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佛教吧
关注: 15 贴子: 682

  • 目录:
  • 其他
  • 9
    【佛教重大节日:恭迎南无准提菩萨圣诞】今天是4月12日(农历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日。作何善恶成千万倍。准提菩萨,意为清净。多以十八臂三目显相。各臂或结印,或持慧剑、数珠、药瓶、金刚杵等物。殊胜日请大家吃素、放生、供灯、忏悔等积累福德资粮,并发心念诵准提神咒: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但侄他嗡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南无七倶祗准提如来佛母!功德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一切众生皆平安喜乐、早证佛果!吉祥
  • 5
    学佛三步走 网文 甘露法师 编辑 第一个步骤是听经闻法。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的真义。但是,要听闻佛法,就必须要亲近善知识;能够有机会接近到善知识,从善知识那里,我们可以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佛法,由此可以使我们生起对佛法的了解,理解佛法的根本理趣,由是而精勤修学。听闻佛法,也包括自己的阅读与研究,依经论的教示而获得正解。从亲近善知识而修习多闻,或由自己阅读研究而获得正解,使我们能够明了佛法,知道什么
    一个光电 11-27
  • 2
    “佛子”:有二义: 一、泛指一切佛弟子,以佛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故。 二、特别是指菩萨而言,盖佛如父、菩萨如其子,以菩萨为能绍隆佛种,故名佛子。 ~慧律法师《楞伽经》
  • 26
  • 4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图文)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师答:父母在不在本地,没有任何关系。如果父母和我们在一块住,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他们在一边听,或者跟着我们修学那更好。如果没有办法达到这种要求,他在不在本地都无所谓。      至于诵哪部经最好?诵任何的佛教经书、佛教经咒、念任何的佛菩萨名号,都有出世
  • 3
    最近的菩萨(图文)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文/觉醒法师   —师父,最近我老妈总是向我唠叨,有点烦!能不能求您指点指点她。      —你会嫌菩萨太烦吗?      —当然不会,可现实中菩萨在哪儿呢?      一就在你身边呢。      世间最动人的感情莫过于父母的爱,在他们眼里,八十岁的子女也是永远的孩子,他们始终放不下那份牵挂和惦记。      学佛之人都会感恩诸佛菩萨慈悲,不忘礼敬供养,而在现世中
  • 16
    文殊菩萨心咒:嗡阿拉巴扎那帝。
  • 3
    文殊菩萨十大愿及名号功德 一、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 二、若有众生,毁谤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杀我,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於我,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若有众生,轻慢於我、疑虑於我、枉压於我、狂妄於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
  • 60
    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 2
    去寺院祈福 要注意“五重”与“五轻”! 大家去寺院时,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修行了多久,一定要“轻”,功夫深浅于此即可略见分晓。 01走路要轻 行的仪态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 走路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 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02说话要轻 言语轻柔既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道场的恭敬。 在殿堂内外不能高声喧哗、闲谈阔论、争吵漫骂。 03做事要轻 入寺做事要轻,包括穿衣吃饭、担柴挑水、洒
  • 12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象自然象征力大无比!
  • 4
    问:什么是依法不依人呢?所讲法之人是否应要有庄严相,是否要看平时言行都应端正?  答:当你的心,附着在人类的行为、形态、语言的表现之中,何来依法不依人?何来依了意不依不了意?法有相否?佛法之了意,是为何意?佛陀所说法,是缘起性空,诸相非相,自心现量,法我皆空,实无少法可得;若有少法可得,即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即是轮回;一切相皆是非相,若以音声求我,若以色相见我,如人入邪道,不能见如来。   依法不依
  • 0
    阿弥陀佛!大庆的佛友们,能不能组建一个野保团队呀?现在有一个志愿者,孤身一人只能干着急。 那里市场卖各种野生鸟的非常多,还有卖各种野生动物捕抓工具的。有的商家还虐待动物,例如卖鸟的,不给水喝,很多都病死了。众生在煎熬,真的很焦急,可是我离那里太远了。 其实护生要比放生重要,放生很容易刺激市场的。 转-
    天使号007 10-31
  • 1
    中秋时节话素食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素食网   秋高气爽,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在这月圆人团圆之际,也正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重视家庭是我们的传统,所以象征家庭团圆的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中秋更是时令鲜果成熟的时节,不必大块朵颐,无须鱼肉肥腻,几盘新鲜果蔬,几块美味月饼,一壶香茶,长空明月之下,亲情何须多言。   中秋节吃什么?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月饼。其实不然,中秋节除了月饼以外,我们还可以选些
  • 0
    经核实吧主兴凯湖的水滴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黑龙江佛教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
    阿难问佛,其病如何得治?世尊答言,有二种药,可令此病得痊:1、慈悲喜舍是药。2、谦让作小是药。3、赞叹大乘是药。4、有恶能改是药。5、有过能悔是药。6、毁骂不动是药。7、敬上念下是药。8、爱念他人是药。9、敬老怜贫是药。10、低声软语是药。11、具足正见是药。12、誓度众生是药。 @佛教微博
  • 1
    【十二种药】阿难问佛,其病如何得治,世尊答言,有十二种药,可令病得痊:1、 慈悲喜舍是药。2、谦让作小是药。3、赞叹大乘是药。4、有恶能改是药。5、有过能悔是药。6、毁骂不动是药。7、敬上念下是药。8、爱念他人是药。9、敬老怜贫是药。10、低声软语是药。11、具足正见是药。12、誓度众生是药。
  • 3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宋 三藏法师施护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五万五千俱胝。一心行菩提行。无能胜菩萨等八万百千无数俱胝那臾多。诸天人等百千那臾多。   尔时世尊于其食时着衣持钵。与苾刍众并诸菩萨天龙神等。恭敬围绕入王舍大城于彼乞食。是时频婆娑罗王子。名宝月童子。因为事故。乘大龙象出王舍大城。遥见世尊即下龙象而诣佛所到已致敬。头面礼足住立一面。宝月童子白佛言。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rf06tu 11-12
  • 4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象自然象征力大无比!
