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吧 关注:3,770贴子:87,645

太子南下之后、将要面对的一些列‘难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太子难逃,想来虽然路途艰难,但是也能顺利抵达南京,但是如何主政,乃至于稳定江南,维持明帝国的统治地位,就不会如此一番风顺。
其中之所以说如何主政,盖因为对于崇祯,南京文武已然不抱希望,在他们想来崇祯,乃至于崇祯一家子是死定的了,可以说现今他们已然有着各自的人选,好比史可法主张拥立桂王朱常瀛,而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则以立贤为名拥潞王朱常淓,而南京镇守大太监卢九德拥立的是福王朱由嵩。那么太子到达南京,就可能遇见这三派拥立各自人选,那么就有些尴尬了,虽然太子身份无疑,但是就像崇祯所说,太子怀着背弃父亲逃亡的名声,对于其掌政非常不利,乃至于会成为三派攻击太子、阻碍太子登基的‘障碍’要知道毕竟自家选的君主,总比外来户用得放心、安心、舒心,而且得到的利益也可以最大化,而太子的到来,无疑对这三派是有害无益的。
可以说太子除了要周旋三派,顺利登基、主政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稳定江南、维持明帝国的统治地位,要知道南明时期,在江南有着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这四大军阀,可以说是自成体系,除了黄得功还好些以外,都是听调不听宣的。当然高杰可以争取,他们的意愿,关乎着太子的地位、乃至于江南的安稳,毕竟他们才是南明最后仅剩的军队。如何安抚他们也是一个难题。而说到‘维持明帝国的统治地位’,就是要确认明帝国的正统,哪怕是名以上的臣服,要知道江南可不知江北四镇,福建就有一个郑芝龙。这些地方都是听调不听宣的,
而要解决这一切,无疑是兵权,而太子手中的亲军,就是其组建军队的骨干,毕竟这些士卒,都是按照军官来训练的。而孙传庭的兵马,就充当着外援,乃至于有可能被太子调到南京,守护京城。


IP属地:广东1楼2011-12-04 11:52回复
    预先祝贺明日的上架。特地献上书评。


    IP属地:广东2楼2011-12-04 11:53
    回复
      郑成功怎么处理?


      IP属地:贵州3楼2011-12-04 12:28
      收起回复
        太子的正统名义,张皇后的声望,应该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不知道太子有没有把玉玺偷出来?而且江南应该还有一些忠心的人的。现在就看太子怎么操作了。


        4楼2011-12-04 12:37
        收起回复
          太子怀着背弃父亲逃亡的名声,我觉得太子的母后们应该可以帮太子澄清罪名。


          5楼2011-12-04 13:37
          收起回复
            对于郑成功、乃至于郑芝龙的问题。
            书生个人是这么想得,首先太子整顿朝纲,组建军队,而后剿灭、降服江北四镇,乃至于打败多铎统领的清军,南下大军,而后太子效仿汉武帝,招郑成功入南京,为羽林郎什么的,带在身边培养,以郑芝龙的根性,以后看着南明越来越强盛,其一定会归附的,从其史上主动归附清军,而郑成功属意明军,就可以知晓郑芝龙日后归附太子是很有可能的,而郑成功效忠太子也是非常可能的。


            IP属地:广东6楼2011-12-04 15:16
            回复
              你忘了 ,,太子已经有一支军队年前就已经南下了 ,,艰难是艰难 ,但不至于举步维艰,尚有立足之地,,毕竟正统在文人眼中还是要斟酌的


              7楼2011-12-04 15:44
              收起回复
                孙传庭的一标军


                8楼2011-12-04 16:22
                收起回复
                  太子登基问题不大,毕竟正统无人能比.
                  卢九德本来就属崇祯嫡系,太子和福王之间必定选择太子;史可法庸人一个,肯定随大流,可以无视;钱谦益等东林党掌握舆论,但是缺乏武力后盾,也不会成为太大阻力,而且历史上这些人都是“很识时务”的.


                  IP属地:安徽9楼2011-12-04 16:23
                  收起回复
                    太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军队的忠心,只有争取到江北四镇和左良玉的支持(至少不敌对),才能抵挡清军南下,保住半壁江山,为后面的种田升级争得时间和空间。
                    太子目前真正能掌握的只有300多个内操军士,孙传庭虽有本事但现在基本是光杆司令,黄得功忠于朝廷,但毕竟不是太子心腹,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左良玉之辈都是把自己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军阀。太子在南下初期可以依靠的力量太小,这也是我为什么呼吁作者既然留孙传庭,最好也留下周遇吉的原因所在。
                    反观南宋赵构为什么能守住江南,除了正统地位,最重要的还是有韩世忠、岳飞和川陕西军这些可靠的武装作为后盾。


                    IP属地:安徽10楼2011-12-04 16:34
                    收起回复
                      不错 ,,孙传庭先过去了 ,趋势光棍,现在不一定了 ,至少手中已经有一定的军权了


                      11楼2011-12-04 16:48
                      收起回复
                        太子到了南京,首先要任命孙传庭为督师统领江北四镇,利用孙的军事能力和其对高杰部的影响力,争取首先掌握高杰、黄得功两部,有了这四镇中最有实力的两部的支持,刘良佐和刘泽清就不足道了。至于左良玉、郑芝龙,只要其名义服从,暂时是无力顾及了。
                        清军在前期露出的最大破绽,就是阿济格和多铎两路夹击李自成时,多铎的侧翼完全是暴露在江北明军的刀口之下,历史上史可法视而不见,而小说中孙传庭完全可以借机给多铎拦腰一击。多铎部一旦遭到重大损失,多尔衮地位立马不稳,肯定要首先忙于内部安定,李自成遭受重大挫折短期内也难以重起,这样朱慈烺就有可能争取到清、闯、明三足鼎立的局面。利用均势下的和平时机,整顿内政,种田、练兵、攀科技树。。。。。。


                        IP属地:安徽12楼2011-12-04 16:55
                        收起回复
                          孙传庭和高杰 跑路到徐州的,,江北四镇 ,最强一派 ,,所以大有可为啊 


                          13楼2011-12-04 16:57
                          收起回复
                            四哥认为:江南篇会很快过去 ,雷厉风行,雷霆手段,萝卜大棒,迅速整顿,,不应太多赘述,,毕竟本书的主题应该是怎么和满洲争天下,,就连闯军也会很快的退出作者的历史进程


                            14楼2011-12-04 17:02
                            收起回复
                              嗯 ,,孙传庭先得拿下,说服高杰 ,,不过我认为还是把他们放在外面,对北对南都能起到威慑作用,,,南京就要靠太子手段,或安抚或纵横捭阖,掌控局面,御北,别人还真不放心


                              15楼2011-12-04 17: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