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吧
关注: 99 贴子: 612

太极内功心法交流、互动

  • 目录:
  • 0
    经核实吧主ystaoist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太极内功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济阳子曰: 收视返听者,乃将眼光从外收入玄关之中,停息静定化成甘露,吞下于丹田,用意送归炁穴之内。眼光下视炁穴,神观静定,即观自在菩萨。所谓“返观内照常心静,性命双修出苦轮也。”书云:“下手先制两眼,两眼乃藏神之所,须要内观,不可外视。”余曰:“不观近、不观远,常观无为一窍。此窍乃玄关也。道祖云:“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者,窍中止妙,能观窍妙,谓之定慧。昔黄帝得彩凤书云:“饮喙不止身
    ystaoist 10-12
  • 0
    归根复命。此草木之根也,賴凡土培養,故根常活,根不存則枯。人之根自有形,而根已散失,不賴戊己真土培養,則不能歸其根者,復也。散而復歸,故老子云:歸根日靜,是謂復命。人之根喻如草木,顛倒而生
    ystaoist 9-14
  • 0
    生问进火采药,在后天原是两项,不是一事。吾今细细言之。夫进火者,凝神一志不分也。采药是用外呼吸之气,一升一降,一出一入,顺其自然是也。若阳动药生之时,即将内之精神,一意凝于丹鼎,即是进火;将外之呼吸出入升降以包裹之,即是采药。进火是进火,采药是采药,不可混而为一也。若但用外呼吸升降往还,而神不凝于丹鼎,则虽真机勃发,必散漫一身,而无归宿之处。若但见阳气勃发,以意凝注,而不用后天呼吸以包裹之,则药气
    ystaoist 9-10
  • 0
    丹道就是十六字: 收听返视,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对比此领会越深,境界越高。
    ystaoist 9-3
  • 0
    太极证松歌之一 初松一气往下沉,水火既济暖温温。 次松散气行皮毛,疙瘩温热窜全身。 软硬交战有痛楚,静待功成解烦忧。 再松开始软酥酥,酥软交战味嚼蜡。 酥手及肩下涌泉,轻无松软好舒爽。 太极证松歌之二 酥手情境只轻利,松脱方能松干净。 修到此地踏入门,恍然大悟听劲来。 太极修练分三阶,三阶再细分三级。 脱手境地达三阶,三阶一级细品尝。 滋味酸溜功渐深,上身头脸毛竖起。 全身力道渐放掉,方悟大师字珠玑。
    ystaoist 8-26
  • 0
    灵字诀 只有周身轻灵,劲力才能轻灵,进退才能自如,运用才能变幻莫测。要做到灵,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功夫。 其一是虚实相间。所谓虚实相间,也就是一阴一阳,无论是在拳架上,还是在技击中,都要体现虚实、阴阳。否则是“双重之病未误耳”,所谓“偏沉则随”。只有在劲力上、形体上、步子上、神意上做到虚实分明、相间,才能在运用中得心应手。比如左手劲实则右手劲虚,左腰实则右腰虚,前实则后虚,只有周身虚实分明,环环相扣,才
    ystaoist 8-19
  • 0
    凡练习武事之人,除各种拳法之外,必兼练一二种功夫以辅其不足。盖以拳法为临敌时动作之法则,而功夫则为制敌取胜之根本。若练就功夫而不谙拳法,应敌时虽不免为人所乘,其吃亏尚小;若单知拳法而不习功夫,则动作虽灵敏,要不足以制人,结果必大吃其亏。故有“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谚。此功夫之不可不练也。 功夫之种类,亦繁复众多,不胜枚举,然就大体区分之,则不出乎两种,即外功与内功是也。外功则专练刚劲,如打马鞍
    ystaoist 8-17
  • 0
    站桩是内家武术的一种根本的训练方法,诸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等等,无不非常重视桩功、桩劲的修炼。 老子曰:抱一无离,独立不改,以观其妙,周行不殆,以观其徼。 管子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毋代鸟飞。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黄帝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以上三位先哲在其论著中点明了“虚静”为体,以及“虚静”对于外用的主导作用。而站桩,在道
    ystaoist 8-12
  • 0
    ystaoist
    2020-08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之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中之内劲也。
    ystaoist 8-6
  • 0
    收心法下手功夫 养生之道,真息为本。曹文逸云:“我为诸公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诚要言也。下手功夫先静心,次缄口,次调息(心静则气平,不调之调为上)。鼻息平和,然后闭目内观,神注肾根之下阴跷一脉(谷道前,阴囊后),如此片时,将心息提上虚无窍内(脐后腰前,心下肾上,中间一带,不可拘执),停神安息,以自然为主。心太严则炎,务必顺其自然,即文火也。心太散则冷,务必守其自然,即武火也。文武烹炼,始终妙用
