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召忽吧
关注: 3,655 贴子: 50,206

有山有水有圣人,天南地北召忽人!

  • 目录:
  • 国内地区
  • 6
    “十一”回老家有点事,然后上西山胡乱逛荡。过了赵家沟发现西南方向山顶上有个高大神像,就去看看,下了公路发现有些车辆同行,走了数百米有个建议卡子说是收停车费10元。过了卡子一二百米发看到人多了起来,左边山坡上停了许多车,也停车游玩。 打听神像是谁?收费的说是“李左车”。又问“李左车庙不是在雹泉吗?”回答说“这是他打鹿的地方,所以叫获鹿山”。 山底下是一道大致南北的山谷,里边许多水坝拦出很多水潭,上边有个
    梦绕浯水 10-22
  • 6
    自古山东出圣人名仕名将,孔孟七十二贤,管乐鲍召之名仕。浯水一带名圣莫过于老子,贤莫过于公冶长,名仕莫过于召忽。大儿子已经能读一些人物传记。每回老家我也特地的给他讲家乡的名人轶事。有些错误他都能给我指正,想来再大一些就是他教我了呵呵。 早有前去拜谒之想法,只是早前没有导航地图也无明示,不知道实际情况如何,一直搁置未能成行。今年假期尚有得闲。带着小儿子驱车30余里去了一趟。没成想陵园落锁,没能看到,只得园
  • 4
    五一回家看看,老婆大人回老丈人家就有拉不完的呱,我自带着孩子们出来闲逛。路过老碾盘过去看看。石壁崖下流水潺潺,只是没了少时的细沙白滩,上游的拉沙大车往来不断,扬起漫天尘土。 崖下乱石堆里寻见些许化石,让人不尽遐想远古时期汪洋一片的情景。 北崖崖顶有一处石围子。围墙宽片有1.5m,高处也有尽2米,自南向北看成反C形,靠近西侧崖壁而建。想来有可能也是为防捻军的吧。围墙均为就地取材青石堆砌而成。围墙南侧有一石堆,
    wqndsj 5-14
  • 6
    摘月山也变样了!
  • 3
    诸安沂集日(2020.11.20整理) 一、六: 诸城 大七吉、枳沟、孟疃、杨家灌津、赵古庄(贾悦)、石桥子、浩仉、马兰、涝戈庄、掘村、孙仓、道明、凉台、巴山、行寺、朱村(百尺河)、齐沟(辛兴)、安家铁沟、陆家庄子、琅古尧、石门、柳树店、山东头、郝戈庄、新郎商贸城 安丘 孙家沙浯、逄王、王家营、十字路、大盛、黄涯头、坡子、召忽、大埠后、宿家埠、王里居、李戈、申明、王家古城、朱子、西辛庄、班岗、宅科、东营、草甸子、岳家
  • 16
    不觉已经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季节,就想到太平山看看苍茫的秋色。他们说二郎峪那条公路与安丘交界处正维修,就从红石峪那条路上了山。 没去的时候心里想象着秋色应该很美,但真正去了四处望去,也就是衰草遍地、落叶飘飘,感觉不出多少异样。在山顶远望好歹有些寒秋的意境,心情也空旷了许多。 从红石峪上去后就向西而去,小道两边都长满松树,记得前几年似乎没有或者很小,现在把视野都遮挡了,很是不爽。一座座的风电杆子和
    摘月山客 11-30
  • 6
    此次寻访城顶山齐长城段约300m,最宽处底基10米左右,最高处约2米。为就近取材沙土堆筑。部分地方已经不见踪迹。因地势较高,此段算是保护的较好的,站中城墙顶南望摘药山,北去五龙山踪迹可寻。然而近年来还是受到了破坏,此段长城因修路和安装风力发电被挖断两次。
  • 17
    八月十六是回娘家的日子,我带着老婆大人和孩子到了丈人家,中午饭后老婆大人忙着拉家常。我则抽身带着孩子们到了多年想爬的卧牛城山。 研究地图N遍也没有去一趟感受更直观。按地图引导,车先穿过芦沟村东的小道继续往北行驶至孟家沟村。沿村中主路往东驶到上旺村。村子很小,道路窄的恨不得我把车子也侧着身子走。到路尽头后右拐看到一个小广场和一颗大树后往东就到了上山的路了。也许是村子很少就外人来,看到陌生的车子和陌生人
  • 3
    今年农历7月22,所谓的“财神节”,早些年没听说这个东东,这些年大约发财心盛,此日子鞭炮齐鸣,自早至晚绵绵不绝,绝对有超过过年的架势。太平日子就是好,可以放鞭庆祝这个庆祝那个。 话说70多年前的七月二十二,傍黑的时候正在吃完饭,忽然听到有人说东边来了鬼子,然后就是几个村子男女老少牵驴挑担向西跑,只听到河里都是涉水的声音,幸亏水不深,到膝盖的样子。过了大河后跑不动的躲进树林和草丛,有气力的继续向西跑,然后河
  • 4
    摘要山 https://m.toutiaoimg.cn/group/6806828586356441096/?app=news_arti
    wqndsj 7-4
  • 17
    柘山镇东北十里有个华家宅村,是柘山去往城顶山、摘药山和辉渠镇的必经之地,这里也是山东省传统村落之一。
