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 52,129 贴子: 328,877

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

  • 目录:
  • 人文学科
  • 0
    还是知乎有意思,笑料属实多,文言常识问题活生生抽象成鬼畜整活
  • 6
    臣崔鸣吉言:前者大清兴兵,质问国主。我主既闻,忧惧之至。惟念宗社大义之存亡,乞归附于大清。愿为圣朝之藩属,以求国祚之久安。圣朝尝令质世子,我主不忍,因此悖旨,遂为不臣。世子未及弱冠,聪敏仁孝,国主之爱子。遍观朝堂,无以托负。于司马而忧社稷,托曹爽而心不甘,故我主愿永寄世子于膝下。更隔关路远,天寒难行,我主为父之私,不愿为质。群臣劝进,国主弗予。以致天兵诛罚,大道压近。群臣悲惧,我主怔心,乃予臣上疏
  • 278
    鸦头 诸生王文,东昌人。少诚笃。薄游于楚,过六河,休于旅舍,仍步门外。遇里戚赵东楼,大贾也,常数年不归。见王,相执甚欢,便邀临存。至其所,有美人坐室中,愕怪却步。赵曳之,又隔窗呼妮子去,王乃入。赵具酒馔,话温凉。王问:“此何处所?”答云:“此是小构栏。余因久客,暂假床寝。”话间,妮子频来出入。王跼促不安,离席告别。赵强捉令坐。俄见一少女,经门外过,望见王,秋波频顾,眉目含情,仪度娴婉,实神仙也。王
  • 115
    四月一日 , 昨来盐。 读元稹诗《春六十韵》。
  • 10
    看了两篇相关论文,一个说作『曾经』,但似乎诗意不通;另一个作『眚』解,但唐代还通假的可能性比较低。
  • 13
    故太傅司马懿,辛勤内国,劬劳王室。整肃军纪,罢废奸宵,选拔忠矢,蔚然有功。师为人子,丕功其父。罔食俸禄,无功于朝,其罪一也。自三祖立业,以法治人,不以人治法,故魏室严明,规矩肃然。师为大臣,妄行不法。朝廷巨细,自行操专。放浪跋扈,更胜羲爽。其罪二也。师刁狡好战,每率与战,十战九败。败则求衣、粮于朝廷。日久积年,海宇颓废,中原饥嗷。以致上下怨沸,江湖骚动,民生不聊。其罪三也。师阴养死侍,为臣不忠。陛
  • 0
    想求一句古话 意思是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别人 说明你过的还行 感觉以前看到过但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 蟹蟹了
    cyclmt 6-18
  • 2
    临江仙·当下尘俗无逸趣 当下尘俗无逸趣,欢歌尽后少开怀。 追思故物甚伤哉。去忧须醉饮,含恨欲登台。 得意书中堪绝倒,别来乐事自歪才。 「酥胸露出白皑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临江仙·雨后洪波含街没 雨后洪波含街没,晴时烈日似焚烧。 南山气候属实遭。若得登天阙,无人不持刀。 解恨宜将中指竖,唯怜无物赠仙曹。 「浓烟万丈与天高,物情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临江仙·荡子闲游无逸趣 荡子闲游无逸趣,当街少妇正骚哉。
  • 0
    文章大意是作者谢绝了考官当自己的老师,其中有一句大概意思是能当自己老师的只有孔子一人
  • 22
    原文:努尔哈赤佯令部彝赴抚顺市 看到的大神解答一下。我在百度和词典都搜过了,只有酒器和法度的意思啊
    qjleesd 6-17
  • 2
    夕阳欲落,斜光苍苍,山海平, 越山苦恒,莺叫鸣,恍惚高望灼赤赤风雨不来,日落旭阳炙无边线,恒艰翻越,已成十五。 为所俱来,斥回谈阅,日落无恐,旭飞无惧,落即升之起,起即旭之落,无难处之所言据,何为翻岳,前路无穷远,行止,路回无处,向前唯生有一夕之间,无惧,恐之为懦夫之所言讵,行之所来,难行于恐。惧行无过,何言难之词。 夕若渺渺,行若凄凄,无所谓行路将远,乃终可始终。
  • 54
