群体。已创制出具有特色的艺术品并出现早期的灵物崇拜。他们分布在东到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的捷秋赫、布松港,北到黑龙江下游的康当、苏丘岛,西到黑龙江省的蚂蜒河流域,南抵穆棱河下游。是阿尔泰系通古斯民族。
前30世纪,在饶河县城东南小南山的居民已经能生产玉器、石器、鹿牙坠。砺石和加工石料标示着当时切割研磨技术的发达程度。有一部分人用较多时间从事玉器制作。原始居民已组成较大的部落集团,并出现了有相当权威的首领,出现了文明曙光。 前20世纪在今尚志县亚布力的蚂蜒河上游一带生活着一支以农业、狩猎、采集作为谋生手段的先民。他们所使用的石器与辽宁一带新乐文化下层及红山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明显受到了后者的影响。在今宁安县与吉林省敦化县交界处的镜泊湖地区,分布着一支从事农业和渔猎业的古代先民,从当地莺歌岭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农具和陶猪表明,那里的氏族或部落从事较为稳定的原始农业,但渔猎经济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山戎---东胡族系的一些先民们逐渐出现于今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之中,射猎和采集是他们的主要谋生手段,用兽皮制作衣服,以桦皮制作生活器皿。
楚科奇人分布在亚洲大陆东北角、雅库特人散布在西伯利亚东部北冰洋沿海一带、涅涅茨人分布在北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脉两侧、鄂温克人分布在雅库特和涅涅茨人之间。雅库特人进入北极的时间比较晚。他们住在木头房子里,使用铁器,把原来饲养马匹和牲口的传统变成饲养驯鹿。雅库特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完全处于原始共产制状态,而是具有一种近乎封建社会的首领制度。涅涅茨人纯粹靠打猎为生,到北冰洋捕杀鲸和海豹。鄂温克人在数量和地域分布上都比较小,在生活习惯上也介于雅库特人和涅涅茨人之间,既能饲养驯鹿,又是捕猎能手,依靠雅库特人供给他们铁器。以上几个民族都是黄种人。只有生活在欧洲最北端的拉普人才是真正的白种人,他们主要以养鹿为生,也兼营捕鱼、打猎和少量的农业。