  • 3
    张解南河口,去年大水之后冲下的沙子淤平了泥底,形成了一段沙滩,很有些以前的味道了。河水从沙滩旁边流过,切割沙滩形成一道道矮小的“岸”,勾起了儿时的回忆。除了沙滩,河岸已经回不到过去了。以前两岸是柳树、小叶杨、刺槐以及其他杂树,浓密的毛细树根被河水冲刷的干干净净,红的白的黑的都有,里面藏着小浮梢……现在都是速生杨,看着就不舒服。 河的上游殷民那地方,好像把沙子堆成一大垄,是准备卖?不知张解这片沙子能
  • 8
    小时候经常听伙伴说起这村子,有好大的山、好多的山货,还有好多的“瞎话”,很想看看什么样子。前几年卧牛城老师携夫人曾经一游,小蜗同志还写了优美的游记。俺空向往,难以成行。清明有事回家,完成后顺便跑山里散心,一路樱桃花海点缀着火红桃花,一直就到了孝仁泉。先走村子,村子还不小啊,其实和外边差不多,就是房子多依地势而建,不和平原那样整齐。老村有一些老石头房子,可以作为几十年前山村的见证。村前的孝廉河哗哗地
    wqndsj 4-30
  • 2
    小时听老人们讲,石壁崖下有洞,有人进去过,说里边有石桌子石板躺。具体哪个位置没人知道。洞很深一直通到西漫流。发大水时从西漫流河里扔麦根子,就会从石壁崖下冒出来。 关于这一传说一直觉得很神密。而且自小到大多次经过石壁崖,只见过一个小小的洞,怎么可能会进去人呢?但是我们知道石壁崖至西漫流一带的岩石都是石灰岩,而石灰岩是容易受到流水侵蚀的而形成溶洞的。现在想来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怎么这么多年一直也没人发现
    wqndsj 3-11
  • 10
    春节时重去了一趟石壁崖,依稀记得94年上初中,自己和堂弟赶着马车拉一车西瓜去上游李家沟卖瓜经过这里。那时还能看见空中有几只雕在盘旋。河床与盆地里的田地基本是平的,河里没有一颗大点儿的石头,全是细砂。然而经过二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城市化把农村搞成了这个样子。实在可惜。 从石壁崖的西侧斜沟爬上崖顶,俯瞰浯河,宛如游龙,很是壮观。这是想起了父亲给我讲的关于倒掉石的故事: 隔壁的爷爷自我记事起就没有了,父亲讲起
    wqndsj 3-4
  • 6
    号称“齐南天险”的穆陵关,今天已经荡然无存,从马站沿S227青临公路北行约10公里,爬上一个坡便到了“关顶”村,小村紧邻公路,新建了青色古香古色的2层小楼。中间有一条短短的东西街,竖着一个石牌坊,一个小小的广场。从街西行数十米就出了村子,齐长城遗址就在前边不远处,可以看到一个花岗岩石碑和齐长城的断面。 这儿的齐长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脉络非常清晰,底部宽七八米十来米,高度两三米,两侧修了两条土公路夹
    梦绕浯水 12-21
  • 10
    中秋节刚刚过去,每年的节假日我是得空就回家,每次回家也总能三两好友凑到一起谈天说地,今年也不例外。聊起好久没有去过河里玩了,遂决定结伴前往。由于前几年河里污染严重,河水断流,垃圾成堆,这次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只是有个念想,想去看看。 这次的出行算是给了我一个惊喜。直接上图
  • 41
    带着孩子逛了几天,看看家里的风景,让孩子对家乡有一个印象。
  • 16
    听老家的人讲,8.16下午三点多,西北角上来黑云,随后风雨冰雹齐下,石埠子界浯河以南(东)雹灾严重,除了紧邻浯河的徐家庄(就是修桥需杀杨树的那村)略轻,自西北向东南一路狂掠,西到朱双(再西我也不知道了)东到安五路,向南大五莲许孟一带,几乎扫荡一空
  • 40
    江西鞠姓和山东召忽鞠姓一脉相承,同族同宗,早就听说江西附近有鞠家村,一直没有探访,假期有时间,用一天时间跑了四五个村子。
    macju 7-31
  • 17
    翻出几张卧牛城的照片,阿陀桥上,杜家沟老庄路上,再就是桃洼东坡上。
  • 26
    照片已经拍了两个月了,今天翻看手机才想起整理一下发出来。 渠河北岸 这是从摘药山南边沿着山路往上走,不知道什么时间规划的。 远眺山顶,天气不错,视野很好。 山顶上的光伏板 全景图
  • 27
    这座两岸百姓盼望已久的大桥终于开始建设,建设方是安丘的(诸城不知脸红不?),名字好像是“凯能”。现在桥墩正在施工,钢混结构;旁边有许多预制的混凝土钢梁,看样子汛期之前能基本完工。 河西侧也就是安丘方面,还有一片好沙子!
