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家园吧
关注: 8,031 贴子: 177,155

清静家园 自度度人 清静实修

  • 目录:
  • 个人贴吧
  • 8
    后天生来,生受世间万事万物。是以辟谷者,应有顺手之策。 辟谷,是硬性的绝缘外事外物,虚心实腹之策。 罢黜眼耳鼻舌身意,致使六识虚弱,应自身之机能,吞食六识五蕴以实腹。 吞食《心经》里的一切所写,是以反哺。(这句够全面了) 《道德经》第三章 :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
  • 0
    这篇文章是浅谈,说细致了会有很多的字。 没有任何的提问,就默认都是大神级别,不做多解。我也不是太愿意回复的人。 基本来讲,说了一些,明白就明白了。 这篇文章的开始与结束,跟网络气功爱好者追逐的气,没有任何关系。 一,舌抵上腭,息调身心。 站桩,打坐都可以。姿势随意,舒适即可。 讲静者,先舒适,舒适者可安心,舒适即为静。 二,持之以恒 舌抵上腭,息调身心。就是为持之以恒而准备的。 持之以恒者,有“冲顶之劲”,息
  • 5
    愚自1990年5月开始接触并修习气功以来,近三十年曾先后进行过十余次辟谷修行,第一次尝试着辟谷是在修炼气功后的一个多月但仅有3天,之后最长曾辟谷21天,因而对辟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应对法门有一些粗浅的体悟,现就逆腹式呼吸法在辟谷过程中的作用浅析如下: 一、调治辟谷过程中出现的腹部不适感。腹部的不适感是辟谷期间影响身心的主要因素,倘若修不得法,腹饥、腹胀、腹痛、腹荒等有可能贯穿辟谷的始终,导致精神萎靡、心
  • 33
    缘起 今天是辟谷的第三天,最难过的昨天下午及晚上已经过去,今天除腹部少有不适外其身心状态都还不错。 辟谷并非什么事都不做,前天出门给车子加油、自助安装车窗雨眉,昨天公园修行功5000多步,今天驱车往返30多公里去医院看望老人等,感觉都是稀松平常之事。 愚已有三、四年没辟过谷了,这次辟谷的缘起,是因为自己体重超标已达82公斤、腰围达98公分,虽然并未影响到行动的灵敏性,但自己都已经看不下去了,哈哈哈…… 目前感觉比以
  • 8
    前阵写了一篇文章,最后提到说“气机升降、中黄直透”,但是没有讲。 前两天,在QQ的家园群,提到了一个 含虚养神 与 提神 。也是没有时间讲。 今天把两个问题综合一下,写一篇浅谈。 人文鬼神预留三分,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能留几分。各位凑合着看吧。 精气神足,在打坐的时候,很舒服,没任何坚持感,因为个人修炼程度所导致,不一定在打坐多久后,就会出现疼痛感。 这个时候,只有坚持了。 还有如此这般,养好精神来打坐的修者,习
    fkoff 1-11
  • 4
    (开示:阑珊处师兄 整理:非洲野猫) 初开始的时候,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是麻烦的,先要静。 静下来,它自己能动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事情是很轻松愉悦的,这种境界道家叫做“神气合一”,佛家叫“三摩地”,习惯后,会明白我们的念头是多余的,思维是多余的,这个时候可以说:本来就在那里,本来就是是那样。 很多人卡在这一步上,在本来之中,反而找不到方向,一切的轻松愉悦,全部去看身心的变化与各种体现,还要回头一下,进入空
    西方台 8-12
  • 2
    對中脈,很多的人大多是以為身中的一條線。 這條線、可以是中脈。 中脈,就是身心冥合後的心線。指哪是哪。 中脈一開,全身皆開,就是身心的通透度。 默守身內者,只待一念通透出身而現的時刻,便是看到中脈的時候。 很多人说自己开了百汇穴,有天地相连之感,也是一个开始。 看到了我們要心身樸實才可以開中脈,也就是通透全身,中正空明。 需要涵養,不爭不強。事事从心。 很多人,也是事事从心,但有些不一样。 有一些人,活在自我
    有饭吃足 11-20
  • 2