1楼2012-06-29 20:34回复
    (二)先秦时期
    鉴于广大的东亚原始人已经在先前的冰期(距今7万年,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一部分黄人奔向印度恒河流域、又移向东南亚、接着占据中国南部、进而渡过长江黄河、一直到达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亚-南岛、百越(壮侗或泰老)部落,为南亚人种。另一部分黄人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形成阿尔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和黄土高原的为突厥群,游牧在河北平原为蒙古群,游牧在环渤海和朝鲜半岛的为通古斯群,均为北亚人种。
    原始汉语部族逐渐散布整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这个时期,突厥群和蒙古群(被称为戎狄)都臣服于原汉族,自动向北撤离,突厥退缩到黄土高原北部并开始迁移到蒙古高原,蒙古退缩到北京并开始迁移到大兴安岭森林,没有退缩的突厥和蒙古,与原始汉人融合,操带阿尔泰特征的汉语。一部分百越渡淮河北进,其中的三苗部落占领河南平原,其余部落与通古斯融合为新的民族(东夷),韩民族就是东夷的一支;一部分通古斯部落不甘与百越并处,逃往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演变为鄂温克、肃慎民族。通古斯民族和东夷还进一步迁到日本征服当地的南岛群成为统治阶级。
    前2249年肃慎先民派使者前往中原地区,向华夏部落大联盟的首领帝舜贡献弓矢。前2000年,山东半岛处于龙山文化时期,其农业经渤海传入肃慎。前1100年,肃慎族生活在松花江中下游、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下游一带,其中心区域为牡丹江中游。前1050年左右,周灭商,肃慎族进贡楛矢石弩。
    在西周初年,秽人(沃沮、东秽貊)在今吉林省、朝鲜咸镜道、江原道,高夷在浑江流域,良夷在今大同江中下游(即古朝鲜,乐浪夷)。沃沮有南沃沮(东沃沮)、北沃沮之分,南沃沮分布在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北沃沮主要在我国图们江流域。东秽貊是分布在今朝鲜江原道。
    殷商时,貊(东夷中通古斯血统最浓的一支)居山东半岛一带。周灭商后,为周人东进所迫,大部分向东北和北方迁徙。向北方迁徒的,分东西两路,东路迁到今河北省东北部、北京市房山县以南-山西省代县以东至海之地;西路则远徙至今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北部,后来由于戎狄及晋国的压力,他们又转徙到今河北省的南部。前4世纪中叶,燕、赵二国强盛,特别是前300年燕昭王派秦开北破东胡,居住在今河北省的大部分貊人又被迫由陆路向东北迁徙,散布在今辽河以东及吉林省西北部地区。
    迁居东北的各支貊人,原有的族称虽尚未消失,但有些部落已分崩离析,演变为各有称号的部族集团。初期出现的新称号有发、橐离。新称号的出现,还因为迁入此地后,与当地土著部落(也是通古斯族群)融合为一个共同体,旧称已不能反映这一变化后之现实。发,散居在今辉发河流域;橐离大约住在今嫩江、松花江合流处以北的松嫩平原,是秽貊族迁居东北地区最北的一支,被称为为北夷。貊人在秽人-高夷之南之西、良夷之北,其地域西起今医巫闾山、东至今清川江、南滨大海。
    东北地区的秽人-高夷-良夷、貊人(发、橐离)统称秽貊人。
    战国以后先后出现的秽貊新族称又有夫余、高句骊。夫余族乃西周古九夷之一的“凫臾”的异写。而夫余国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分属秽貊族的不同支系,统治阶级来源于橐离的贵族。被统治阶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战国以前移居第二松花江中下游以西的部落,橐离王子东明南逃至此,成了该地秽貊人首领;二是夫余国强盛后,东明自所从出的橐离部落的广大部民,也成了被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由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皆源出秽貊,故“夫余”一词既为族称,也为国号。
    高句骊族的来源,主要出自秽貊,但分属很多支系。最初的高句骊人,是“高夷”(沸流国)。前37年,朱蒙一行南奔至此建国,又加入了夫余族的贵族。朱蒙建国后东征北伐,经过其后继者5个多世纪的努力,前述的貊人(发、橐离)、秽人(沃沮、东秽貊)、部分夫余人,都为其兼并,成为高句骊族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有不少古代朝鲜人(良夷)和居于辽东一带的汉人加了进来。汉武帝在前108年破卫氏朝鲜后,以高句骊为县(今新宾县永陵镇西南),属玄菟郡。高句骊县所辖居民,是土著高句骊人。
    肃慎、秽貊、倭等通古斯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统称为东北夷,秦汉之后被称为东夷。
    