    hujlw 9-11
  • 19
    柘山老子文化广场土里土气的营生
    54和风 5-31
  • 6
    初一又上摘月山
  • 32
    2019年1月11日,石埠子镇张解村跨渠河大桥通车仪式在张解村举行,潍坊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郭召义出席通车仪式,石埠子镇党委副书记孙学文陪同。 跨渠河大桥是一座5米宽160米长的横跨渠河涵洞漫水桥。10月26日开工,在当地方工作组的援助下,经过28天的紧张施工,于11月23日全部完工。
  • 7
    小时候,每到初冬,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做两件事--挖地瓜窖子和白菜窨子,用来贮存过冬的地瓜和大白菜。开始只觉得二者差不多,就是叫法不一样。现在看二者还是有较大不同的,地瓜窖子是个较深的坑,有天窗。白菜窨子是半地上、半地下的棚子或者屋子,有门口、简陋的草门。 挖地瓜窖子----口语叫“出地瓜窖子”,有这么几个步骤: 1、选址。在房屋附近或者村边找一点空地,方便存放、管理即可。 2、挖。这是一个出力的活,挖一个一两米
  • 4
    冬至这天,老家有上坟的风俗,当然咱也不能免俗。煮了一点水饺就回了一趟老家。回的时候,堂弟给放了一些鲜嫩的芹菜、甜椒、辣椒、大白菜,还有馋人欲滴的草莓,现在收购价12一斤,算是难得卖上价的农产品了。邻居又放上一些大葱之类……有些不好意思了。 偏了一下腿到了召忽,想买小米,上次买的做出的稀饭黏黏的,有明显的米香,所以吃上又去买啦,老崔的货不是盖的!崔老板夫人在店里,说本地的小米就剩了5KG包装的一袋和大袋子里
    qq815130 1-13
  • 26
    八月十五上午抽空上了趟摘月山,从后河村穿过,最后从蒯沟村后边的安孔路口那边下来。吐槽一下后河村往西拐的那个路口,很小不起眼,不经常走得一不小心就往北走过了。镇上是不是应该加个路牌啥的?也花不了几个钱。。 秋高气爽,分外怡人,空气好视野好,登高望远,神清气爽。拍照技术不咋地就简单拍了几张,顺序就是按照走路的顺序,最后四张是按照向西、向南、向东、向北方向照的。大家尤其是许久未见熟悉的故乡山景的吧友,将
  • 10
    首先想到的就是供销社里卖的五仁月饼,中间一个红点,大块冰糖漏在外面看着就流口水,大人给钱去买一个回来,子们好几个掰开平均分,那种香甜,咬到青红丝的那种味道回味悠长。再一种就是月光子,这个跟月饼的区别就是皮不一样,白色的酥皮,中间也点着红点,咬一口掉一地渣渣,别有一番风味。还有一种就是沂水特产丰糕,这个只有我们当地中秋节的集市才会有,中秋节吃完晚饭后才能吃的点心,一片雪白的白糖上面撒着青红丝,松软香
    c站窄带 10-21
  • 20
    今年雨水略高于常年,按说几年干旱好不容易降了几场雨是大好事,想想去年、前年有的县(市)城都快喝不上水了,今年还幸亏几场不安常规出牌的台风才带来这些雨。谁知,两三个县被淹了,而且淹的还挺厉害。许多人马上就拿1974年8.13大洪水相比,其实我觉得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这次水当然也不算小,但连续干旱的底子、下雨持续时间、下雨的范围、水库加固、河堰加固等等,条件比74年好了多少倍!至于有人把责任推给水库泄洪,也是化
  • 10
    孔家庄大桥桥头已冲断
  • 67
    前些天浯河(渠河)发大水,估计是近一二十年来最大的一场。当时金峰同志到西殷民拦河坝现场报道,几十年的拦河坝被冲垮。老家人也给我发了一小段视频,滔滔黄水很有几十年前的气势,而且溢出河床到了河堰底下,确实是二三十年来罕见,要知道现在的河床已经是深三四米的大沟了。 其实去年也发过一场水,比这次小很多,但石壁口村的拦河坝+漫水桥就冲坏了。 网上动不动就喷“豆腐渣”,我到不这么看,有的工程确实豆腐渣,但多数的都
  • 17