    网上有朋友总结了下, 我觉得很好, 引而与众共享。 1.用作代词: (一)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
  • 4
    因为是什么意思 吴会应读吴快吧
  • 2
    史公承父志,欲绍明圣贤,生亦无闻,然《史记》自名山而布天下,又荣其后封。是其事,不虚于前也。又数疾名之不称,而如卞随务光之砥行立实不能附青云者,又为之传。温公则幸也,生即大闻,昭明君聪,至于枢机之任。及作志,又显为御赐,给纸墨之费而无有隳堕之忧。然亦不以此骄恣傲人,虽荆公之党亦不能发其短。及青苗之法被议,荆公引疾卧家,欲辞以胁上,温公即报之以书,诚自中发,直以性出,曰荆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谓其施政
  • 5
    这个是我第一次写东西,21在读大学生一枚
    顾慕良 6-15
  • 38
    夏汭泽聚,鄂渚襟引。南维高拱,北斗平临。环三镇而列九区,立华中而鼎襄郡。星罗翼宿,接天府之膏腴;月拢楚江,连云梦之沃野。八方开道,九省通衢。浩荡天流入鸿蒙,巍峨地丘录参商。白雾横舟,别积年之有穷;赤虹飞锁,骋光阴之无量。流火佳期,客游若织;平午阳时,声传如沸。贤者无为,莅临彼方;碌夫有幸,荣窥盛景。 时方重五,岁在甲辰。朝雾凝而腾蛇起,暮霭清而鹦鹉鸣。登玄武以朝圣,拜玉龙以明神。怅太白之别意,念崔
  • 5
    这七辅,四叔都是谁?,有哪位大神能为小生解惑,感激不尽。
  • 12
    相比于《离骚》,《九歌》风格上远为清新典丽,艺术上远为洗练娴熟,全异《离骚》白、缓、滞、重,有显著的代差,即便是同一作者前后期也很难呈现出如此跨度,何况根据文献和写作内容,《离骚》已是屈原后期作品了,更无此可能,加之屈原、宋玉作品的编辑迟在东汉,版本讹杂,莫衷一是,正如《楚辞》不载而《文选》所录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以赋名而序为第三人称的作品显然不可能是宋玉原作,我认为《九歌》作者也非屈原。 诸君怎
  • 0
    呜呼哀哉!伊百年之有尽兮,自前代而固然。闵夫子之怛化兮,𤭢弥天以两丸。岂家国之无禄兮,抑人生之多艰?亮炎炎之必烕兮,夫何取乎贾怨?操金椎以入地兮,然跖父之秘权。 明本味于割烹兮,亦阿衡之故也。羌媵女于后宫兮,何不改此度也。以庖宰而得此兮,岂始愿之所望。生有五鼎食兮,死固当五鼎烹。虽铭功于壶鉴兮,亦贻臭于辒辌。繄蹀足于东海兮,鱼乱乎下鸟乱上。巨鲸死而彗星出兮,今独閟此精光。信寻常之沟渎兮,固鲵鳅为之
  • 1
    把一些正常的话翻译成文言文就翻译成大白话 意思一样就行(有尝)
  • 1
    自古英雄出少年,书有云。此言欲为大事者,必少时即有非凡之志,历经考验而其志不改,其力愈强,数年之后,必将成众人难成之业。 韩信者,淮阴一士也。其能佐沛公,灭项籍,定天下,岂非志勇双全者耶。功业者,源于志,行于事,谋于智,成于勇。向韩信逞一时之愠,刺辱己之屠夫,岂能成千古之名哉。因韩信怀非凡之志,惊天之才。故有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之壮语,其后果能见用,一用而成就伟业,诚可谓千古英杰哉。比之有志
  • 5
    天地之德大矣!日月交替,四时依循,尽夫阴阳变易之妙,穷极万物化育之理。人其叁之,上以日月之明,昭示万物;下以山川之绮,敷布文采。人为天地之灵秀,蕴藉于内,则为心声,发声于外,则为文章。 若夫心志郁结,抑情无诉。乃有屈子行吟泽畔,形容枯槁。哀楚王之不明,叹国运之衰微。见渔夫而下泣,沉汨罗而醒世。《离骚》之哀怨,《国殇》之忠烈,弗救社稷于危难,而示老臣之忠心。荆楚虽竟亡于暴秦,屈子之诗作则驰于后世。 至
  • 2
    讲的是一个老头朋友来看他 结果酒喝多了晕倒了 老头去找医生 路上遇到了鬼 土匪和老虎 最后终于找到了
  • 0