    2楼2012-06-29 20:34
    回复
      (七)女真时期
      黑水靺鞨演化为女真族,完颜阿骨打1115年在阿城建立金帝国。猛安(千户)谋克(万户)是金朝本土上京路的社会组织形式,金初有六十万人口。 1183年,女真猛安谋克及都宗室将军司,共六十一万多户,四百八十一万多口。其中,迁居中原地区的二百万人,徙住今内蒙古一带的四十余万人,留居东北地区的二百多万人。居今内蒙古的四十万女真人,较早归附蒙古统治,有相当一部分加入了蒙古族;另一些女真人跟随蒙古大军分散到南方各省。
      1193年,留居东北的二百万女真人,居上京、蒲与、速频、易懒、胡里改等路的猛安谋克民户一百万人;其余一百万人,分布在辽河、鸭绿江流域。居上京等地的一百万女真人,除在蒙古兵征讨东夏国时,有小部分死于战乱外,余皆成了元开元路、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下的女真人。居住辽河、鸭绿江流域的一百余万女真人,1216年蒲鲜万奴叛蒙古东迁女真故地时,带去数十万人,除战乱中少数死亡外,后也大多成了开元路、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下的女真人。辽河一带剩下的数十万女真人,在元代还以女真名称活动,其中有少数被迁移到扬州、淮南屯田。东北一百多万女真人在元代仍保持女真旧俗,到了明代,被称之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
      (八)元朝时期
      1235年元朝设开元(今东宁县)、南京(延吉市)两万户府后接着在其它女真人居住区设立许多路、府、所,管理诸支女真人。1286年,元改辽东路总管府为开元路,女真人皆被纳入开元路。在辽阳、沈阳等路相继成立后,开元路只管辖今辽宁省铁岭市北的女真人,南部的女真人由沈阳、辽阳等路分别统领。
      1312年元朝将开元路东北部地区划设水达达路,与开元路同属辽阳行省管辖。此后,开元路(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市)管理的女真人,只是居住在咸平府(治所在今辽宁省开原县)、合兰府(府治在今朝鲜咸兴城)、恤品路(今绥芬河地区,后废)及奚关总管府(治所在今吉林省珲春县)等地区的。今松花江大曲折处至兴凯湖一线以北直到黑龙江入海口这一广阔地域的女真人,统由水达达路管理。
      水达达路是元代女真的主要分布地区,元朝在其境内设立了5个军民万户府和水达达、肇州2个屯田万户府外,在黑龙江口奴儿干地方设有征东元帅府(府治在阿姆贡河对岸的特林);在黑龙江下游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治所在阿纽依河与黑龙江汇合处的哈儿分);在今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速古儿(乌苏里江古名)千户所;在今俄罗斯境内滨海地区置有鲸海(今日本海)、木答哈、牙兰千户所。
      元朝设立脱斡怜、胡里改、斡朵怜、桃温、孛苦江5个军民万户府管理在水达达女真人。桃温,即今松花江下游西岸支流汤旺河,治所在汤原县;胡里改,即今牡丹江,治所在依兰县;斡朵怜,治所在今松花江东、牡丹江西岸的马大屯;脱斡怜,即今洮儿河,府治在今桦川县;孛苦江,府治在今齐齐哈尔。
      元朝设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管理吾者野人-乞列迷女真人。乞列迷,为黑水靺鞨郡利部后裔,与吾者野人杂居同一地区。元末明初有不少吾者野人-乞列迷女真人南迁到三江地区,但仍有不少人留居故地,直到清末还有四五千称“济勒弥”的住在黑龙江口上溯300余公里的沿江地区。骨嵬,是元人对居住骨嵬岛(今库页岛)居民的称呼,在唐代为黑水靺鞨16部之一的窟说部。
      元辽阳行省管辖下的女真人,以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在东抵日本海,西至辽河及嫩江一线,南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北部,北暨黑龙江下游流域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总人数200万左右。在金末战乱中辽东地区的猛安谋克户,被东真国主蒲鲜万奴迁到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至今绥芬河一带地区,辽东地区的女真人大为减少,又与汉和高丽人错居杂处,故元代女真人的主要聚居地,是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中下游一带。
      


