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三堂吧
关注: 53 贴子: 3,877

  • 目录:
  • 个人贴吧
  • 2
    “东方庞贝”考古发现尚不成熟 12月19日,文物考古专家、学者在泗州城遗址勘查出土文物。新华社发 “网闻”回放 近日,一则有关“‘东方庞贝’深埋水
  • 3
    滚滚黄河东逝水,源远流长写春秋。相传在尧舜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平原大地一片汪洋,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尧帝根据四方部落首领的建议,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历时九载,用筑堤拦堵的方法抗洪救灾。民间有一种传说,鲧为了平息水患,显现神迹,到天庭盗取“息壤”。那是玉皇大帝的神土,一小块就能迅速“复制”出很多土壤,只要投在地上一点点,就会一变十、十生百,堆成大堤,积成丘陵。鲧把“息壤”撒向洪水中
  • 2
    故乡小学生来信,不曾谋面却似家书 2020-02-28 农村大众报 作者: 边良   2月26日,湖北黄冈。   早晨,一场春雨滋润着黄冈大地。此时,山东医疗队队员孙宪洁读着一封家乡小学生的来信,不觉之间春风化雨润心田。 满脑子阿姨出征的模样   信是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高钰淇写来的。   他在信中说,最近查了很多关于孙宪洁阿姨的资料,知道她除夕夜接到了出征指令,感动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他希望阿姨保护好身体,“平平安安去,平平
  • 1
    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   唐代的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不朽之作《书谱》中把学书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
  • 1
    盐商古道的遐想   王德亭   青州金斗山角有条盐商古道,过去是盐商骡驮马运的必经之路。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辟于宋初,经过岁月风轮的磨蚀,依然不改当年的形状,如今荒草掩径。草荣草枯,春风秋雨,小路蜿蜒在山坡之上,拐来拐去的之字形,将人带进久远,带进历史,耳边仍然是马蹄“嘚嘚”和銮铃叮当。   我邂逅的一位杨姓老人高寿,年已八十四岁,手拿一根安了镰刀的棍子——他是北薛庄村人,是来逛山的。那么这棍子是他的工具,还是他的拄杖?  
  • 5
    民国时期曹家庄王桂林老人的后人,王桂林曾在德平县白麟书院(德平县立第一小学毕业)。 1、珍贵文物:德平县公署委任状:王桂林为第四区写字乡曹家庄初级小学教员!(德平县知事张棪签署) 2、抗战珍贵文物:德平县小学教员临时检定及格证明书(时任德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董静亭颁发,曾任曹五旅改编的鲁北支队参谋长)
  • 6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地方史志事业 ——我市发布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编修地方志
  • 5
    想知道“藏三堂”的含义是什么,求吧主解释一下
  • 6
    戎马未解鞍   ●东晋·陶鞍马   ●出土地点:江苏南京象山7号墓   ●墓葬年代:东晋早期   ●
  • 1
    西洋古地图里,何时开始出现上海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测绘技术和地图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航海地理大发现,欧洲人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上,中国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那么,上海究竟何时在西洋古地图上正式出现呢?   明清时期,一批又一批西方人不远万里来到神秘的东方大国,对中国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在开明绅士和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下,他们编绘了《坤舆万国全图》等各种地图。这些材料流播到西方,成为西方人绘制地图、认识世界的重要依据。   葡
  • 2
    法海寺壁画后面的护宝故事   在北京数不胜数的寺庙中,法海寺是一个宛如扫地僧般的存在。 说起来,它只是个规模与建制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玲珑小寺”,但它却珍藏着“可与文艺复兴时期相媲美”“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壁画。 红得发紫到隐身林泉   法海寺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据“法海禅寺碑”上的碑文记载,此寺是英宗的近侍太监李童倡议,由工部派出的木匠、瓦匠、石匠、妆銮匠、雕銮匠、漆匠等百余人,历时四年零八个月修建