    欲众观•其一 天非天,地非地。 万物永存而生息流转,行运绵长,不可观其始终,是故有欲众观其博大也,万物存也。 欲众之行,便有“界”,欲失不得众,宇宙恒灭之。 欲众观•其二 北旱观天有雨,如遇神赐。裂岩,干土,润隙,伸木曲直。欲众乃大喜,视雨水为甘露,至宝也。 南涝观天有雨,如遇神罚。雨踏无休,呼啸掩藏。欲众乃大悲,视雨水为灾孽,悲涕具泪。 吾有一友,闻两地雨情,曰:“天地鼓动,旱无可旱,涝无可涝,极端者不
  • 19
    (之前单发的主题贴,能删尽删,有回复的保留。讨狗庄檄等闲戏作,不入流,故不录) 咏史 才重萨芙绝代奇,情深维特可怜痴。何须早断捐生计,转意回心未可知。 丽服篇 黑绫白缎错相连,肩缀百叠荷叶边。系襜正与裙为帜,倩影经风益凛然。云巾已具三分韵,蝶带别开一片天。曳步芳形何冉冉,停踪妙体亦纤纤。股胫鹅绒暗雪光,漆革为履带为梁。方合玉骨无余褶,正映冰肌未异光。参差多态姿犹媚,坐立生情意更长。实助花容难见丽,不负
  • 2
    白居易说,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 古话有云“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依仗盟国援助而怠慢邻国,倚仗强国支持而轻视其他国家”,可亡也。 “国小而不处卑位,力弱而不畏强势,没有礼仪而侮辱邻近大国,贪婪固执而不懂外交的”,可亡也。。
  • 3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
    何圭贤 6-11
  • 3
    夫观书作赋,缘为尚古之风;落笔凝诗,无外文人之癖。庶以视听之外,诗文为取乐之方;情致所归,笔墨是言心之道。隆文贱意,情薄者以词鄙相讥;重意轻文,意至者以文繁为辱。虽俗词俚语,非有过於文风;而丽韵清辞,实增华於笔墨。若使求华疏质,则初唐不能易六朝之风;踵质疏华,则赵宋无以复初唐之气。古之作文者深以为是,今之作文者则不然哉。才略皆疏,质文两亏。见陋而学庸,识微而怨大。或诗书蔽室,成诵者不过三章;或笔墨
  • 2
    我欲提笔写千愁,搜肠刮肚二两油。 闭目思涌百千事,落笔飞怀荡悠悠。
  • 3
    求问: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参考答案如下 但是我觉得原文没有提到方法,请帅哥美女替我解答#仲尼弟子列传##求解答#
  • 48
    -史记集解断句一条上■教授- 小子周某顿首明公函丈阁下: 《史记·历书》「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裴氏《集解》引郑玄曰:「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享。」今点校本绝句作:「礼(绝句)人君每月告朔于庙(绝句)有祭(绝句)谓之朝享。」窃以为其读非也。 骃所引郑曰,系《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郑注。今考《集解》皇氏疏又引郑注「诸侯用羊,天子用牛与」,《诗·我将》孔疏、《
  • 17
    世路兮多乖,人意兮含哀。长愁兮易积,蹙志兮难开。质文柔兮争仰药,性豪烈兮每登台。叹此间之剧恶,期永绝于复来。 于是无福之辈,失途之子,忘尔多忧,幸邀临此。疲污是濯,伤瘁云止。献无方之妙乐,广吾子之闻视。 于是忽焉如寐,恍然在斯。晨霏弥荡,秋露含滋。嘉木被途,奇卉盈枝。目明神惬,欲以兴诗。 循彼芳径,度此幽林。川谷萦迂,鸟雀讴吟。时和景冽,正足赏心。 乃见闲馆离庭,地旷风清。桌台实丽,杯碟唯精。已陈美馔
  • 10
    坐于沪上,踞于张堰,起于东贤,止于康和。一河贯穿其中,直通南北,名曰桃李。水至碧绿,似青龙者卧于张泾之脉;岸畔生柳,即若游龙之须。动静相合,盘岸相望。柳絮信浮,风捻流须千簇雪;波粼微定,日照龙鳞万点金。复桥卧波,互通往来。东承饮食居房,西接学馆书堂。一日光启,欲效昔之文定,贯通四方。一日人文,旨于不啻微茫,人文见长。 河东校史馆,大雅之堂,春花秋月,四秧岁甸,名师贤生,来往辉煌。复设青铜馆,陈先人