    修行,各家有各家的修法。 从前还反对一些,现在来讲,也不是很排斥了,但某些时候看到一些说法,本心来讲还是很排斥。 可能感觉自己按的明白一点,自己就自发的排斥吧。 在每一个修行的帖子里面,我要看到起码的清静,起码的自然。 我不会去排斥这些。 就算有了一些体悟,想说两句也没什么。其实大多是身和心的自然鼓动而来。 就算去说了,它还就是这样子,你碰到的就是这样子。你就是这样子去修行的。 这是没有办法去说的。就算去
    无斋 11-5
  • 5
    [转载]静修中的秘密 静修十八密 (一)寻气以阴跷为先 这句话的意思是:气生于阴跷。神光下照阴跷,就容易引生内气。阴跷是八脉之一,就奇经八脉来讲,阴跷脉通,则奇经八脉皆通。阴跷的部位在会阴穴,是采气的关键穴窍。阴跷一脉,上通泥丸宫,下透涌泉,真气的聚散皆从此关窍。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浑浑噩噩,如痴如醉。如果仅是为了得气,守阴跷是简便的方法。 (二)舌柱上颚与观照玄膺 先说舌柱上颚。 一般各家功法,多
    子甲2012 2-24
  • 4
    背景: 凋零的叶师兄提出关于“只以舌拄上颚,渐塞定喉咙二窍”的讨论,阑珊处师兄作点评如下: -------------------------------------- 前阵写一篇文章《胎》,其实多少明白能体会到,就可以明白顶着喉咙,顶住喉咙。比舌抵上腭还要简单。 周化运转全身的作用,修炼觉知来讲激活下丹田很多人能觉知。这只是其一。人的静养身,难免欲望亢奋,人之欲望来潮,是精不知路。开辟督脉自下而上者便是塞堵喉咙。很多师兄经历过修炼中突然要拉稀,也是此
    淳元散人 12-12
  • 4
    (作者:阑珊处师兄) 现在很多修炼者,重的是结果。而且这个结果是自己非要看见的,人家也要看见的。自己要去实现,别人也能观摩。 太无语了。 修炼,见到光明,是很多人想要去到达的吧。要有气感要开脉,要很多。 光是点亮心的东西,把可以去藏的翻出来,这些是没有用处的。可以多很多很多的体悟。点亮很多的资粮,把这些资粮拿出来。 其实很多人是为了显摆。像我初修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燃烧的是什么。我敢说论坛没有几个明白的。
  • 3
    感觉到明显的气的变化,是身念阶段。 此时,受念不明显,在身念、受念之间徘徊;此时,对健康有益,但专注力不强。 神气相抱、相融阶段,是受念阶段,色身的变化,从身念,走向了受,从色法,渐渐走向名法。 此时,神主气从,忘气而神存(但是,气及气的动,一直存在,只是由于心的专注,而被屏蔽了)。 而禅定阶段,是身心俱泯,一光独耀,圆光即我,我即圆光,整个世界,再无其它。 严格讲,圆光是一点,大小如硬币,而且,它是想
    中微子 10-22
  • 3
    【以下对话,是無上上(阑珊处)以对话形式对水火相济进行开示,“天机一诀值千金”,我们珍惜与感恩。】 無上上:师兄 现在有时间跟我交流吧 非洲野猫:[握手] 無上上:师兄经历过由热到清凉 無上上:师兄可以讲一下 無上上:我看看 有什么可以指导的么? 非洲野猫:在处兄面前,不乱班门弄斧 無上上:你不说 我就指导不了的 非洲野猫:哦 非洲野猫:我打开电脑中, 無上上:[呵呵] 無上上:[呵呵] 無上上:嗯呢 無上上:嗯 非洲野猫:这样会方便打字 無上上:
  • 2
    写个文章吧, 最近我们论坛自己的文章还是少了一点。 如题,今天稍微浅谈一下。 当然,我们要稍微懂点才可以更好的去明白。 阴与阳,什么是属于阴(阳)的人事物。 有学过易经的师兄应该多少有点了解。 就算没有过了解,网络上应该也可以搜索到相关的说明类列表。 还有一个是阴极必阳,阳极必阴。物极必反的道理。 这是一个变化问题。修炼中知动知静候,对变化的了解,也应该稍有体悟。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一个可以算是上面两个说
  • 14
    随便写写,供大家方便交流。 安神: 第一步,安神。 如何去安神。很多修者是入静,初学来讲,没师父、师傅带,的确是要走很多的路。尤其是没有多少时间修炼,又坚持不住的一些修者。 安神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心去休息。 入静是可以安神的一种说法。 很多人入静多年,也不知道怎么去安神,甚至连一些安神后的体悟也是少的可怜。 无怪乎没有师父带之类的情况。 当然,还要自己根据指导去做才是重点。 我们根据生物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