    ystaoist 7-27
  • 0
    人生天地间,不将自家性命修成,终为阴阳鼓铸、天地陶熔。莫说旋转乾坤、挽回造化,势有不能,即此一身一心俱被鬼神拘滞,无以潇洒自如。夫人得天地之气,为万物之灵,堂堂七尺躯,不能做一主张,常为气化所移,岂不大可恸哉!吾是以大声疾呼,唤斯人梦中之梦,俾之自修性命,独辟乾坤,以立天外之天,不受苦中之苦,岂不乐乎?无如世道日非,人心日下,各皆安于尘垢之污,以苦为乐,以死为生,而不肯打破愁城、跳出孽海者,随在皆
    ystaoist 7-19
  • 0
    诀言:“毛发松弹守三阳”的神拳之初期阶段: 古论:元气含三。此时的内气已经分成三股为用,一股为一阳,故曰三阳。一是少腹丹田有一太极紫金球,作为定砣之用;二是周身皮里肉外有一层由内气所合成的薄膜,古名铁布衫,在功夫深,厚而透于体表外一致三寸厚,名之曰:金钟罩。具有一定的抗击打的卫身护体的功能,此两项所成之功果,已在前面的形拳招熟,气、意拳懂劲的功夫阶段就先后初步修炼的功成了。只是现在功夫阶段其各自的
    ystaoist 7-16
  • 0
    先哲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无深浅之别,先后之序,即是失却根本,无论教者本领若何高强,学者定不能艺超于众。故练太极拳术之步骤有三层功夫。第一步学时宜慢,慢不宜痴呆;第二步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第三步快后复缓,是为柔,柔久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相济。教者必由是而教,学者亦必由是而学,则庶乎无差忒矣。 练太极拳术者,固愈慢愈柔者为佳,不宜用力带气,又必须知至何时可以换劲,及慢至何
    ystaoist 7-14
  • 0
    很多静功养生的修持者都遇到过静中之动,也就是在打坐、站桩等静功修持中,随着时间的深入,身体内部、或某个局部偶尔发生无意识地震动、晃动、打颤等现象。很多人认为这是自己的内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了,实际不是的。静功中的“自发动”,只不过是“动静互根,静极而动”的自然生理反应而已。正如太上道祖所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复”者,地雷复也,一阳生于静极纯阴之下。 关于这种静功中的自发动,
    ystaoist 7-8
  • 0
    内家拳是我道家修道的基础,修行内家拳通常有养生架和技击架的区别。但二者并非架势的不同,而是用功不同,技击讲究神贯周身,沉气提神;养生架在乎神意气内敛。故习练内家拳二者皆不可偏废。观现今的太极拳等内家拳修行者,大都不知此分别,导致健身和技击效果都不佳。即使有人专攻传统技法,但不知养生炼法,大都犯下健康的问题。故习拳要按传统规范和道家理论为指导,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皆不可偏废也。
    ystaoist 7-4
  • 0
    摩擦步是大成拳最基本的步法。其姿势要领是:两脚平行而立,类似立正,膝部略有弯曲,并有“膝纵”之意。身形中正,两臂放松,两臂左右分开,与自身成六十度角。两手十指分开,胸要微含,背要微紧,气要足,心要静,头往上顶,臀部下坐,精神要舒放,小腹要充实。 如此默立片刻之后,设想掌心如按两大气球。此时身体长放在两脚掌上,然后将重心移到左腿胯部,右脚沿弧形路线,平行地向前慢慢移动,脚尖前指,脚掌落于自身之右外侧
    ystaoist 6-30
  • 0
    如何做到不伤膝关节。收胯。静止的时候感觉膝盖不受力,就对了,劲落在胯上,沉到脚下。如果感到膝盖在受力就错了。另外运动中,下盘的动要在胯和脚趾关节,不要用膝关节去带动。
    ystaoist 6-23
  • 0
    亲爱的太极内功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ystaoist”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ystaoist,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0
    吾示明心见性之真谛。夫先天之心即性,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虚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之蔽,恩爱之缠,此心之不虚者久矣。气为心使,精为神役,驰逐妄游,消耗殆尽。此学人下手兴工,所以贵凝神调息也。盖神不凝则散,散则游思妄想迭出,安能团聚一区以为炼丹之主帅?惟能凝则一,一则虚。我心之虚,即本来天赋之性;外来太空之虚,即未生虚无之性。息不调则放,放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非一团躁急之气运行
    ystaoist 6-22
  • 0
    一个字,松。 气沉丹田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ystaoist 6-21
  • 1
    各位贴友,想问问成都哪里有正宗的太极拳学习?先感谢了!