    ywl2017 6-9
  • 2
    序言:既夏旧感,饶忖所思;虽欲言说,不了其意。复述以赋而陈之。纵同白充之题,亦许纷杂之意,故而不齐。充言臣之所意,明志寻理;题觅本物,而距物母之壁。惟委慰心,聊离所避耳。 寻道玄微兮,复赋求规。既了所第兮,心抑尤衰。言之相语兮貌合,解相本兮末追。覆云耀玉兮,臣缚以朱;虽同目兮释殊俗。流光姣皎,或冯樽乐;亦反其观兮,凡以悲阙。鸳许至鸯,互申其扰;龙配极凤,与羽厥骚。 述言相解兮,犹宥所怀;执笔传知兮,
    問津 6-7
  • 10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成补语。而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之后(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如 “余爱之甚也”, “余恶之不置”)。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即所谓状语后置。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省“于”, 口语语序为“于河南战"。"覆之以掌", 即"以掌覆之"。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之三种情形:用介词"于"。 ”
  • 13
    隹鸢二梦 甲辰桃月,暮春初六。正处盛世,万户安焉。月映床案,长夜难消。常思今昔,不问还今英豪望天下而望之共愿?或安民饱腹,或享昌尽乐,为其不明也,古人有言,富贵,人之欲也,不堪其忧,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以道而正焉也。吾不置可否,久不明,于思至梦。 岸芷汀兰,湖泊之涧。帘茂鸢栖,桃叶生尘。金枝翠叶,碧桃青花。却见旁湖污泥浊水,银苔程丝。油奶酒墨,恶垢灌鼻。吾不明。银枝之上睹一鹰隼,其皮如浩雪,身留
    Hashikumo 6-8
  • 24
    文言文写作除了要记词汇,还要记语法之类的东西吗?
  • 8
    看不懂文言文,该怎么学习呢
  • 40
    祀字。 祀,祭无巳也。这个“无巳”,是什么意思?
  • 17
    「柔桑」二字取自《毛诗·大雅》篇名。本诗集收录的是我高三毕业之前创作的部分古典诗歌,故以「柔桑」为名。本诗集原于2020年发表,后不久被度娘抽风屏蔽。今补档于此。
  • 2
    高祖复令天虎后面的字,念啥,何解,请哪位大神解疑,不胜感激
    問津 6-7
  • 22
    学问文章,当是两事
  • 0
    朕闻冲襟广度,实为君子之风;罢恶推诚,自乃贤明之道。惟以承祧既久,治事良疏。虚蒙文林之雨露,忝荷笔海之荣光。观词坛之钺动,未按吧规;睹翰苑之戈兴,常疏拟诏。今欲澄清蛟浪,扫灭妖风。复以尧天,还之舜日。视若无闻者,警以一日之封;屡禁还兴者,赏以十天之梦。布告吧内,咸使闻之。
  • 46
    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我个人的语感总是指导我翻译成 “听凭一叶小舟(的)所到达的地方,越过万顷的迷蒙(水面)” 普遍观点貌似都觉得一苇之所如是取独,万顷之茫然是定语后置。然而我觉得这样的话两句话就完全没有对称的意思了,但原句至少形式上是有整齐的意思在里面的,而且我这么翻译貌似也没有违背字的本意,只是很大程度的“活用” 特来请教吧友
    sfhjjjbd 6-6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翰文雅客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