  • 4
    我是哈尔滨人,已在云南鸡足山出家,看到家乡的佛教吧非常欢喜
    月閒情 6-27
  • 11
    【禅理】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2、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3、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4、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 2
    问: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许多人都是因此经进入佛门。但不少人仅仅将此经作为一种忏悔消业障的方法,将重心放在读诵上。请长老慈悲开示,应如何正确学习地藏法门? 梦参老法师:不论什么法门,都是提供进入佛法的一种途径。门是通达的意思。哪个门都可入,至于选哪个,得看个人的因缘。选定之后,就要一门深入,不要贪多。   比如我们念佛,念佛相应了,就可以消业,业障消除之后就通达了。又好比塔有八个门,你从任何一个门进都可
  • 0
    弘法寺戊戌年七月十五法会通启: 盂兰盆 神通第一目犍连 母落恶道苦无边 全凭供佛斋僧力 得出鬼趣转生天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诸佛欢喜日,中化传统孝亲日,目连救母度亡日,释迦如来如是讲经说法日。 戊戌年七月十五(公元2018年8月25日),密山弘法寺僧众在本寺万佛宝殿内,礼请十方诸佛菩萨慈光普照,护法善神加持。恭请三界圣贤,护法龙天,维护三宝,仰仗诸佛慈光,以兰盆供善根,报答父母劬劳恩。存者福乐寿无疆。亡者离苦得超升
  • 1
    净尘问禅师:何谓观心如镜?为何人要学镜?禅师笑道:镜有三优,人却做不到。净尘说:请师父开示。禅师答:镜映实相,过不留影,人能做到事来 则应,事过即忘吗?镜映实情,不分贵贱,人能做到面对乞丐与国王同样恭敬吗?镜映实色,自不变色,人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吗?净尘叹服。
  • 1
    何为夫妻?何为家?何为幸福? 什么是夫妻? “百年修得同舟,千年修得共枕。”夫妻好比两条腿,要站稳,要走路,谁也离不开谁。 为何一条腿对另一条腿总是抱怨不休?如果有夫妻说结婚数十年无矛盾无分歧 ,可以断言,他们至少有一个人对家庭毫不负责,对对方毫不关心。 因为婚姻是舒服着的烦恼。相爱一辈子,争吵一辈子,忍耐一辈子,这就是夫妻。 什么是家? 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 家是一付重担,家是一份
  • 0
    今天是2月21日(正月初六)定光佛圣诞。定光佛又名“燃灯古佛”。定光佛是出现于过去世,曾为释迦世尊授记之佛。又作锭光如来、然灯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逢此殊胜日,请诸善友广发善心,广行善业,广作功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平安喜乐、六时吉祥!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南无定光如来!
