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吧
关注: 2,909 贴子: 2,358

在这里可以畅谈中医药自然领域的话题

  • 目录:
  • 社会机构
  • 1
    当男人软了时间短了,自信心都没了,家庭也不和睦了。于是,大量补品、蓝色小药片、祖传秘方、什么什么锻炼法等等,钱花了,效果是越用越是力不从心。 男人想好为什么哪么难呢?上一张图来说明男人想肾好,要过几道坎? 上面这张图是水之精气循环图。人体的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运化功能,中医用一个脾来统称,这个大家要明白是指脾功能而不是实体脾。 在分析前要讲一下物里课里的潜热,任何一种物质都有其固定的潜热,虽然人是一个活
  • 0
    中医不科学甚止反科学? 并不是,只不过中医千年前对一些物理现象认识不够,在理论上有漏洞,导致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用下面提到的一些物理基础现象来分析一下西医是否科学。 人体由胸膈为界,被分成两段,上半段为胸腔,下半段为腹腔。胸腔和腹腔除去脏腑占位是有空隙存在的,而且是被人体皮囊包裹的密闭空间。 1、蒸发: 在一个密闭的房间温度37℃,用水浸湿一件衣服并拧干,然后在房间里挂起来,衣服在几小时内就干了,房间里的
  • 0
    重新认识胸膈的重要性。
  • 0
    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能解释为什么生病的人越来越来越多。水→气、气→水的循环是否在体内真实存在? 要不要面对事实存在的系统?
  • 0
    健康和不健康之间的亚健康就是我们拯救自己的机会。
  • 0
    经过几个月的试药,发现原来的思想有错误的地方,就是错误的认为脾寒不能补,会导致寒邪深入厥阴。 现在实际试药后发现,如果不用补法或者小补,一些疾病一开始有效,后期就卡壳不再进步,所以我老讲小孩好得快。 那么原来的温补法为什么无效而且会导致寒进一步深入厥阴呢?现在想明白了,就是一次性投入的热药量不足,导致人参和姜用上后寒气只是缩小了一圈,并没有被驱赶,还是潜伏在身体里,人不可能长期吃药,一旦停药,寒就又
  • 0
    一个人重量的70%是水,年龄越大含水量越高。 中医千年来没有阴水和阳水之分,而在自然界中只要正常气温下有水的地方不结冰情况下都存在着液态和气态的两种状态,水的气化是不间断连续的气化,人体体温高达37度,相当于夏天高温,水的气化在人体内肯定是存在的并且有其水化气、气化水的路径。 在阅读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时,发现可以用一种新的比目前普遍的解释可以更进一步解读,希望大家都来多角度重新试着解读,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
  • 0
    当我们出现各种上火现象时,首先想到的是用凉药凉茶,高级一点用引火归元法,把上焦之火引到肾位,中医一直认为命门之火是生命本元之火,所以当人体阳虚时想到的都是以补肾阳为主,也有人认为心脏是人体动力的源泉,当阳虚时补心火的也有,所以中医有各门各派,都自认为自己的理论正确,可简简单单的一个鼻炎,各门各派都不能非常简单有效的解决,为什么?自然是理论有问题,不能有效指导用药。 首先肾含生命本元之火,心是人体的
  • 1
    在写上一篇《人体阴阳的新定义》时,突然想到阴水渗透到腹腔空隙的过程,很象一个塑料桶漏水了,五脏六腑就象一个个装着不同味道不同颜色的液体的塑料桶,然后漏水了,一个这个漏水的桶本身有问题,再个漏出来的液体又被其他脏腑吸收,带来了与阳水不同的偏性,复杂的疾病开始发生。由此可以看出保持脾和膀胱功能正常多么重要,否则阳水不足就会导致非常复杂的毛病。
  • 0
    根据水之精气理论,在脏腑内流动的水为阴水。 由脾气化和膀胱气化在脏腑外流动的水为阳水。 当脾和膀胱正常,阳水充足,腹腔脏腑间空隙充满了温润的阳水,水是由脏腑外向内渗透,脏腑有阳水滋润百病不生,定义为阳。当脾阳虚和膀胱阳虚,水之精气枯竭,脏腑内阴水向脏腑外渗透,寒湿自生,万病由此起,定义为阴。 有了新的阴之定义,用药方向就非常明确了。 用干姜桂枝肉桂驱脾寒,用乌药增加膀胱气化,用柴胡等解肝郁,当刚用乌药
  • 0
    中医近千年以来把水之精气作为普通水来对待,包括所有的中医名家,导致寒入厥阴,心和肝必出大问题,这也是早逝中医名师的通病,所以想长寿必须要恢复水之精气第一段和第二段。 黄帝内经: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第一路,普通水之走向,随食物进入
  • 0
    黄帝内经: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第一路,普通水之走向,随食物进入胃,食物中含有大量水份,同食气一同入肝,入心,入肺…散布于全身及皮毛形成水之第一路走向参于血液循环。 第二路水之精气走向,喝到胃里的水,上浮溢出的水之精气上输于脾,水
  • 2
    支持线上平台授权,欢迎需要的老板咨询,正规授权,需要滴滴
  • 1
    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药学和中药鉴定
    俗人⌬ 2-10
  • 0
    挖葛根使我快乐
  • 1
    入坑比较晚,想收这本书!有爱好者转让吗?谢谢!