  • 5
    这个文章里面说了心息,不知道作者师兄怎么想的,也没有写明确。 入静,大家都知道放松,肩膀放松了 头会悬,下盘扎实了,腰会活。 心息相依也是配合着这些放松点一起去入静的。 一旦心息相依,会明白很多事情的。 我们说下心息怎么相依。 心念嘛,念头跟着呼吸走。这点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如果不能入静,那绝对是你没有放松的原因。 念头被呼吸带出去,记住,这里是带出去了。内心也就清静了。 很多初学的人奇怪一件事情: 为什
  • 6
    前天要写的,结果事务繁忙,耽误了三天,被催了也没办法了,写! 俗世缠绕烦乱不堪,身心积郁久久,难免会有幻视幻听、体劳困乏之受。身心需要修养,生活才可得以安逸自然。身轻心清,活起来才顺水顺风嘛,呵呵。 1 -- 绕骨 这个名称是我自己称呼出来的。它其实就是一种反向宛转骨的一种伸展动作,通过这种动作起到排除身心积郁的效 果。 就像下腰,伸懒腰、体育课的课前运动之类,瑜伽里面也有很多。 在度上,就像伸懒腰一样,把困乏
    123乐 12-17
  • 6
    因为部分潜在的问题,产生一个小插曲,但看到了一些内忧之处, 在此,以这篇文章为大纲, 单独写一下针对修炼偏差疑惑与健康病症治疗上的根本性问题。 修炼伴随着健康, 在人体自行更正方面, 从古至今唯一没有错误的就是经脉运行时辰。 十二正经 对应 十二时辰 若师兄修炼是为了健康,不妨直接对照十二正经时辰详解表, 里面有正解。适当的休息,让身体自行更正即可。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修炼上的问题。 很多师兄没有入静、定中,有些
    西楚野云 11:14
  • 27
    闭目养神是我国先民养神修性的一种简便易行而又收效明显的方法。祖国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心身健康关系重大。《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义关系到人的昌亡,养生者当慎养之。目为人之灵窍,心灵的窗户,传神的灵机,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闭目可以养生,闭目养神对于终日劳心用脑或长期专一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闭目养神时,要排除
    常在2019 9-23
  • 45
    最近整理私人物品,翻到了一些笔记。正好有空闲,特此整理下,顺便丰富下吧里的内容。以下仅是些个人修行方面的常识,望斧正。 医家类。导引与按跷。
    无斋 10-16
  • 8
    善,在我们,就是好事嘛。 有些事情可以做,做了能继续心安理得的活着,不用恐慌、害怕、愧疚、忏悔等。 对于一些好坏的事情来说,《太上感应篇》写的就很好。 善可以消磨我执的性子。 在道家言论中,有玄关一说。善了,玄关就开了。 玄关说法很多,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 正中! 我们很多人想找到这个正中。很多人守中。 守中有的说是中庸之道,有的直接守身正中。 但古人言论中说:他不在身体里面,找不到。空想也是没有用处。 又,
    竹吉 12-2
  • 90
    接触玄学十载有余,无门户之见,汲取各家妙理,盼有朝一日功行圆满。不远千里访道,得遇明士真师,去虚无缥缈之幻,悟真实之行。后求学,再遇明师,当
  • 97
    双盘石家庄。沐浴太阳光。调肌调吸至。河车运能量。
  • 17
    转的 啥都不用镇楼
  • 31
    以前我,吃肉,基本上吃一点就饱了, 自从练气之后,刚开始不觉得,大概有三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很能吃肉了, 以前呢?一年除了过节吃一点肉,平常根本
