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吧
关注: 9 贴子: 163

  • 目录:
  • 其他
  • 2
    系辞传中的"通其变",这里"通"与"变"是两个相反相成的概念,
    运之合 4-22
  • 19
    “系辞”的意思,可以分别解释“系”“辞”这两个字来理解。“系”是止,静,入,死,阴。“辞”是脱,动,出,生,阳。所以,“系辞”也可以理解为静与动,阴与阳,入与出。那么,“系辞传”也可以理解为静动传,入出传,阴阳传。
    运之合 4-22
  • 1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运之合 4-22
  • 3
    关于西方哲学的书,可以看赵敦华、叶秀山、全增嘏、 苗力田等写的。
  • 0
    系辞传中的各种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等各方面的问题.
  • 0
    吧主,为什么要招新吧主?
  • 5
    掌门的,别灰心,{系辞}这篇文章甚好,相信将来这个吧会火的。
    线曲双 6-18
  • 1
    [系辞传.上,第二章],,,,,,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请大家讨论,,,,,,在易经和道德经中,,,,,,,,有哪些概念可以说明这个"相推",,,,,,,
  • 7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 4
    除了南怀瑾的《系辞传别讲》、马恒君的《周易正宗》、刘君祖的《详解易经系辞传》、刘大钧与林忠军合著的《易传全译》,还有哪些较好的译本?
  • 0
    坚持不懈
    线曲双 1-6
  • 0
    易经这本书是最难学的吧。它的包容万象便是现在的水平不能完全理解的。
    线曲双 12-13
  • 0
    汉子?妹子?
    线曲双 12-11
  • 0
    呃呃呃~水个经验怎么这么难,从没放弃治疗。我不是双曲线,我是线曲双我不是双曲线,我是线曲双。眼熟了没?
    线曲双 12-7
  • 3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线曲双 12-5
  • 3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近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近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
    线曲双 12-5
  • 3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e2 深奥),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线曲双 12-5
  • 3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线曲双 12-5
  • 5
    延~鹏~春~性~喷~ 速来盖楼~~~
    线曲双 12-5
  • 2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士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线曲双 12-5
  • 2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近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xi1 合,和顺),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线曲双 12-5
  • 2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线曲双 12-5
  • 1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线曲双 12-5
  • 2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线曲双 12-5
  • 1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线曲双 12-5
  • 1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线曲双 12-5
  • 3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
    线曲双 12-5
  • 2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
    线曲双 12-4
  • 2
    《易》曰:“自天祜(hu4 福)之,吉,无不利。”子曰:“祜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祜之,吉无不利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③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
    线曲双 12-4
  • 2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线曲双 12-4
  • 3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
    线曲双 12-4
  • 1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线双曲 12-4
  • 0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线曲双 12-4
  • 0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线曲双 12-4
  • 0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线曲双 12-4
  • 0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线曲双 12-4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