    A7688722 10-8
  • 1
    晓木虫中医学版块主要介绍中医疾病诊治。
    晓木虫 5-7
  • 0
    自己是一名在校本科生,正在做一个可以查询本科中医教材的公众号,想要尽量的方便同学,并将教材与经典,教材与医案练习紧密联系一下,由于担心做完之后涉及到侵权的问题,所以想要先联系出版社获得出版社同意之后再继续做一下,有人能指点一下吗?非常想继续做下去,也不会广泛传播,就是想做出开看看。
    抒涯 10-11
  • 0
    1,天真无邪:真,正也,不歪、不斜,故而无邪。天,大也。大自然之全部法则、规律。行的端,做的正,端正之所为也。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遵守自然法则。自然法,非人间法也。“五加二,白加黑”、“大跃进”、“拔苗助长”、“追名逐利”、“积劳成疾”等等皆人间法。在自然法则统治之下。 2,痔疮、便秘、牙病者,皆阳明之热也,智者治取阳明,愚者众也。
  • 6
    病因病机 在中医学文献中,类似肝癌症状、体征(如胁下肝区疼、痞块、黄疸、出血等)的记载有很多。《难经》中记载:“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腹
  • 0
    个人简介: 曾在北京、郑州大型图文快印公司任职,十年经验 期间长期参与多款畅销杂志排版设计(瑞丽风尚、时尚先生、中国摄影等) 为多位郑州作家协会成员个人著作做排版设计 现与多家知名企业长期合作承接其设计业务 现成立独立工作室,专门做设计,如果有需要排版设计的,可以联系我哈 绝对比您到店里更实惠哟 另外:单本相册、名片、企业传单、学生纪念册、企业画册、菜谱、手提袋都阔以做 如果你平时的量比较大,但不太稳定,还
  • 1
    以前都没发现呢,居然还有这个细微的版本区别,但网上也查不到相关对比的信息,只能看到目录的文字描述有一点点不同。
  • 0
    黑膏药,求合作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痛、骨质增生、滑膜炎,骨股头坏死以上费用极低,疗效快,不复发,百分百治愈 ,期待有识之士真诚合作,无心勿扰。方法:外贴与内服(中草药)。
  • 2
    近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首批100本发布。此丛书的整理出版是财政部公共卫生资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的成果之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王国辰介绍,出版社已经开始着手相关工作,“把数字化出版作为发展目标,下一步建立古籍出版数据库。”
    天下易医 12-15
  • 6
    黄帝内经•素问第39篇有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内经中早已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治学之原则:验于人!合于今! 所有的如天地阴阳等等,这些都是代名词,都必须在人身上得到验证!抽象之概念,是基于客观具体的事物,归纳浓缩而成的结论。这些中医名词是人体客观规律的概括,来之于人,当然能验证于人。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治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中华医药,本乃生命之科学,生命人体,
    QINZHUANZHOU 12-11
  • 0
    理论证明经络是肌肉缝隙,是气的通道也是人体免疫系统通道。
    wkyukyu 8-19
  • 1
    出版社注册的账号,邮箱验证不了怎么办
  • 7
    中国中医药官网打不开,没法下载电子档,怎么投稿?
