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吧 关注:54,077贴子:1,455,427
  • 4回复贴,共1

静功理论及习练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体真气的本质,乃真空至纯至静。到此境界者,既是明心、大觉、致知,万物通,此知不属知识理论的知,是妙觉独自知的知。所谓妙智慧,妙字之意,即不可言。如食之味,口说笔写都是比喻,都不是真的味觉,实践者才自知。
人惹想成为对真空宇宙大自然致知、觉悟者,不二的方法只有一个——静思。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方法如下:
第一、必须找到静思的因地,方能初学入门。
认识到自身根源与宇宙根源,方能进入人德之门。明白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方能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在这个基础上求真空,才能得到在书中找不到的真理,方能得到自然的未知未能的真空妙理,做一个理解真空宇宙的实践者。
但唯一难做到的就是:恢复自性真空的本来面目,除掉一切尘法。做到了,方能达到。
身与尘合,与真空自性毫无关系,只是心不被一切所转。心应万事并不干扰心之静。例如镜子,心如镜体,镜中纵有万千影像,镜不失其明;又如,清澈之水,影有万千,水不失其清澈,镜动、像移,是镜子的作用;水动、影移,是水的作用;感情冲动、思想乱,是心的作用。镜不动,有像亦平静;水不混,有影也不失清澈;心不动,有思维也不乱。心、镜、水,本体定,既是清净。
人本来就生活在是非窝中,是找不到避阁的。心不执着,既是跳出了是非。平静并非是世外桃源,乱中不动方为静。在人海中生存,有风浪、有天灾人祸,有七情六欲,一生不为之所动,思想稳如泰山,方为静功,并非功法,是功态之中的“静”。如坐禅入定时,此时入定,彼时是乱还是定?定乃内心世界,并非形态,形态之定属于做作,并非自然。身体处于混乱之极之境而不动心,诚为自然本质之静。功态是意识之静,有心入静亦属动心。
执法,心被法转,真念不平,何静之有?不思动、不思静,随心所欲,顺乎自然,不静亦静,所以,静不是断百思想。心并不是草木顽石,岂能断思呢?千念后念,念念不离心,应将有念归无念。心本体是念,才能应万念;心本体是觉,才能觉万千,念起既是妄,求静也是非;正念心也动,邪念也是非,心中不住一切法,无正无邪,无善无恶,无事无非,无静无乱,此是本然。一切放心既是静,一切不执着既是静。静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若不想那是草木顽石,什么都不想,那是练心的大忌。静乃是静思的功夫,不思不得,用心悟理求真,既是明心之路。不明理哪能明心?不明心怎能通理?不通理怎能万化?不通理怎能大觉?静思之功,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觉者。明理、明心才能不被一切所转,才能与真空理源息息相通,与自然同体方为练真气者最高境界。
万事万物一旦了然,方能顺乎自然,方能随心所欲,无苦无忧大自在!



1楼2012-02-15 14:49回复
    楼主辛苦了,谢谢!


    2楼2012-02-15 15:35
    回复
      楼主,真气是凉的还是热的?


      IP属地:北京3楼2012-02-15 17:51
      回复
        楼主有心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2-15 17:57
        回复
          内经有定论,肺是百脉之源。真气只是种说法,中医教材没有肯定真气。静功确实是古人练养的方法。郭云深讲过静为体,动为用。在可以查到的一些老谱上也有类似说法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2-15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