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宗吧
关注: 115 贴子: 3,848

明太宗朱棣,一个复杂而有趣的历史人物。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卅载侵伐总不废,十年安乐骁兵褪。 万骑遭困征尘戏,千甲渴乏何属罪? 北气茫茫日连雪,胡沙漫漫天子泪。 叩关社稷安因富,回首京城无面归。
    luyiyouhao 6-21
  • 78
    明蜀王府,即成都皇城,原位于成都市中心,今天府广场、四川科技馆处。当地百姓称之为“皇城坝”(“坝”,平地义)。至1655年前,皇城一直名符其实的被蜀王和地方割据首领所占据。清朝时期蜀王府改为四川省举人之地,称为“贡院”。民国时期曾先后被用为军政府和其他民政机构,四川大学也曾在此办学。1949年后随着城市的改扩建工程而被逐渐破坏,在1960年代末期的WG中被彻底拆除。 明蜀王府(成都皇城)老照片
    雉堞 8-3
  • 7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江路长洲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明初政治人物、诗人,燕王朱棣的谋士,并为靖难之役的主谋之一。 生平 出家为僧 姚广孝生于医生世家,十四岁落发为僧,法名道衍,却师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之术。曾经在嵩山寺游学,有名叫袁珙的面相者说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
  • 23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
  • 2
    胡俨(1361年-1443年),字若思,号颐庵,江西等处行中书省龙兴路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胡俨自幼好学,对天文、地理、律历、医卜都有所研究。洪武年间,中举人并授华亭教谕。后母丧丁忧回籍,服除后改任长垣教谕[1]。建文元年,荐授桐城知县。凿桐陂水,灌溉田地为民造福[2]。建文四年,副都御史练子宁向朝廷举荐胡俨,而他到达南京时,朱棣已经渡江[3]。 明成祖即位后,得到解缙的推荐,授翰林检讨,与解缙
    QB1258963 8-3
  • 25
    撷芳主人制作的明朝冕服像 洪武十六年冕服想象图
  • 54
    第一代皇帝,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朝服像
  • 33
    明太祖朱元璋书法
    帕主任 9-11
  • 1
    明 孔府旧藏 红纱飞鱼袍 局部。飞鱼袍柿蒂窠中作过肩的飞鱼纹(蟒身鱼尾),其旁并饰花草,此类装饰在当时的缂丝、织绣等上亦可见,珍禽异兽与花草杂饰,可上溯至元至宋(宋缂丝紫鸾鹊谱,元缂丝龙凤等多有杂饰花草者),宋代绍兴御府中所藏书画,缂丝类中即有“百花攒龙”,殆即指的这类纹饰。
    罂粟e撒 12-28
  • 23
    朱棣大事年表(转自蔡石山 著 江政宽 译 《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 编者(指蔡石山)按:此年表原由联经出版公司编辑部编制,今略有变动。 1360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宋小明王龙凤六年),一岁。 * 四月十七日出生于应天(今南京)。 * 陈友谅率大军围攻应天,朱元璋大败之。
  • 9
    遗骨已在文革中被焚毁了。
  • 0
    求高人帮忙,检查一下我加的标点。 看看的我自己做的标点有什么问题。 永乐八年十月○乙卯 上闻周王橚于国中作殿奉祀 太祖高皇帝赐之书曰:礼,支子不祭,王国庙祀则肇于始封之王,若 太祖高皇帝之祀朝廷自有,宗庙王今祀于国中过矣。孔子曰:祭之以礼,若不得为而为之,不可为孝,王其审礼而行毋贻物议 永乐八年十月○乙卯上闻周王橚于国中作殿奉祀太祖高皇帝上闻之赐书曰礼支子不祭王国庙祀则肇于始封之王太祖高皇帝之祀朝廷自有宗
  • 49
    【鲜红釉】 明代永乐时景德镇窑创造成功色调纯正的鲜红釉。色泽鲜艳、匀润。在此之前,陶瓷领域还没有一件色泽纯正的红釉瓷器。(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永乐鲜红釉的烧制成功) 永乐时期,红釉烧造技术逐渐成熟,器物明显增多,常见器型有瓶、盘、碗、高足碗等。胎薄体轻,造型规整。永乐红釉系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呈色稳定纯正,一改元代的暗红色调为鲜艳如初凝的鸡血红,后人
  • 2
    钦安殿位于故宫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在前檐接盖抱厦3间,后拆除。 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顶。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惟殿后正中一块栏板为双龙戏水纹。钦安殿的雕石是紫禁城建筑雕刻艺术中的精品。月台前出丹陛,东西两侧各出台阶。院内东南设焚帛炉,西南置
    琅琳玄 10-9
  • 62
    梁庄王,明仁宗第九子。生活在永乐、宣德、正统年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为强盛的时代。为宣扬国威,郑和前后七次出使西洋列国,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银、玉石、陶瓷等器物共计5300余件,用金量高达16公斤,用玉量14公斤,各种镶嵌的宝石有700多颗,这些都见证了郑和下西洋时代的辉煌。   明梁庄王墓是全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出土文物最多、最精美的一次空前大发现。其中金镶宝帽顶与金玉腰带的出土数量高居