    天下易医 12-15
  • 1
    各位我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医内科学》中推荐的药方有几个在《方剂学》中竟然没有?我说的是最新版的《中医内科学》和《方剂学》。
  • 0
    患者女性,42岁。长期工作紧张,郁郁寡欢,心烦易怒,头痛时作,近来头痛加重,昼轻夜重,经前胸闷乳胀,经血量少色暗,舌暗苔白,脉弦。
  • 0
    我用科学方法,揭开气功谜底,用物理学生物学原理证明,人体经络是肌细胞在构成肌肉组织时,形成的缝隙,这个缝隙布满全身,从头到脚,比经络图复杂。我们想想针灸,针扎在穴位和不是穴位,效果不一样,这说明经络在机体内。解剖学看不到经络说明经络不是实体。针灸和气功是活体现象,有气感在体内运行。说明经络是缝隙。
    wkyukyu 4-13
  • 31
    如果您有中医药相关书稿或资料,欢迎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可在本帖跟帖留言。
    华易 3-6
  • 3
    2014年,正值任应秋诞辰100周年,我社积极策划《任应秋医学全集》的编辑出版事宜。终于于2015年成功面世。 任应秋先生不仅仅是公认的中医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彭建中教授说过:任应秋先生是集文、史、哲、医于一身的大家,学识之渊博,造诣之深厚,高山仰止!新中国中医学术史、中医教育史,这是绝对绕不开的名字,可以说任应秋先生是现当代中国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的标志性人物。 任先生是四川江津人,四岁读私塾,后来入江津国学
    王奕伧 6-28
  • 3
    打开贴吧满目苍夷都是求助。而求助不得法,张口一个症状就直接问治疗方法,殊不知中医治病是调的内部紊乱的气机,一个症状仅仅是内部气机紊乱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离看到病因很远很远。一个西医病名一个症状岂能尽如人意的就能用药调理到内部气机?不要再给首页造垃圾了﹏医生不会看,骗子打广告,半吊子斗破嘴,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若要真心想在本吧交流,中医是需要四诊的,首先把不舒服的症状以及吃喝拉撒情况谈一下,在二楼上传
    海莲 4-11
  • 0
    专业印刷
  • 0
    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胸对女人的重要性,不少女性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但却疗效甚微。其中服用药物丰胸是风险最高且收益最小的一种方式,就有如健身食入过多蛋白粉一般,身体很容易反弹,而且对身体的危害也很大,那么,怎样才是丰胸的正确姿势呢?   *直推乳房:按摩者先用一手大鱼际着力,从对侧乳房上缘开始,用力柔和均匀,向下垂直推运至乳房下缘,再用小鱼际着力,从下往上以相同的手法沿原路线返回,重复10~20遍。   *横推乳房
  • 0
    比利时的一位专家对某些人种的饮食习惯与人体气味进行研究后发现,体香和饮食习惯有着不解之缘。这和我国古代人的认识不谋而合。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服用“冷香丸、玫瑰香露、木樨露”等,成为人羡人爱的香美人。 那么,怎么通过中医来调理体香呢? 桃花香型: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桃花能“令人好颜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从桃花中提取的植物激素,有抑制血凝、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的特殊作用。用桃花瓣泡茶或研末调蜜制成蜜丸,
    cruelazj 2-17
  • 0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适宜吃什么   1、饮食上以清热解暑、健脾开胃为主,同时兼顾生津止渴和养心安神,并适当利水祛湿。   2、中药宜选用清热祛暑滋阴的药材,如金银花、白菊花、麦冬、山楂、玉米须、决明子、五味子、枸杞、茯苓、薏苡仁等。   3、食物可选用新鲜蔬菜和瓜果,如西红柿、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
  • 0
    常用食物的属性有:热性、温性、平性等。 一、 热性 辣椒、胡椒、肉桂、精白麵、豆油、白酒。 二、 温性 1. 谷类:高梁米。 2. 蔬菜类:大葱、葱头、蒜苗、蒜苔、柿子椒、香菜、南瓜、茴香。 3. 调料类:大蒜、生薑、醋、大料(学名:八角茴香)、花椒。 4. 水果类:山查、金桔、甜橙、桃、荔枝、杨梅、杏、樱桃、木瓜。 5. 肉类:鸡肉、鸡肝;羊肉、羊肚、羊肾、羊骨、羊油、羊奶;牛骨、牛油;鹿肉。 6. 水产品:海参、海虾、带鱼、鲢鱼、鲩鱼。 7
  • 0
    近日,《科学新闻·健康中国》杂志登载了我社副社长林超岱的中医事迹。 林超岱副社长对中医一直孜孜以求,对腹针情有独钟,他积极推进非药物疗法整理与研究,帮助确有疗效中医诊疗技术立项;他坚持中医临床,工作之余拜名医为师,系统学习腹针疗法;他坚持免费义诊10余年,以弘扬中医药为己任,把医生的天职记于心、践于行。他运用腹针和中药处方免费为7000名患者治疗,作为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他在健康养生讲座中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中医砖家

目录: 社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