  • 53
    1. 采气光。 2. 节精和保精。 3. 返观内视。 4. 观想,借假修真。 5. 闭门。排病气和体呼吸之后,都应该用闭门方法和闭门意念封闭全身。在风口处要全身封闭,以免风害。在采气光时,应先排病气,再闭门,最后留一个通道进行,这样才能够保持体内聚集的能量不外溢。 6. 性光与命光交合,心气与肾气交泰,内气与外气交融,一句话,要进入气功修炼中的阴阳相交。 7. 不断地调整心态,既要有符合练功人的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又要讲究功态中的调
    6-6
  • 19
    古人关于养气的阐释: 1、《百字碑》是道教吕祖所著,原载《吕祖全书》第三卷。吕祖名岩,字洞宾。唐代河中府永乐县人氏。《百字碑》全文二十句,共一百字,论述了道家气功修炼过程、方法和景象。“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即为其中两句话。 曰:养气忘言守 丰祖注: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孔德解:内丹养生最基础的命功功夫就是养气。养气就是先制止生命物
  • 28
    前言 曾经在医院里工作过数年。那时,病房大楼的底楼是产科,每天,有婴儿“呱呱”坠地,全家欢 天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楼上,是老年病区,隔一阵,
  • 11
    说实话我从开始学打坐到现在已经有六七个月了!不是很精进,唯一的感觉就是很舒服,并未感觉到各种神通,最能感受到的是热感,然后气在结十的双手里串
    无斋 8-22
  • 18
    悟道真言 1、未静之时,体会天地人我之先,万物未生,一切虚无,空洞之极。悟入此境,念自泯灭,而心自静矣。   2、初学入静,则躁妄难行。故开始先须伏性,就是意志力和懒怠心较量,按住性子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心不求静,自然安逸。   3、当身心大静、元神初显之时,自性如同新生婴儿,对于陌生的世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此乃元神不定,未能成熟。持久养之,自可安定,而与天地为一,与日月同体,再无惊恐之忧矣。   4、时
  • 54
    一楼祭天     ------没学会不代表你笨,而说明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练习
  • 63
    本人肾亏,今天中午练习吧里 阿学ax1215 师兄分享的还阳卧中的混元卧。初使感觉到意思朦胧,然后感觉不到身体,只觉得小腹部位有振动开合的感觉。突然发现无法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即使是有意做深呼吸,也是只能体会到小腹里开合程度大点,还是无法感觉到呼吸。最后小腹里微微发热。这期间虽然是似睡非睡的朦胧状态,但是还是有些杂念。直到感觉到有人来了,就强行结束练功。看看时间,一共练了半个小时。仅在此感谢 阿学ax1215 师兄分享
  • 21
    一、辟谷的原则:   四句话:   第一句:不饥饿。   第二句:不想吃。   第三句:你就不吃。   第四句:越来越有精神。   如果是这样,那
    姜醴泉 9-21
  • 287
    【1、总说】 本来修仙证道本无法,就如禅定修心而顿悟。非要说出授人,就是有为法了。 第一总则,总括起来,修行无非是修心,万法千宗只修心,修心不只修凡心。修心有境界,要自己随修随证随悟,至始至终离不了这个,最后修得一颗七巧玲珑水晶心,无一丝尘垢,永永恒恒,功成圆满。这是修仙证道的境界,如果没有放下一切的心境,你修不到境界,证不了道。趁早干别的去。 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决心修道的人,即便到了我这个境界,也
    a74745599 12-6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