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270贴子:602,950
  • 3回复贴,共1

法家和儒家在“直”上的严重分歧,兼谈儒家如何改变楚人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定要警惕儒家思想对国民性的改造。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楚人叶公跟孔子说楚国人如果父亲偷羊儿子会指证他,而孔子不以为然,鲁国人的正直表现在父亲会为儿子隐瞒,儿子会为父亲隐瞒。
二百多年后,韩非子在其《五蠹》中举了一个儒以文乱法的例子,一个楚国的小伙告发他父亲偷羊被地方官杀掉。
我们的法律应该惩恶扬善,但儒家把自己的观念融入刑法,孰为善?孰为恶?孰为正义?孰为公理?乱了,不知所谓了。
楚国人变了,变得跟鲁国人一样,“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并以此为“直”。中国人也变了,变得跟鲁国人一样,学着说假话,亲亲相隐,为圣人隐,为大人隐,为贤者隐。
正如韩非子说孔子根本就不懂孝悌忠顺之道,孔子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正直。


IP属地:湖北1楼2012-05-31 11:00回复
    韩非子,死的好惨


    IP属地:浙江2楼2012-05-31 11:09
    回复
      孟子指出,善的源泉在于天,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善性。儒家之道也就是实现天之道。天之道的展开和实现被看做是人的本质的展开过程或者成为完人的过程。在儒家看来,自我修养一般是解决人的私欲问题的根本。成为完人在儒家的意义上就是进入一个与万物都发生联系的共同体中。儒家关于万物共同体的观点表明了一种万物统一的宗教观,其中的每一事物都对其他事物负有道德责任。


      IP属地:河南3楼2024-05-23 20:28
      回复
        秦采用法家可以立竿见影,当不可长久,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IP属地:河北4楼2024-05-24 0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