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器吧
关注: 1,133 贴子: 8,792

弘扬古玉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古玉收藏交流

  • 目录:
  • 古玩收藏
  • 0
    链接如下: http://tieba.baidu.com/p/5128137964?share=9105&fr=share&
  • 64
    我国玉器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且每个时期的玉器风格特点都不同,从商代开始到清代经历了多少个改朝换代,各种纹饰的雕刻技法、构图、表现的主题一直为鉴赏专家所重视。从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玉器风格还能从中品位到历史韵味,那古代玉器各个朝代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 296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
  • 6
    工字佩是汉代较为流行的辟邪之物 工字佩是四方形,中间开线且有穿孔,外形像“工字”的玉佩。在四方形的玉佩上,左右打出两道缺口,形状看起来像“工”字,在左右中间穿孔。
  • 5
    汉代有四大辟邪玉佩: 翁仲,卯,司南,工字 翁仲原为人名,叫阮翁仲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猛将,因作战
  • 13
    佩角銳耑。可㠯解結。——《说文解字》 觽:古代用以解结的工具,用骨、玉等材质制成,后被用来佩戴
  • 3
    清朝(后金)1616-1912,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朝。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
  • 2
    明代是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帝,享年二百七十六年。
  • 3
    宋代是承上启下的朝代,分南宋和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建国共319年
  • 2
    西汉早期延续战国晚期风格,将谷纹、乳丁纹、云纹等规律纹饰与平面立体化的动物纹用于同一器面装饰
  • 6
    公元前202年-220年,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建都长安;西汉开始,汉朝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历时21
  • 18
      瓦沟纹,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主要纹饰,这种瓦沟纹,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随器物形体的走向
  • 12
    公元前475年(即周元王元年)到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战国是东周的后半期,历时254年。
  • 12
    春秋时期玉勒盛行细小的虺龙纹饰,形态抽象、布局繁密,也是春秋时期玉器的显著特点。
  • 40
      从考古出土的实物及众多文博系统的馆藏资料来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纹饰特征,而掌握
    大人家 3-14
  • 24
      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 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纹。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
  • 9
    谷纹 看图吧,多看就会有感觉。
  • 3
    螭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重要的纹饰之一。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看,玉器上的螭纹始见于春秋晚期,发
  • 10
    螭,是一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说文》中说:“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
  • 6
    宋代 螭虎纹玉璧
  • 10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以龙的形象作为主题纹饰的玉器
  • 20
      “龙”是中华文明的图腾,龙的造型、纹饰出现在各种艺术品上,它组合、虚拟多种生物优异形象,并经不断创造、完善,从而成为的能上天入渊,能消灾降福,无所不能的、神化的、吉祥的艺术形象,并成为华夏先民为表现理想和愿望的象征。在中华玉器雕塑上,从龙纹的各种造型、风格的演变,也可以看到玉器雕塑风格演变的全过程。 龙是华夏祖先的图腾,在民间它代表喜庆吉祥,也是整个华民族威武奋发,勇往直前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前
    无为自乐 10-31
  • 20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玉不琢,不成器”,玉材经过琢磨加工才能成为玉器,制造玉器是一项专门的技艺。玉料的硬度比较大,石质或者其他质地的工具(无齿锯、砣、钻等)必须经过中间介质——解玉砂才能对玉料进行加工,如实施切割、钻孔、表面磨光等;解玉砂一般采用比玉材硬度更高的石英沙。这样的工序就是琢和磨,先秦叫琢玉,宋代叫碾玉。因此,是否经过琢磨,是判别玉器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时代玉器的琢磨技术和工艺各具特点,
  • 13
    秦-白玉蝉
  • 39
    这半个剑首挺有意思的,信息量丰富,特意整理个贴发给新手看。 顺便吼一声:长期卖假货和假货标本的
  • 12
      世界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中,图腾崇拜的对象可以是各种变形的动物、植物,甚至河流、土地、石头等
  • 4
    宋代仿古玉器兴起,仿战国、两汉的玉璧随之出现。玉璧呈圆形转角,不见锋棱,谷纹旋转力度不够,谷
  • 15
    谷纹玉璧 汉代 直径14.2、厚0.3厘米 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玉质青色。扁平圆形,中有圆孔,璧面上琢有谷纹和蒲纹,边缘有一周阴刻弦纹。正反两面纹饰一致。
  • 0
    春秋战国时代,玉璧开始被大量用来作佩饰和殓葬用玉,还有作为礼仪场合手执的信物。春秋壁壁体均较
  • 1
    发几件商代的环形器供鉴赏。
  • 5
    西周的龙凤纹
  • 10
    蜻蜓眼[琉璃] 早在公元前5千年代,两河流域就已开始把玻璃[琉璃]用作釉面涂料。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两河流域北部出现了由玻璃[琉璃]器制成的器皿。玻璃制作技术很快传到了埃及等地。古代埃及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玻璃以钠钙玻璃为主,直到19世纪后期才出现含氧化钡的玻璃。在中国,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能够制造玻璃。但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玻璃以铅玻璃为主。在战国至汉代的中国自制玻璃中,铅、钡的含量都较高,这在西方是没有的。
  • 6
    历史上的东周时期,指春秋和战国(公元前770年—221年)两个社会阶段。东周社会的特点是,各诸侯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相互争夺,形成分争战乱的局面。在此政治背景下,生产力却有很大发展,手工业的玉器、铜器、陶器、金属货币、纺织、漆器、铁器等,获得极大进步。东周玉器是继西周之后的高峰发展期。数量丰富,出现不少新造型,纹饰和工艺技巧也有新变化,形式和标准大大提高。玉器的总体风格是:细腻精美。统治阶级享玉,由西周时代注
  • 9
    西周组配繁复细致,是王公贵族彰显身份的装饰器 组配文化一直延续的清代,经过各种进化,已商周组配最
  • 9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也是"六瑞"之一。《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
  • 1
     春秋战国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重要阶段,迄今为止在我国许多地区均发现了此时漆器或其遗迹,数量品种
  • 1
    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王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
  • 5
    春秋战国时期玉琮的造型与西周相近,形体较小,战国部分玉琮刻有细致的兽面纹、勾云纹等纹饰。
  • 5
    新石器时代玉琮: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很多的琮,多为光素,少数上面刻有鱼、鸟、祭坛等图像,可以分为
  • 6
    玉器上的纹饰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了解这些纹饰及其使用,对鉴别玉器及提高收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折线纹:阴刻直线,顶端折回,主要作为动物身上的装饰。    重环纹:以两条阴线琢出环纹,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对角方格纹:以双阴线琢刻方格,相邻两格对角线相连,等距连续排列,主要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双连弦纹:以单阴线琢刻的人字形连弧短线,饰于龙身及首角上。    三角纹:以阴线琢
    zfhu26 3-17
  • 7
    谨供参考学习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