    德水安澜 10-23
  • 3
    曾伯克父的“身世之谜”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春秋前期,一名身着鷩(bì,雉)冕的中年男子,在宗庙祭祀他的祖先。他的身前,摆放着一组青铜礼器,其中鼎、簋、甗(yǎn,蒸食用具)、霝(líng)、盨(xǔ,用来盛黍稷的礼器)、壶等,应有尽有。礼器里盛放着供奉祖先的猪羊、黍稷和酒水,从一件鼎的外部,可以看到刻着“伯克父甘娄迺执干戈,用伐我仇敌,迺受吉金, 用自作宝鼎,用享于其皇考,用赐眉寿黄耇,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的字样。原来他是曾国国
    德水安澜 10-16
  • 1
    乱采滥挖泰山石,严查严打! 2019-10-14 农村大众报  本报济南讯  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支持泰安市并在全省开展泰山石保护及交易市场整治行动方案》,决定聚焦泰山石开采和交易,以泰安、济南、济宁、临沂等环泰山区域为重点,自10月8日起集中开展2个月的泰山石保护及交易市场整治行动,着力加强泰山石保护,强化经营交易、运输物流等环节整治和监管。  
    德水安澜 10-15
  • 1
    明清时期西洋钟表的传播 作者: 江滢河 来源: 农村大众报   乾隆年间曾任两广总督的赵翼在其《簷曝杂记》中提到钟表时,称其绝技:“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由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其实,早在明末,西洋钟表已通过宗教和贸易的渠道,从广州进入内陆,开启了一段备受瞩目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代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力图进入内陆传教,他们在广东等地寓所陈列自鸣钟等西洋奇器。自鸣钟集报时、音乐
  • 1
    中国瓷器及制瓷技术在欧洲的流传 作者: 董少新   古代陆、海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辗转销往欧洲,欧洲制作的玻璃器、葡萄酒、钟表等商品不断输入中国。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更使得东西方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不同物品的相互传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印迹。本期文章分别从中国瓷器外传以及西洋钟表传入中国的角度展
  • 2
    古人为何喜欢又高又硬的瓷枕   宋代瓷枕   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瓷枕从唐代开始广泛流行,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微,直到20世纪才退出历史舞台。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瓷枕陪伴人们入睡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睡瓷枕这么不舒服,为什么能够流行这么久呢?它的魅力在哪儿?我们可以从瓷枕的使用痕迹、现存的文献图像资料和出土的实物等方面判断它的实用性。   
  • 4
    汝窑蟹爪纹
    齐西风采 12:37
  • 3
    古人用铜钱 才有“一蚊鸡”   “老板娘,丝瓜几钱一斤?”“四蚊。”……在广东的菜市场上,这样的对话俯拾皆是。广东人把一块钱称作“一蚊鸡”,有没有出处呢?且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回到千年前的广州城里看一看。 货币 铜钱是主流 铁钱来陪衬   记得初来广州时,去办公室附近的士多买东西,老板娘跟我说“三蚊鸡”,我有点云里雾里,一问才知道是“三块钱”。现在,知道了许多广州过往的故事,去菜场买菜,都会很自然地问一声:“几钱?”老板娘
  • 18
    热烈庆祝“藏三堂吧”创建成功!!! ——藏三堂主人 2012年12月9日
  • 2
    耳濡目染的下一代已经开始对砂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砂陶成型要靠手工,因此即使是同一种产品,每一件都会独具魅力。
  • 5
    玉成中国—以往未知的中国故事 演讲人:叶舒宪 演讲地点:南京艺术学院 演讲时间:2016年4月 叶舒宪:19
  • 20
    请请请,里边坐
  • 2
    “您好,我这里有两件藏品,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但我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近日,德城区张先生致电本报记者。 马上相逢无纸笔?有它就不愁了 张先生
  • 2
    《太行山文书精萃》发布      近日,“《太行山文书精萃》新书发布研讨会”在邯郸学院隆重举行。
  • 5
