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吧
关注: 403 贴子: 1,587

  • 目录:
  • 历史综合
  • 39
    初学者,请前辈们多多指点!谢谢观看!
    明月oO君 10-29
  • 12
    刀剑与尊严   那或许是一块石头,那或许是一根树干.  但是到了真正能够掌握制造工具的技术时,人类才真正在文明的道路上跨出第一步,是这一步使人类超越了其他所有的动物,是这一步使得"人"的轮廓得以在地球的生物舞台上浮现.   直接沿袭这个时期的工艺,至今仍有极少数人保存着,那就是石刃的制作. 火山喷发的时候,因为高温,有些矽质被融熔成"火山玻璃",又称"曜石".  以适当的角度敲击曜石,可以成片状破裂,从而可以加工成为相当锐利的石刃
    王问鼎 6-27
  • 16
    菱纹格剑(1965年与越王勾践剑同时出土)
    yjf196579 1-28
  • 5
    中国剑术如此大,汇集于此必火!
  • 3
    http://tieba.baidu.com/f?kz=1146871866 古人云:江山在,剑在,美人如玉! 古人讲修养身心,少不得的两件器物便是玉和剑,而且愈来愈被神圣化。 古人讲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其一,玉温润而泽,谓之仁;其二,玉廉而不刿,谓之义。廉是廉洁的意思,刿是伤害的意思,自身清廉,不伤人肥己,这就是义;其三,玉垂之如坠,不趾高气扬目中无人,谓之礼;其四,玉缜密坚实,谓之智;其五,色彩斑斓却心地透明,谓之信。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德,玉也
    哈雷9 12-15
  • 2
    剑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近战短兵器。它由剑身和剑柄两部分构成。剑身修长,两面都有利刃,顶端收聚成锋;剑柄则较短,用于手握。由于在格斗中其功能以推刺为主,故又称为“直兵”。 剑的历史极为悠久。据有关资料分析,大约创制于殷末初之际。早期的剑都很短小,主要用于防身自卫。所以《释名》称:“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此后西周时期两军交战皆以车战为主,远距离用弓箭对射,近距离则是戈戟相交,较少用剑作战。 只有到了
  • 4
    0)轩辕剑 黄帝所铸。首山之铜,天文古字。<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禹剑 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3)启剑 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后藏之秦望山。  &nbs
    哈雷9 8-22
  • 1
    《淮南子·氾论训》记:齐国薛邑有一位烛庸子,只要见到剑身上指甲盖那么一块,就能够鉴别出这把剑是利还是钝。看来,烛庸子精于相剑,并因此而闻名。 所谓相剑,即通过观察器身外表(包括器形、文理、颜色、光泽、铭文、装饰等),来鉴别剑器的优劣和名剑的真伪。战国社会上专门有一类术士以此为务,被称为“相剑者”。但是,即使是相剑术士,对于一般铜剑之貌似名剑也很头痛,要予以鉴别,就必须精通铸剑之术,能够识别优劣。故相
  • 12
    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
  • 13
    一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伴同陈汤给汉帝汇报中的这名话,一起递向长安的是北匈奴直至单于的首级。         陈汤,威服西域诸国,在中亚锡尔河北地区破北凶奴,斩其单于。迫使其余部向西远迁,于是欧州的缰梦开始了,哈哈,整个欧州都在凶奴的铁蹄下颤抖。推骨排一样源源不断被凶取赶来的蛮族,导致了罗马帝国灭亡。
  • 20
    第一架举鼎势:并步正立,右手在前握靠剑盘(即置于剑柄上方)。左手在后握住剑柄下方尾部。双手错分,掌心相反朝向,将剑上举齐头并令剑尖向后;跟着将剑向前下方砍去,并伴随左脚迈进变为“左弓字步”。此法功在格开敌家杀来之械并随之奔砍。同样也可退步格(图1)。    第二架点剑势:手法为向前点击其剑,令之快而沉,疾而重。步法伴随前进。其方式方法既可上挑剑,也能偏揭剑并由此势作向右转身且退右步之后接做下一势。大凡
  • 4
    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於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於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      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袁
  • 18
    李都尉古剑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 4
    李景林,字芳宸,号“广古川”,近代武术大师。生于清光绪十年(1885),河北省枣强县人。幼承父艺,从学技击。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1932)授以剑术。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剑侠

目录: 历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