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合一吧 关注:297贴子:3,283
  • 0回复贴,共1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苏轼
很多事情或者人并不象看上去的那样。
宝钗总是劝贾宝玉读仕途经济,被贾宝玉斥责为“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似乎是很爱慕荣华富贵、沽名钓誉、虚荣世故的俗人。
行胜于言,宝钗所欣赏的戏文、偈语却是淡泊名利的,再配合她极其朴素、不爱奢华的衣着打扮、住处摆设,她的确是参悟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且身体力行,在自己家尚处于富贵之时就能放下虚荣,只取生活的必需品,不取奢侈品。
宝钗道:“朱子都行了虚比浮词了?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断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明人,这大节目正事竟没经历。”李纨笑道:“叫人家来了,又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宝钗虽然处理俗务,却时刻不忘拿学问提着,不流入市俗。
所以宝钗似俗实雅,可谓大雅若俗。
真正的爱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
宝卿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都是闲时,因贾环也过来玩。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玩。宝钗素日看他也如宝玉,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玩,让他上来,坐在一处玩。
对于贾环这样不得势的公子,丫鬟们都不待见他,宝钗却没有轻视他,体现了真正的世法平等。妙玉虽然是出家之人,却对待刘姥姥很势利,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嫌脏就要扔掉,妙玉出家是因为生病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个可怜的人儿。她只是身体的修行,心里还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宝钗虽然身处红尘之中,心灵却是归隐的,所以行为处事做到了博爱。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苏轼《与侄书》
二郎侄:
得书知安,并议论可喜,书字亦进。文字亦若无难处,只有一事与汝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
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是此样,何不取旧时
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只书学亦然,善思吾言。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薛宝钗的《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淡极始知花更艳”应该是从“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转化而来。曹公让宝钗十几岁的小小年纪,居然能悟出这样深刻的道理。衣着打扮、住处摆设无不透出对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身体力行。



IP属地:湖南1楼2011-02-16 16: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