    若把摘月山至城顶山齐长城城墙回复,两山建隘口!这景区大概有五星吧。。。。重点做好四点点推介:1,乡村采摘游。官庄小米,孟家旺樱桃。2,齐长城古迹。3,中国现存可考最早书院。4,老子东游地。5,爱国将领周复事迹。6,捻军古战场! 资金来源1,由市出面,重点向省、青岛市拉赞助入股。2,本地村民,本地出的达官贵族私人出钱入股。。。 远期地理客源规划:京沪二线从景区周围擦边而过。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有钱人会经常路过景
    wqndsj 9-15
  • 35
    天气比前几天好多了,但游人稀少,只遇到一家3口。 摘月山顶上的建筑许多已经完工--特别是前边那一排宫殿,都粉刷一新、安上了门窗,里边也请来了各位神仙,大致是观音、王母、龙王,还有一间供了(胡?)三太爷三奶奶--这脑子看了一会就忘了--不知有什么说处?我一般不对宫殿内的神像拍照,所以没能记下来。 玉皇殿美化了一下,前边那几个很丑的加固的砖石柱子做成了盘龙形状,比原来好看了许多。山墙上画上了太极图。玉皇殿西侧打好
  • 4
    很少在山上看见了。
    故乡明o 11-29
  • 4
    盘山公路几乎到了山顶,从下边看着还算高大的山头,现在看起来不过是三二十米的小山包,用不了几步就能到山顶。大路与山体之间有数米高的坎,是修路和安装风电塔挖的。媳妇从一边先开始上,我到了前边找了一个缺口处也开始上山,看到一些山菜正准备摘,就听到那边媳妇子嚷嚷,说什么一致山鸡撞到铁塔了,让我快下去看看。我就下到路边的大铁塔旁边没,果然看到一只山鸡躺着一动不动。我边走边盘算这只鸡是放生呢还是吃了呢?捡起来
  • 8
    柘山西北的金钱洼村东南和村南各有一对小山,其中西边的一对大一些。名字就是双山子;东南的一对就在公路南侧,不知道名字。 这两对“双山子”很近似,都是一大一小,东边的大西边的小;距离也很近,基本是挨在一起;结构也近似,砂岩页岩之类;植被也差不多,顶部是柏树夹杂着一些荆棘。
  • 8
    以前只是偶尔碰到,开始开紫花的时候比较显眼,等其他草都繁茂的时候,白头翁就隐匿不见了,今天碰到好几棵,仗着白发般的长发,名副其实啊。
    wqndsj 4-23
  • 9
    早就听说摘月山北边有个仙人洞,一直无缘。正好回老家有事,有点空就一块去找找看。在彭家沟问了一下路,他们指着村北的一道东西向的山说:“洞就在山北坡上”,明显的标志是西头主峰上竖着一根细高的测风铁塔,说是风电场刚刚修了上山路,可以上山。 在彭家沟村东几百米的地方是岔路口,向北有条土路,走了一小段发现左侧(西侧)岔道通向了石坑,我则继续向北,以为从山北侧能上山,结果差点去了华家宅,只好又倒回来,岔到向西
  • 42
    请问吧友从G25高速沂山出口往召忽走,路还可以吧?不是盘山公路吧?我这两次都是从孟疃下高速走西朱堡,这样远点。
  • 44
    幼时家里建筑物不多,印象最深的有三个:笼烟屋、大屋窖、氨水池。 笼烟屋现在好像还有,就是烤烟的地方。将烟叶绑在杆子上,然后拿到笼烟屋里去烤,几天下来,开屋的时候,几家欢乐几家愁,二黄、三黄的兴高采烈,那些烤焦的,好像叫垃圾烟吧,就换不成钱了。 氨水池一般是依坡而建,好似一个大古墓,下方是方的,屋顶是圆弧型,里面放置全村用的氨水,现在估摸,大概可以存放150立方米的氨水,生产队里用的时候,就用马车去拉,下
    北楼水库 11-12
  • 114
    四月四日,正值寒食,临浯、召忽、柘山三吧的朋友登摘月、观湖水、吊老子,也是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大家欢聚一日,情趣盎然,过后仍回味无穷,期待下次的重逢。 这次小的活动是由临浯吧的临浯街老兄发起,临浯吧永远吧主鼎力支持,柘山吧三生缘吧主热心帮助,我们召忽吧卧牛城公民与本人热情参与。小活动活泼有趣,取得圆满成功。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召忽人家

目录: 国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