  • 3
    我的玉佛
    陈较廋 2-5
  • 0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录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一个片段,以怀念人民的好总理。 ……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
  • 0
    【人生三论】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三不等:孝老,行善,健身。三快事:美酒,挚友,枕边书!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
  • 0
    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到最低处? 信息来源:佛教文化网    这是在讲战胜自我。人很难战胜的就是自我,放下了自我就解脱了。但我们就是放不下自我,这也叫傲慢心。人人都有傲慢心,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有傲慢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功德。在《萨迦格言》中有一个比喻:山谷中的小溪虽然小,但是声音大;大海虽然浩瀚无际,但是却没有声音。有一些微不足道功德的人,非常傲慢,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佛讲:“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
  • 0
    大安法师:六度为什么把布施放在最前面呢? 六度为什么把布施放在最前面呢?因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有两种烦恼,就是悭、贪。 悭就是悭吝,自己有的东西不愿意给别人;贪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想占为己有。如果他给别人一块钱,都觉得心理难受,从别人那里得到一毛钱,他都觉得很高兴,他有与生俱来的习气。 那悭、贪这两种烦恼就关闭了我们的善业之门,我们本有的性德就被这两个烦恼给闭锁住了,心量就
    一个光电 10-13
  • 0
    砂锅素菜包 信息来源:珠海普陀寺 原料:面粉1斤、酵母2钱、泡打粉2钱、白糖2两、白菜1棵、香菇100克、芹菜50克、姜10克、盐、油   做法:   1、白菜切碎,用盐抓干水,香菇、芹菜切丁,姜切末,香菇、芹菜、姜末倒入炒锅翻炒入味,再与白菜混合拌入味待用。   2、把面粉、酵母、泡打粉、白糖倒入搅拌机,加水搅拌成团取出。   3、把面团搓出等量胚子,压扁,擀小圆形,包入白菜馅收口,捏成包子。   4、待发酵好,放入蒸笼旺火
  • 0
    怎么样消业?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在一切对境当中,要学会忍受。有的人天凉了不行,天热了也不行,修法时间稍微长点儿就开始厌烦……真的,我们不能像水牛一样,应该向牦牛学。牦牛身上的毛多且厚,无论天气热一点,还是凉一点,都没有事,照样在那儿吃草。水牛就不一样,身上的毛少,天气稍微一热,它就跑到河里;天气稍微一冷,它又跑回院子或房子里去躲避。      什么都没有事,忍一忍就过去了。修法过程中,
  • 0
    修行从何处入手?身、语、意。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口业,不举他过;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初学者应从较粗大、易察觉把握的身体行为和语言开始,通过持续、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之后随着修行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关注心。此时才知道果然是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变在内心。
    一个光电 15:39
  • 0
    弟子问佛陀:您既神通又慈悲,为何还有人受苦? 佛陀说:即使拥有再大神通,仍有四件事做不到: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代替不了;二,智慧不可赐:任何人要开悟,离不开自身的修为;三,真法不可说:真理用语言难讲明,只能靠自己实证;四,无缘不能度:无缘之人,即使接触佛法也难听进。
  • 0
    【贪嗔痴】三毒烦恼是众生心理大病。见到顺心悦意的对境,则起贪得无厌的心;对不顺自己的情境,则起愤恨憎恶的心;对中性无关的对境,则起愚痴暗昧的心。以此三毒为因,众生造作种种业,引发各种逼迫苦恼,流转于生死轮回中。这三大恶魔就躲在在我们心中的阴暗角落里,一直摧毁着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 0
    对于具足智慧的人,不要嫉妒,要恭敬并领受其功德;不要观察他人的过失,应观察自己的过失,将自己的过失象坏血般清除;不要想着自己的优点,要想着别人的优点,要象奴仆般恭敬地对待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众生,要生起父母的想法,对一切众生,要象儿女一样疼爱。——阿底峡尊者
  • 0
    佛说:相遇是缘,错过也是缘! 佛说: 与你无缘的人, 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 与你有缘的人, 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请相信,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一念起,万水千山皆有情; 一念灭,沧海桑田已无心。 佛说: 缘深则聚,缘浅则分, 万法随缘,不求则不苦。 拥有可以拥有的,忘记需要忘记的, 才能换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佛说: 眼前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种因所结下的果。 得到了是你该得到的,用不着得意。 失去
  • 0
    戒烟秘方(转发功德无量) 戒烟秘方 网文 甘露法师 编辑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尽人皆知,但许多人就是无法戒除,下面的几条秘方非常灵验,可供挑选使用。   一、砂糖八两,姜汁一茶杯,食盐二钱,烟丝一钱(后下)。先将糖姜盐汁,微火煮溶,后落烟丝,再滚数下,即成糖酱,若食烟一钱瘾,即食糖酱一钱,余照类推,食至不思吸烟为止。   二、用大椰子一个将顶上软凹开一孔,烧烟泡三钱洋花干十八朵,同放入椰子水内,用沙纸糊密约封
  • 0
    学佛在解决什么问题?学佛在解决人生跟宇宙的迷茫的问题,学佛在解决人生所有内在烦恼的问题,学佛在解决生命当中最究竟彻底的问题,解决生从哪里来、解决死往哪里去,活着的时候如何能够面对现实、又能够超越它,我们之所以学佛就是要学这个,就是学自觉圣智,开采每一个人清净的自性。 ~慧律法师《楞伽经》
  • 0
    亲人之间不能欠的四种债,有道理! 蔡礼旭 每个人都有家庭,有亲人。亲人之间做到和睦相处也是一门学问。总的来说,要做到亲人之间不欠下面这四种账。 01 不欠经济账 虽然说亲人之间应该是不分你我才显得更亲热,但还是要套用一句俗语:亲兄弟明算账。亲人之间的账有的确实无法清算,但是有的账却不能马虎,该算的时候还是要算的。 算明账不会造成不和睦,相反糊涂账时间长了才会造成心里有阴影。 所以,对于金钱和利益,如果我们大家
  • 0
    《阿底峡尊者》开示:   1)在没有证悟菩提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切记要依止善知识。   2)在没有证得真如前,是需要广泛闻思的,所以切记要依止善知识们的教授。   3)在没有获得稳固前,必须要远离世俗干扰,所以要依止静处。   4)世俗的事情永远没有终结的时候,所以要尽快把这些搁置起来。   5)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善行来回报众生,要恒常观察自心相续。   6)自己只要修持如法,衣食自然丰足无忧。不要经常挂念世间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佛子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