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1、汗、吐、下法用后,都可能会造成腹胀满。怎么总结腹胀满的成因呢?
2、吐法吐的是胃液,会造成胃里干燥,用调胃承气恢复胃液。
3、汗法首先挥发的是肌表的津液,汗多了也会造成胃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4、下利腹胀满、身疼,先四逆汤,再桂枝汤。误下造成的腹胀满,或可借鉴。
5、内经曰:适寒凉者胀,下之则胀已。这里只是说的胀,没说满。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1、汗、吐、下法用后,都可能会造成腹胀满。怎么总结腹胀满的成因呢?
2、吐法吐的是胃液,会造成胃里干燥,用调胃承气恢复胃液。
3、汗法首先挥发的是肌表的津液,汗多了也会造成胃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4、下利腹胀满、身疼,先四逆汤,再桂枝汤。误下造成的腹胀满,或可借鉴。
5、内经曰:适寒凉者胀,下之则胀已。这里只是说的胀,没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