  • 0
    人心之动,昼则心窍皆开,阳也,辟一户而为之乾; 人心之定,夜则心窍皆合,阴也,辟一户而谓之神。 阳动阴静,阴静阳生。 阳动则精神舒畅,阴静则昏睡僵伏,此人之常情也。 古人以交媾神炁为进火,十二时中只一时。 言一日之间,行住坐卧,自然而然,凝神入炁穴,便是进火,便是子时。 一坐定,阳炁生,即身中子时。所谓冬至不在子,夏至不在午,言下手时,便是冬至一阳生,即火候也。 只如子时定息,不出不入;神凝,不生不灭。打
    ystaoist 6-18
  • 0
    练太极拳用不用站桩,有的人功夫从拳架出,有个从站桩出。但是站桩肯定对架子有作用。到底如何,大家讨论哦。
    ystaoist 6-16
  • 0
    申请人:ystaoist 申请感言:弘扬太极拳内功心法,传播正能量。
    ystaoist 6-13
  • 0
    一、空圈 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漥。如此做去,方为合格。 二、三直 头直、身直、小腿直,三者何以成直?细分之是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成真。 三、四顺 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四者何以能顺?细分之是手向左去,身顺之去;腿上左去,脚亦顺之去。惟顺脚时,先将脚尖撩起,顺势而动,切记不可抬高称动身之重点。向右顺亦然。 四、六合
    ystaoist 6-13
  • 0
    其始也,下手入室,先得精神渐旺,采得后天药,外肾时举不倒,丹田满足也。一日内得几次一阳来复,紧防走泄而失丹基。真炁渐聚,万邪难容。或胸膈烦满,而口吐顽痰;或便下恶物,似痢非痢,或泄泻宿水宿物;或腹肋胸背疼痛,或遍身疼痛、酸麻痒痒;或便身汗出,或生发疮毒。此皆未修道之前,所藏积之浊物、邪火、邪气等项在身内,今得正气旺相,逼出邪物,不能留存也,慎勿惴惴不自废。 或阴阳变动,腹中如裂帛;或关节将通,顶门
    ystaoist 6-12
  • 0
    很多静功养生的修持者都遇到过静中之动,也就是在打坐、站桩等静功修持中,随着时间的深入,身体内部、或某个局部偶尔发生无意识地震动、晃动、打颤等现象。很多人认为这是自己的内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了,实际不是的。静功中的“自发动”,只不过是“动静互根,静极而动”的自然生理反应而已。正如太上道祖所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复”者,地雷复也,一阳生于静极纯阴之下。 关于这种静功中的自发动,
    ystaoist 6-11
  • 0
    一、 问:太极拳命名之原因从何而定? 答:此拳基本原理分横竖劲,轻重劲,刚柔劲,快慢劲,此外又有左右转,左右进,斜线形,弧线形,环线形,螺丝形,并生一动,手一转身,互相往来,处处周而复始。万法归一,统统循环不己,生生不息,此理吻合太极阴阳之道,故而命名之。 二、 问:太极拳只见柔软,从未见其刚硬,但不知刚劲有无,在于何点,如何应用? 答:此拳分轻、软、绵、柔、慢、快、重、刚八劲、分述如下: 轻:一抬手,一
    ystaoist 6-8
  • 0
    太极拳内功也是内在的心法体验,是太极拳步入懂劲的关键。
    ystaoist 6-7
  • 1
    混元一气势 仙掌推云势 三盘落地势 两手擎天势 拈花托叶势 瞻前顾后势 仙猿摘果势 偷天换日势 灵猕护脑
    large 2-20
  • 0
    松是内家拳的核心,从松到空,再到虚化。是境界的不断提升。
  • 2
    葛传武式太极较之其他各式太极,更显小巧,是名副其实的小架,非常重视内功的修行。这一点从葛传武
    ystaoist 8-9
  • 0
    患者病史 性别:男 年龄:32 病情发展史 (依年龄) 幼时 - 青春期 2-4 岁 回忆察觉有淫意萌发;幼时多患呼吸系统疾病,因父母工作故无力照看, 后寄养于乡下姥姥家. 5-6 岁 随父母居住,儿时有尿床习惯至5岁,且时而多虑,善感. 8 岁 于秋冬某日顿感生殖器官疼痛,即诉于母;当下被母亲斥责。后于家内药物 浸泡处理。就医后诊断为包皮过长引起轻微外生殖器感染,不治而愈。 8-9岁 后因教导不善而染自慰习惯,导致精神萎靡、呼吸系统多病。感觉
  • 0
    中国大陆几家太极内功的一般情况和核心内容 这几年,我了解了我们中国大陆的几家太极内功,只有武当
  • 0
    世之习技者,感于人之性情,历代习文之士因体弱胆怯,虽有雄心而气弱,事业无有发展,练武之杰,性
    ystaoist 1-15
  • 0
    贴吧发每日练功日记也不错哦。比如站桩多久,盘了几遍架子,什么体会等等。
    ystaoist 1-15
  • 0
    太极拳到底能否用于技击?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需要问的,或者说太极拳肯定是武术,是具有技击性的。如
    ystaoist 11-28
  • 3
    内功将兴传 口述: 我学习、练习的太极内功,现在正式命名为: 武当古温州太极内功 将兴传 2017.04.18
  • 1
    我想学太极拳,我现在在看吴阿敏老师的二十四式太极拳视频,可以是很多看不懂,所以我希望有朋友指
  • 6
    1. 拜明师,要找有正式传承的老师,如果连自己的传承,至少上溯三代,有历史依据的真实人物,才行。
  • 10
    太极拳内功修炼秘法 第一章 太极功法说明 太极功法是融动与静于一体,开发人体神气之潜能的一种高层次的内功练法.师傅讲,练静功以养神意气,还曾不厌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