     【大家】沈鹏:澄怀观道 翰墨仁心 猴年贺岁:千钧棒启百花春,草芥陈年八股文。立地抛开紧箍咒,蟠
    德水安澜 12-31
  • 3
    泉畔说“泉”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题目中第一个“泉”字是水之源泉。第二个“泉
    笑凡 11-21
  • 3
    民国学者琉璃厂买书趣事 2017-08-17 07:50:03 来源: 北京晚报   民国年间琉璃厂的书肆及古玩市场   作为文化中心,北京的出版业发达,如今人们购书买书都非常方便。在民国时期以及更早的清朝年间,北京城里购书买书最好的去处,当属和平门外的琉璃厂。这个因文人雅士聚集南城而兴起的图书集市,在几百年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角色。   民国时期,知名学者与琉璃厂书肆的交往,在现代文化史上几乎俯拾皆是。鲁迅在北京的
  • 1
    华杉详解《孙子兵法》 ■ 速读    谋攻,最好是不用攻, 不攻而下   谋攻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华杉详解:《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第二篇讲野战,第三篇就讲攻城。这是次序。李筌注解说:“合阵为战,围城曰攻。”所以这篇在《作战篇》之后。曹操注解说:“欲攻敌,必先谋。”
  • 4
    一本《红楼梦》卖两千万 你家书值钱吗腾讯新闻 08-10 00:00 在刚结束不久的春拍市场上,一部木活字“程甲
  • 2
    熔古铸今话金工 梅雀报春(银·局 部) 李 正 云 相濡以沫(紫铜) 解勇 鎏 金 舞 马 衔 银 壶 长 信 宫 灯
  • 5
    红木家具精品赏析      传统红木家具,结构精巧,造型优美,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理想,散发
  • 7
    红山文化时期农业发展与祀天之礼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传统礼制系统中,尤以历代王者主持的祀天之礼最为庄严虔敬,所谓“礼莫
  • 8
    冯时访谈:陶寺遗址——真实的王朝 2010-8-31 0:00:00 作者:慧月 来源:中国文物网 【字体:大 中 小】 导读: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手推出大型考古专题展览——“考古中华”。在展出的400多件珍贵文物中,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展出。这些文物从考古学意义上证明了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之前的文明的存在。距今4000年—45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至少将文明时代形成的起点向前推进了500年。陶寺遗址第一次从
  • 2
    探 索 《中华史表》:6477年“日志”? 对于《中华史表》的出版,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传玺评价说:该书的出版,方向是正确的,思想是前进
  • 4
    中国山区开发的历史进程、特点及其意义 《农政全书》关于梯田的记载 摘要 中国历史上山区的经济开发与社会、文化发展,是中国各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
  • 5
    4000年前石峁城址的秘密正在揭开 石峁遗址出土的玉雕双面人头像 石峁城址外城东门址 资料图片 面积相当于6个故宫 玉雕记录当时人的长相 女性头颅为城
  • 2
    称谓考察与历史解读
  • 1
    近日,全省最大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鹿角锄”在乐陵出土。 龙山文化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距今约4000到4600年,分布
  • 4
    北方的冬季有时会被雾霾笼罩,为了应对雾霾,人们用起了空气净化装置。而在古代,也有这样一种“空
  • 1
    我国发现8500年前丝织品证据 图文无关 据新华社合肥12月25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技史
  • 3
    一、艺术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明清之际的艺术复古之风,石涛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社会的发展变革,影响着画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意
  • 1
    邾公釛钟牼钟华钟 http://s1.sinaimg.cn/large/001P9rJLzy77X6bLomP9f 《邾公釛钟》 铭文(36字):陸终之孫邾公釛作厥龢
  • 1
    近来,张艺谋和好莱坞合作的商业大片《长城》让一个词异常火爆,那就是饕餮。有人注意到,电影中饕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