      9楼2012-06-29 20:51
      收起回复
        (十)满族时期
        1562年蒙古大汗土蛮勾结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掠抚顺,击杀明副总兵黑春。1575年海西左都督、哈达部贝勒王台,斩杀王杲献给明朝,从此,王台势强,叶赫、辉发、乌拉、建州皆归其管辖,领地近千里。1583年,明军征讨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子阿台,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后裔觉昌安和儿子塔克世在明军征讨女真叛乱中担任向导,不幸被明军误杀。明廷任命塔克世儿子努尔哈赤继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表示抚慰。努尔哈赤以为父祖复仇为名,以遗甲13副起兵攻打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尼堪外兰逃至齐齐哈尔。努尔哈赤逐渐将分散的建州女真各部统一。
        此时,辽东西部的蒙古骑兵连年大犯辽沈地区,明廷将蒙古部落视为防范的主要对象,而对羽翼未丰的女真部落放松了警惕。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廷急调辽东明军援朝,这也牵制了明廷的精力。 1599年-1619年努尔哈赤统一人多势众、地域广阔、经济发达的海西女真。
        努尔哈赤开始对东海女真用兵。 1598年出征安褚拉库路(松花江上游二道河),尽招徕其居民。1607年瓦尔喀部(在今图们江下游及沿海地方)归附努尔哈赤。又占有了赫席黑(今敦化一带)、俄谟惠苏鲁(今张广才岭东北鄂木索)、佛讷赫托克索(今宁古塔西南)3路地方,俘掠2000人而还。1609年努尔哈赤攻克滹野路(即瑚叶,以瑚叶河而得名,在兴凯湖东侧,注入乌苏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的刀毕河),取2000户而还。1610年努尔哈招抚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今海林县旧街古城村)、尼马察4路,回师途中,攻取雅兰路,俘其万余人而还。1611年努尔哈赤子阿巴泰夺取乌尔古宸、木伦(又作木冷,以穆棱河而得名)两路。虎尔哈部归附后金,努尔哈赤派兵尽数收抚其遗民。
        1614年征锡林路,俘人畜1000而还。1615年攻额黑库伦(即格里库路,今俄罗斯纳赫塔赫河),攻占顾纳喀库伦城,俘获万人,编户口500班师。 1616年努尔哈赤侍卫扈尔汉征萨哈连部(在黑龙江中游龘),行至兀尔简河(今鹤岗市伏尔基河),招降其各处首领,取河南、河北共36寨;然后扈尔汉在黑龙江、松花江合流处渡黑龙江,萨哈连部归附后金。扈尔汉等又招服使犬路(即音达挥塔库喇喇,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合流处,所居费雅喀、赫哲两部来往行猎均用犬,故名使犬路)、诺洛路(挠力河)、石拉忻路(今七星河)3路。不久,黑龙江中游北部的萨哈尔察部也归附后金。1617年努尔哈赤攻取东部沿海地区散居的诸部落,渡过鞑靼海峡攻取库页岛上负险不服的部落。
        科尔沁蒙古是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明朝中叶,科尔沁部析产分牧为四部。1624年蒙古族科尔沁台吉奥巴、杜尔伯特酋长阿都齐(奥巴之叔)、扎赉特酋长蒙衮(奥巴之叔)、郭尔罗斯部长布木巴(奥巴从弟)归属后金。
        皇太极实行招抚政策,使黑龙江上游两岸的鄂温克、鄂伦春纷纷归附。居住在精奇里江畔多科屯的达斡尔首领巴尔达奇率众归附。清军到达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招服了当地的使鹿部。1640年清军至忽麻里河(呼玛尔河),攻占雅克萨(今阿尔巴金诺)、兀库尔(今乌库尔河与黑龙江合流处)2城,攻占挂刺尔屯,收复果博尔等7屯,博穆博果尔遁去。1641年博穆博果尔在齐洛台(今赤塔)被清兵捉获。至此,今黑龙江上游两岸到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地已归属清朝管辖。
        1640年,鄂温克族共分三支: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沿岸的使鹿(驯鹿)鄂温克人,共12个大氏族,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他们于18世纪初迁入额尔古纳河畔,后被称为“雅库特”;第二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喀河一带的使用马的鄂温克人,被称为“纳米雅儿”部落或称“那妹他”,共有15个氏族,后被称为“通古斯”人;第三支人数最多,居住在石喀河至精奇里江(结雅河)的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后被称为“索伦”人。 1958年“雅库特”居住在根河市敖鲁古雅;“通古斯”居住在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流域;“索伦”居住在鄂温克族旗、阿荣旗、扎兰屯市、莫龘力达瓦旗、讷河市。
        


        12楼2012-06-29 21:05
        回复
          东北部分比较全。东北移民华北、西北、山东部分是空缺。
          看过几份研究,很搞笑的是。东北和上述地区一直是这样的:东北移民过去,掳掠人口过来,然后再移民过去,再掳掠人口过来。辽宁契丹时期契丹人都移居山西河北内蒙,本地只有10万人,却掳掠华北中原人口90万到辽河一带居住。
          山东河北确实和东北人难以区分,除上述移民方式外,清朝旗人生活无着时,大批回东北放地开垦,因为山东人**炸式增长,专门在山东河北大量移民当长工。在清朝中期两省大概移了600万。


          17楼2012-06-29 21:21
          收起回复
            所以东北和华北山东,根本分不出谁是谁。那些和华北山东斤斤计较的,纯属自掘坟墓。


            18楼2012-06-29 21:23
            回复


              19楼2012-06-30 06: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