    哈尔2013 7-26
  • 10
    《明实录》与《李朝实录》之比较研究 孙卫国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求是学刊 第32卷 第2期 2005年3月 摘 要 明代纂修的历朝实录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朝鲜的《李朝实录》与《明实录》属同一性质的官修史书。二者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将之予以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官方史学活动的认识。 关键词明实录;李朝实录;史馆制度;中朝史学比较 作者简介孙卫国(1966-),男,湖南衡东人,南开大学史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
  • 5
    唐朝阎立本绘《步辇图》中的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唐朝阎立本绘《唐太宗纳谏图》中的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知醒 7-14
  • 27
    关于明太宗(成祖)时期的明朝疆域,国内外一直存在各种观点,这里仅就我看到的观点做一个整理。 首先是国内主流观点,如下图所示: 这个观点的疆域包括羁縻地区东北的奴儿干都司和乌斯藏,国内观点认为这几个地区接受了明朝的册封,明朝对其进行羁縻统治,实际上已经被纳入明朝疆域,所以画入了明朝疆域。 下面是海外华人蔡石山在其著作《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中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这个观点没有将明朝羁縻的乌斯
  • 1
    爱死了,爱死了
    陌蕭熙 6-19
  • 1
    明朝皇帝世系图
  • 2
    居然还有这个吧?不错…
  • 31
    个人贴吧目录终于批下来了,但还是不能签到,请问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5
    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期间的行政中枢。其中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
    木头楠木 12-22
  • 2
    “太阳神鸟”金饰是中国古代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的最好实物记录,上古神话《山海经》中“金乌负日”的传说相映证。头戴太阳帽饰的青铜立人更是俨如太阳神的化身出现在祭祀活动中,也是古蜀人祭日迎日活动的具体体现。此外,在金沙发现的祭台很可能就是金沙先民举行祭日仪式的场所。
  • 15
    这是《明太宗实录》中关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未遂政变的记载:
  • 5
    知醒 2012-09
    这里已经被楠木兢兢业业打理成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好地方。
  • 1
    顾成(1330年-1414年),字景韶,河南行省扬州路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祖籍湘潭。明朝政治人物,镇远侯。 顾成自小臂力过人,且善于文学。朱
  • 2
    黄淮(1367年-1449年),字宗豫,号介庵,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温州路永嘉县(今浙江温州)人,明朝政治人物、大学士、进士。 生平 洪武年间 洪武二十八
  • 5
    转自明朝吧。 《全辽志》明代辽东边墙图 辽东边墙敌台 明代旋风铜炮 明代沈阳中卫山川地理图
  • 0
    来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rgabEA5JFQ/
  • 7
    武英殿位于紫禁城的前朝西路,和东路的文华殿基本上对称,它兴建于明朝紫禁城兴建时期。武英殿既是殿本身的名字,也是周边区域建筑群的总称。[1] 历史 明朝早期皇帝斋居、召见大臣都在武英殿,后来则转到文华殿。崇祯年间,皇后庆祝生日的活动曾在这里举行过。李自成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顺政权后,4月29日于武英殿举行过即位仪式,但第二天就撤离北京。[1] 清军攻入北京后,摄政王多尔衮曾将这里作为其办公地点。清朝初年武英殿用作
  • 1
    倪谦(?-1479年),字克让,祖籍江苏钱塘人,出生于上元,明朝探花、南京礼部尚书。 正统四年,登己未科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统九年,受命祭祀北岳。正统十四年,升任翰林院侍讲,出使朝鲜,传有《朝鲜纪事》。随后任侍讲学士兼中允。景泰七年,预修《寰宇通志》,迁左春坊大学士。夺门之变后,改任通政司左参议。天顺二年,充任日讲官。次年,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后被贬戍宣府。成化初年,宪宗登基后召还
  • 5
    为什么在本吧不能签到呢? 只有这个吧看不到签到处,是怎么回事?
  • 17
    欢迎明孝宗吧重要成员@兰云缘 来到本贴吧并成为会员,大家一起让这里热闹起来。
  • 30
    罪惟录帚纪卷之一二 太宗文皇帝纪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太宗文皇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